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的弊端以及未来采暖趋势_郑州节能保健碳晶采暖设备有限公司_ ...

每到冬季供暖期,暖气不暖、暖气过热、供热滞后、供热株连等供热方与用热方之间的矛盾,就一出出上演。这项本来是“送温暖”的服务,却让部分市民感到了阵阵寒意,也让供热方左右为难。有关专家认为,矛盾背后隐藏的是现行“集中供暖”体制的种种弊端。

据了解,济南公共服务热线受理的供热问题投诉中,反映停热催费与交费无热的问题最多。济南中润裕华园小区的住户反映,今年因为个别业户没有交纳采暖费,小区内近500户居民在集中供暖开始的四五天后仍在挨冻。这种“连坐受罚”式的催费方式引起市民的强烈不满:供暖公司想什么时候停暖就什么时候停,xx不顾居民的感受。一些居民嫌暖气不热不用暖;有的只是买了房不住人,因而没交费,人家的要求也是合理的。但不能这样就停我们的暖气吧。

面对责难,负责供热的热力公司也是一肚子苦水。济南开发区热力公司负责供暖的一个小区,两年拖欠的采暖费加滞纳金达55万多元。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只能停止供热,直到他们把采暖费交上。济南市供热处负责人也解释说,老居民楼的集中供暖管道大多是单管串联式的,用户在享受同质的供热服务时被牢牢捆在一起。供热部门只对单位而不对单户居民办理用热或停热手续。

除此之外,对暖气不热或过热,供暖费用按面积收取等问题,居民的意见也很大。用热户和供热单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方嫌热费太高,一方嫌本难保;一方抱怨自己没有得到优质的服务,一方又说我亏本给你供热你还挑三拣四……

有关专家分析,这些纠纷背后隐藏的是我国现行集中供暖体制的弊端。“供热体制显然没有跟上供热市场化的步伐。过去是福利供热,在供热方式上搞‘一刀切’,不管居民用不用、用多少。而现在供热公司开始市场化经营,供暖收费无可厚非。”山东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刁乃仁分析说,不再享受福利供暖、需要自己承担取暖费用的居民,当然更加xx计量方式和供热服务质量。而目前这两方面,尤其是按面积收费的计量方式显然不能让用热户满意。这样一来,纠纷就容易出现了。加上供热单位多为政府授权的特许经营企业,具有垄断经营性质。服务差、设备陈旧、亏损严重,难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使供、用热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刁乃仁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供热体制改革,改进计量方式,让居民能够多用多交、少用少交,合理付费。同时打破国有供热企业的垄断局面,推进供热企业自身改革。

实行热计量收费“好事多磨”

自我国开始集中供暖以来一直实行的按面积计算供暖费用的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实行按实际用热量计费被寄予厚望,并在部分城市逐渐试点。然而有关专家提醒,这一改革并不可能一路坦途,而需要稳步推进。

“我们接到的关于供暖问题的投诉中,大部分反映了供热收费方式不合理,也就是为什么要按供热面积收费。”济南市物价局价格处处长潘云说。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居民对此确实有诸多不满:家里的阳台根本没装暖气,但一样要按面积交费,不可理解。

按建筑面积收费,而不是按实际消耗热量计算收取,造成了热费与热量的脱钩。“在这种情况下,采暖户用多用少一个样,根本没有节能意识。”济南市供热办负责人说。而“分户计量”“分楼计量”等“热计量”计费方式有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即按用户实际耗热量收取暖费。由于各家供暖设施有了一定独立性,用热与不用、用多用少都由自己做主。

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推广“热计量”却面临重重困难。山东威海和德州两地的试点进展缓慢,而济南市实行分户计量试点的两个小区也都出现了纠纷。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热计量”收费方式涉及到房屋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使用等多个问题,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配合。

