联合国粮农组织创新食品标签,让消费者买到最健康的食品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人们对食品消费的需求也日渐高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能让人们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也一直是各国政府努力实现的目标。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就发布新书,提醒各国政府注意食品安全,让消费者买到最健康的食品。

  食品标签 你能看懂吗?

  粮农组织近日组织编撰了一本名为《食品标签的创新》的新书,旨在帮助生产者更准确地对产品进行说明,并帮助购买者“擦亮双眼”看懂标签。该书编辑贾尼斯·艾伯特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更多地了解食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特征方面的信息,从营养成分、是否有过敏源到产品的生长和加工方式等。与此同时,食品生产商也日益注重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食品标签也因此变得越发重要。目前,粮农组织营养及消费者保护司正在探讨怎样将食品标签与其他形式的消费者信息相结合来,提高消费者对营养的认识。此外,对食品的安全处理以及国际标准等问题也予以高度关注。 

  一般来说,食品标签通常用列表的方式标注成分、数量、日期标识、食品制备或保存方法以及生产商联系方式,一些国家还在标签上注明营养成分。那消费者购买带有包装的食品(在商店购买散装的食品,临时用纸或塑料袋包装的食品除外)时应注意些什么呢?《食品标签的创新》一书就提供了三方面参考。首先,比较和了解食品间的差别。例如,两种早餐麦片看似一样,但其中一种可能含有大量纤维,而另一种则含糖量很高,因此它们的实际营养价值是不同的。再比如“果汁汽水”和“果味汽水”,前者含有水果汁,后者没有水果汁而是由水果香精、食用色素、酸味剂和糖调制的。

  第二,注意“对症买食品”。现在的食品一般都卖相诱人,但如果光看外观就出手购买则可能会对健康造成隐患。比如,仅用眼睛你可能无法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含有坚果或大量饱和脂肪,这时就需要仔细阅读配料表或成分表,否则一旦坚果严重过敏者或心脏病患者吃了不适当的食品可能会酿成大祸。

  第三,明明白白买“xx”。几百年来,欧洲的奶酪和葡萄酒的名字一直与特定地理区域相关联,如“Champagne”(香槟)其实就是个地名,现在指的是在法国巴黎东北145公里的香槟区所生产的汽泡酒。虽然其它国家或地区也有同类的汽泡酒生产,但也不能标作“香槟”只能叫作汽泡酒。 

  该书认为,现在市场上的标签种类繁多,影响了消费者对标签的信心,理想的做法就是统一标签法规,使产品信息保持一致,简单易懂。随着全球贸易不断发展,消费者还可能看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标签,但如果有了统一标签法规只需简单学习就可正常购买食品。

  海产鱼类 你吃得明白吗?

  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营养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民间则有“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说法,于是“没有腿”的鱼类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粮农组织近日的一份报告显示,人们可能并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了解海产鱼类,甚至有因为“没吃明白”而丧生的例子。曾有报道说,一位日本女孩在美国旅行时点了一份金枪鱼片做午餐,没想到吃完没多久就死了。事后发现,这个女孩吃的虽然看起来像,但根本就不是金枪鱼片。看来,要想吃明白鱼类还真是不容易。

  粮农组织鱼类和水产部官员米歇尔·库鲁茨说,其实刚捕捞的鱼类还是很好分辨的,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如今海产品都被运往国外加工制作。这些工厂所在地往往没有水产业,许多种类的水产品连工作人员都不认识,再加上一些鱼类一经加工根本就认不出原来是什么品种,所以经常有张冠李戴贴错标签的事情发生。而且由于非法捕捞鱼类行为的存在,一些厂商为了牟利也是什么都给加工,根本不检查相关证件,这导致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成为消费者的健康隐患。

  据统计,全球每年消费的海产品多达1.1亿吨,鱼类国际贸易额高达860亿美元,如何确保海产品安全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了控制非法的、未经报告的和未受管制的海洋捕捞(IUU),自2010年1月起,欧盟要求所有运输到欧盟的进口鱼类配有捕捞证书。中国也在这方面做了积极努力,不仅要求自行捕捞的所有用于出口欧盟的海洋鱼类产品需要具备合法捕捞证书,同时还检查用于来料加工的进口鱼类的捕捞证书。而在一些国家,利用生物手段监控鱼类生产也日渐普及。随着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对鱼类生产加工监管力度的加大,相信将有更多健康的海产鱼类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郑重声明:资讯 【联合国粮农组织创新食品标签,让消费者买到最健康的食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