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北地区(含黑、吉、辽以及内蒙东部),由于特殊的地xx候特点、移民(流人)文化与土著文化的融合,以及历史上长期由少数民族(满、蒙)统治等原因,形成了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群体心理和民俗文化。比如,东北人普遍豪爽直言、幽默仗义,说话办事比较喜欢直来直去、干脆利落,人和人之间相处显得人情味浓郁。当然,也由于寒冷漫长的冬季长期的“猫冬”传统加之历史上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不愁吃穿等原因,东北人和祖居东南沿海的人相比也显得惰性多一些、商业头脑少一点。
在过年习俗上,东北地区和京冀鲁豫地区颇有渊源而和南方地区差异较大。
远的不说,几十年前的东北,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每年有近七个月的时间日平均气温低于零下,大雪封山,出行不便,农业生产无法进行。农村人被迫“猫冬”,需要花半年多的时间去消化掉秋收的成果和进行休闲娱乐。“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东北的年也就过得比较长。这样的传统自然也统治着东北的城市。
一到腊月,无论穷家还是富户,就要为过年开始精心的筹备了:磨米磨面、杀猪宰羊、淹酸菜、备粉条儿、买冻梨冻柿子和春联鞭炮,还要为全家添置新衣服。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包粘豆包和包冻饺子。
东北的粘豆包选用大黄米(我国传统粮食作物------黍,一种黄色的类似小米的糯米)和适量玉米,经浸泡、滤去水分阴干、磨粉发酵,然后包上烀熟的红芸豆豆馅儿,上屉蒸熟。吃的时候可趁热蘸着白糖(或者用甜菜熬成的深红色糖稀)以及猪油,别具风味。现在大黄米因产量低种植的少了,人们则用黏大米火黏玉米代替,也还可以。
至于饺子,自然是北方人最喜爱的食品,“站着不如倒着、好饭不如饺子”,过年时就更不能缺少它了。由于早年北方冬季无法大规模进行蔬菜生产,因此人们的越冬蔬菜品种自然很稀少,就靠窖藏的土豆、白菜、萝卜和酸菜加上秋天晒制的干菜来熬过漫长的寒冬。因此过年的饺子馅儿以酸菜为主。东北的酸菜是用大白菜放在加入少量盐的水中,经酵母菌自然发酵的产物,酸甜可口、味道鲜美,用它做馅儿包出来的饺子自然是鲜美异常。由于整个正月里人们都以休闲娱乐为主,懒得去花时间做饭做菜,饿了,去外面的仓房内拾取百八十个冻饺子回来一煮,省时省力。因此家家户户年前都要包冻饺子,少则一千两千,人口多的人家则五千八千只。包饺子那天,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来帮忙,用直径五十厘米以上的大瓦盆和上几盆猪肉酸菜馅儿和几十斤面团儿,从中午开始直至挑灯夜战到半夜。一边包一边聊天取乐,若有嗓子好的也会唱上几段二人转,包好的饺子则分批次拿到外面冻上。包完了,则煮上一大锅,备好酱油蒜泥,大家当做宵夜,吃完各自散去。今天你家、明天我家,轮流包饺子。在这种合作中,乡情和亲情得以巩固和升华。
只要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的小年,就算开始过年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夜,“烧包袱”是一项极隆重的仪式,它是旧时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源自关内习俗,由闯关东的移民们带入,接近子时开始。
所谓包袱、包裹,是指从阳世寄往“阴间”(冥国)的钱包、衣包。这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一般祭祖的包袱大体上分为两种,但只在表皮上区分。一种是用于新丧不满三年的素包袱;另一种则是用于老丧以至久远的宗亲三代、五代的印有墨线花纹的包袱。
包袱通常是一个大纸口袋,竖一尺,宽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间贴一蓝签,以便书写亡人名讳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个大白纸或红纸口袋上印上水墨单线的图案,四周黑框内是佛教梵文音译的《往生神咒》;中间印一莲座的牌位,用来填写亡人名讳;牌位的右上方印着“金银财宝冥衣一封”,可根据情况在下边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样。左下方是填写祭祀人姓名之处。还印有两个古装的小人儿,据说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灵之吏)。每份包袱皮还附着一张四寸见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国邮政”的邮票。装好冥钱冥衣后,贴在包袱背后。
包袱里的冥钱、冥衣均购自南纸店。不外乎为大烧纸、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冥钞和佛、道两教的往生钱。其中,寒衣纸是不可少的。