济南市供热办主任刘伟亮介绍说,首先是现在大部分住宅的节能标准达不到以热计量的技术要求。居民住宅墙体节能、隔热功能都有限,热量的流失不可避免且数量可观。要想实现热计量,就必须解决住宅节能的问题。同时,每幢建筑和每个房间的热损耗数量都不一样,需要严格的实验测量并制定出“耗热系数”,并在计费时考虑这一因素。

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热计量设计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各种具体标准没有出台的情况下,马上推行热计量计费可能会引发新的纠纷。例如,一幢楼内有一户没有使用集体供暖,但上下左右的邻居都是取暖户,那么,取暖户家里的热量就会自动传递到没有取暖的家庭中,无形中增加了取暖户热量的损耗。推行“热计量”还需要付出较高的改造成本,这一点也很难被取暖户接受。刘伟亮建议,可先推行成本相对低廉的“分楼计量”“分小区计量”,实现用热户可以进行室温调控和节能的目标。条件成熟后再考虑“分户计量”的可行性。

供暖体制改革艰难前行

从去年开始,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山东、河南等地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一片叫好声中开始了它的“破冰之旅”。但不容忽视的是,这项工作的难度丝毫不小于住房改革等其他福利制度改革。

按照建设部的部署,我国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供热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停止福利供热;逐步推行按用热量收费的制度,形成节能机制;以及引入竞争机制、深化供热企业改革,实行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制度等。

据了解,改革试点之一的山东省,目前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尝试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山东德州、威海两地正在研究用热计量办法和价格收费机制的细化方案,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开。此外还要进行供热特许经营制度的尝试,目前准备拟订市场准入标准,指导供用热双方签订合同;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在改革的同时特别注意保证安全运营的连续性。

看来,供暖体制改革已经迈开了步伐。但对改革的难度,有关人士却不敢小视。正如济南市供热办主任刘伟亮所说,这项工作的难度丝毫不小于住房改革等其他福利制度改革。

刘伟亮认为,供暖是一项每年都必须按时进行的工作,有一点疏漏就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同时,目前供热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如收费方式的改革、价格改革等还跟不上。

首先,供热价格机制必须完善。目前,供热企业苦于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不能“随动”。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的价格是随市场行情波动的,今年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就使供热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很多,而产品即“热”价却是由政府控制,这种由于“煤热价格倒挂”引发的政策性亏损只能由供热企业自己承担。目前的供热价格机制必须作出调整才能适应整个供热体制改革的步伐。

有关专家分析,“热”的市场化与落后的供热系统之间的矛盾也是阻碍供热体制改革推进的因素。目前的单管串联式的系统把用热户捆成一个集体,单个取暖户作为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但已经成型的硬件系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改变。

因此,“供暖体制改革必须稳步推进。”刘伟亮认为,先推行好“分户计量”等“热计量”方式改造,并完善价格制度等配套制度,才能减小供暖体制改革的难度。

电暖取代集中供暖是未来趋势

随着供暖矛盾日益突出,在热闹的集中供暖体制改革的讨论声中,一种更为先进的观点被专家提出,即推广使用电暖,取代集中供暖。

电能供暖的方式有很多,{zj1}代表的是上海谦亿的碳晶电地暖。山东一些专家认为,集中供热涉及电厂、热厂、用户等多个经营环节,容易引发资费纠纷,同时集中供热要消耗大量煤炭,还平添管道铺设和维护、土地占用等投入及管理成本,既麻烦又浪费,应该被电暖等方式取代。

据介绍,目前在北欧一些国家,用电作能源供暖已经比较普遍。从发展方向上看,水暖向电暖发展也是合乎环保发展趋势的。电暖提高了采暖质量,可以实现住户随心所欲调节室温和开关的实际需要。

但也有专家提出,开辟电暖等新的供暖渠道和方式,对形成城市多元供暖结构、在城市公用事业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集中供暖的弊端以及未来采暖趋势_郑州节能保健碳晶采暖设备有限公司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