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管理_ 医疗,健康,保健,疾病,ppt文档知识

耿丹丹电话:15954606964
主要内容
{dy}部分 事故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 事故应急概述 第三部分 事故应急管理 第四部分 保障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措施 第五部分 油田应急预案及实施
{dy}部分、事故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典型案例 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1.1 典型案例
(一)"2003.12.23" 重庆开县气矿井喷事件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1、重庆开县气矿井现场
2、气井喷涌毒气后点燃大火!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3、造成死亡243人!
救治无效的老汉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4、造成2142人中毒
住院xx的中毒者
儿童的眼睛和脸部受伤害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5、造成大量牲畜死亡!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6、半径10公里范围内6.5万群众紧急疏散!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7、设立临时避险场所—安置灾民!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8、设立临时诊所—应急施救!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深入灾区看望群众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10、灾害调查与理赔.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00多万元!
11、责任者受到惩办!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二)"2006.3" 重庆开县气矿井又发生井喷事故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重庆开县两次井喷事件对比
2003年12月井喷:中毒死亡:243人;疏散人数:6.5万人;牲畜:大量死亡;责任者受惩处.
2006年3月井喷:中毒死亡:无;疏散人数:0.7万人;牲畜:较少;责任者受表扬.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灾难性事件回顾—重庆井喷事故
1.2003年群众没有通信电话,信息不畅.2006年40%以上的村民都装上了有线电话,信息畅通. 2.2003年通往村庄的路都是土路、小路,不通汽车.2006年修路、通车,交通方便了. 3.2003年没有预案,政府与企业不沟通,政府反应迟缓,应对无序.2006年有应急预案,企业与政府事先沟通,政府反应迅速,应对得力. 4.2003年没有预设避险场所.2006年事故发生后,开县政府组织80辆大型客车疏散转移群众,把群众集中安置在5个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设立了食宿、医疗、安保小组,确保群众在吃、住、医、安全等方面得到保障. 5.2006年各部门密切协作.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处置工作;市环保局、气象局组织人员,对环境、水质、空气进行监测;有关部门同时对开县其他安全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部署.
重庆开县两次井喷事件对比
有没有应急预案,有没有应急准备,结果不一样!
事故启示
预则立,不预则废
1.2 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会需求
社会警觉性较差,国民防灾意识和能力较低,是我国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3年我国抗击"非典",引发了我国对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考和总结.因此,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1.2 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二、政府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做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xxx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增强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1.2 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部署和要求
要求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强化源头预防,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1.2 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三、具体措施
切实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制定和完善全国性及各部门的危机应对战略和计划 (应急预案);建立常设性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等.
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应急指挥职能交叉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应急装备和数量不足,技术落后,救援能力差应急法制基础不健全应急预案操作性差,应急难以有序进行
1.3 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现状
第二部分 事故应急概述
一、事故应急相关术语
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定义:事故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按行为科学的观点: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作用的结果;按能量学的观点:事故的本质是做工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
事故(accident)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
2、危险源(hazard)
上述定义可释义为: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也可被称为危害. 例如,造成人员伤亡的危害有: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灼伤等;造成职业相关疾病的危害有:噪声致人听力损失、粉尘致人尘肺病等;造成财产损失的危害有:建筑物、机械设备损坏和原材料的损失等;造成工作环境破坏的危害有:工作环境过热、过冷、过潮等.所谓根源或状态可以理解为风险源或事故隐患.
3、应急
应急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事件采取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
应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突发事故灾害做出预警;控制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
二、事故应急相关法律法规
1.《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3.《消防法》的规定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政府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5.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6.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7.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第三部分 事故应急管理
一、应急管理内容分类
——预防: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或延缓事故进程所 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准备:包括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组织机构的建立,人员的培训、演练,物资器材的准备等;——响应:包括事故报警与报告、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事态控制与抢险、现场受害人员的急救与医疗、周围人员的紧急疏散、贵重物资器材的抢救、环境监测等;
1、按工作阶段划分
——恢复: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短期恢复是指将现场恢复到相对安全的状态,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内容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分析、废墟清理等;长期恢复包括厂区恢复性重建或受影响区域的恢复性重建工作等.
事故应急管理
2、按应急管理的具体工作划分 ——应急体制、机制的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完善; ——危险源管理:包括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等; ——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管理:包括各类应急组织机构及 职责、所有有关人员的培训及演练等; ——应急预案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发布、备 案及评审、修订等; ——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等管理:包括应急设备、物资、器材等的计划、采购及保管等; ——外协管理:包括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联 络、协调及签订服务协议等; ——应急救援行动管理:包括救援方案的确定、实施、终止、恢复等; ——善后处理工作等.
二、企业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立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应急管理制度
——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有关部门之间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应急值班制度、应急例会制度、应急预案评审修订制度、应急培训演练制度、应急物资供应管理制度、应急总结表彰制度等.
1)一般性危险源的辨识(1)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 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
2、危险源管理 ——辨识、评价、控制、登记建档及上报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固体抛射、液体飞溅、坠落物等;
运动物危害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
振动危害
机械、电磁、流体动力噪声等
噪声危害
带电部位裸露、静电、雷电、电火花
电危害
无防护、防护不当或距离不够等
防护缺陷
强度不够,运动件外露、密封不良等;
设备缺陷
内容
种类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
安全标志缺陷
无信号设施、信号不当、信号位置不当等
信号缺陷
地面滑、场地狭窄、高低不平、物品杂乱、通道狭窄、采光不良、烟尘弥漫、通风不良等;
作业环境不良
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
粉尘
低温气、固、液体等
能造成xx低温物质
高温气、固、液体等
能造成灼伤高温质
明火
b)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
腐蚀气体、液体、固体等
腐蚀性物质
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
有毒物质
自燃性物质
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等
易燃易爆物质
内容
种类
c)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
致害植物
致害动物
传染病媒介物
xx、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
内容
种类
⑴物体打击;车辆伤害; ⑶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⑸触电;淹溺; ⑺灼烫;火灾; ⑼高处坠落;坍塌; ⑾放炮(爆破); ⑿火药爆炸; ⒀化学性爆炸; ⒁物理性爆炸; ⒂中毒和窒息; ⒃其他伤害.
(2)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进行辨识
(3)按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进行辨识
事故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工具等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条件不良
安全管理不到位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员工教育培训不够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或不落实 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生产组织不合理 现场生产缺乏检查和指导
事故间接原因
(4)根据国内外同行业事故资料及有关工作人员的经 验进行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与管理
(1)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 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定义: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储存、使用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称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物质:①爆炸性物质; ②易燃性物质; ③化学活性物质; ④剧毒物质.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GB18218-2000《重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
郑重声明:资讯 【事故应急管理_ 医疗,健康,保健,疾病,ppt文档知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