寒衣纸是以糊烧活用的彩色蜡花纸,每张横裁三条,成为布料之状。有粉红、豆青、深蓝、黑、白各色,上印有梅花、菊花、牡丹等四季花和蝴蝶的图案。用主买来后,根据被祭祀人的性别选用不同颜色、图案的寒衣纸。有的直接放入包袱里的,有的则剪成衣、裤形状,表示是给先人的寒衣。凡不满三年的新丧不用彩色寒衣纸,而是用白色印有青莲色花纹的纸代之。据明《帝京景物略》中载:“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
富户则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上一套皮袍、皮褂、皮裤、风帽、棉袜,纳有云纹的“老头乐”毛窝(棉鞋)或绣花花盆底棉鞋等xx御寒冬装。
通常将以上冥钱、冥衣装在包袱皮里,即谓之“包袱”。不论素、花、红,均可当作主牌用,即以包袱当作祖宗,未从焚化前,先进行祭祀,谓之“供包袱”。供品多为三碗水饺(每碗五个),一杯清茶。其它冷荤、热炒、时令鲜果、糕点不限(过去指斥弄虚作假,蒙骗他人的行为是“窝头供包袱——糊弄你们家的老祖宗——本此)。由长辈上香(在香炉里插上四炷香),跪行四叩首,取“神三鬼四”之意。然后,依照尊卑长幼次序四叩而礼成。
焚化时,必送至大门以外,还有送至十字路口的。根据道家的说法,如果给男的烧纸,先在地上画个十字;给女的烧纸,在地上先画个圆圈,然后将包袱放在十字或圆圈的中间点火焚化。所画的十字要东、西、南、北横平竖直。所画的圆圈,留个缺口,朝着西南方向,此是取意于“九幽”之说。所谓“九幽”是说大地的中央及八方,地下有九处幽暗晦冥的所在,是地府鬼魂的世界。给男鬼烧纸时所画的十字,南方指向“幽阴”;北方指向“幽酆”;东方指向“幽冥”;西方指向“幽夜”;其四角东南方为“幽冶”;西南为“幽关”;东北方为“幽都”;西北方为“幽府”;十字的中央为“幽狱”。画十字的意义是不论亡人在何处都可以收到这份冥资。而给女鬼烧纸时所画的圆圈,其缺口向西南,指向“幽关”,即所谓“鬼门关”,因为魂皆在“关”内,故将冥资送入此“关”。把包袱放在“十字”之上或圈内还可以防止其它孤魂野鬼来抢。同时,还要留出几张散纸钱,放在“十”字或圈外焚化,谓之“打发外崇”。早年,讲究的家主另糊一个小包袱,是给“当方土地爷”的,上书“土地酒资五锭”,亦放于圈外焚化。{zh1},将上供用的那碗清茶一泼,即告礼成。祭祀不满三年新丧烧包袱时有大声嚎哭的,尤其是妇女拉着长腔,有词有句地哭诉。此是当年街头巷尾的一大奇观。
除夕夜子时一到,小孩子燃放鞭炮,大人则煮好饺子吃辞岁饭,这顿饺子多为芹菜馅儿,讨来年勤劳丰收的吉利。吃完饭,精力旺盛的大人们可以凑一起玩纸牌、打xx,其他人包括贪睡的小孩子们则脱衣睡下,此时父母必在孩子的枕头下塞进“压腰钱”------压岁钱。
大年初{yt}一亮,吃过新年的{dy}顿饭、放过爆竹后,便开始了走亲访友拜大年、看大秧歌。家族稍大一些的,都在族长家里供奉了祖宗牌位,这时本家族的男性和媳妇的{dy}站必须到族长家里,先向列祖列宗三叩首,然后按辈分高低相互磕头拜年,若是小孩子磕了头,长辈还要给压岁钱。礼毕,奉上茶水、端上化好的冻梨,相互聊上几句再走。大概上午十点左右,大街上就已锣鼓喧天了,各村的大秧歌跨村表演开始了,所谓“大年初一扭一扭”说的就是这个。大秧歌从初一开始,一直会扭到正月十五元宵夜,算是东北早年群众过年时难得的娱乐项目吧。这时街道或小广场上一定是人山人海的,演员们多为各村的十七八至二十五六岁以内的大姑娘小媳妇和帅小伙,浓妆艳抹、穿着大红大绿的彩绸服装,手执彩扇,舞步热辣奔放,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也有年岁稍长一些的,则戴着面具,扮作神话人物或者小丑穿梭其中,搞怪的造型和动作令人忍俊不住。若是两个村子的秧歌队伍狭路相逢,必有一出好戏看。因为年轻人的好胜心理,一定要在此时将最漂亮的舞步和精神头儿拿出来,比一比谁的秧歌、谁的人更漂亮,特别是秧歌队伍里的未婚小伙,更是希望借助自己的表现来争取姑娘们的关注,因此也就格外卖力气,直到明显分成胜负为止。
过了初一,各地还有初二或初三的姑娘、女婿回娘家的习俗。初五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yt}也要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也要放鞭炮。到了元宵节那天,赏花灯、赏月、看秧歌、放烟花则是必不可少的。十五以后,年的气息才逐渐淡下去,但是整整一个正月,人们都是以娱乐为主的,大人们每日要么打牌,要么聚在一起看二人转演出,小孩子们则满世界的跑着玩,玩饿了就随便在哪家吃一顿------反正家家饺子都不缺。
我以上所描述的主要是几十年前的东北过年景象,现在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习俗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过年时的老规矩少了、诸如烧包袱的仪式已经难得一见,而年味也淡了很多。现在的东北,即使是农村,新鲜蔬菜也已经不稀罕了,每家人口也少,几乎不怎么包冻饺子了,也难得见到大秧歌了,即使见到,也往往是由岁数较大的大妈大婶级别组成的队伍,无论是扭的水准还是人,都没什么看头了。
其实,过大年就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尽管比其他民族来的更含蓄些,那么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不要丢掉太多的传统,让年味来的更浓一些,寻回久违的“年”的感觉和感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