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想起这个话题的是看到一个比较中美教育的
帖子。说起来就是
美国人的教育有创造性,
中国人的教育“毁人不倦”之类。然后哀叹中国可能永远赶不上发达
国家之类。之后又看了一个大大夸赞
日本科技{lx1}中国的帖子,大意就是中
国产业层级差日本很多,可能很多年也很难赶上之类。
当时我就在想了,如果中国赶不上美国,是因为教育制度不行,不培养创造性,可难道日本人的教育就有多培养这个所谓的“创造性”了?看过几部日本的电视动画
漫画,其中描写的日本高中生好像也是跟国内那些也没什么大区别,为了上东京大学也是埋头苦读那类。好像也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至少看起来也不是像美国那样的
模式。
于是我就在想了,就算比不上美国吧,既然都是东亚的,智商调查中国跟日本人差不多,而教育制度上好像也差不太多,而且都是东方式思维习惯,假使中国能够成为一个超大型的日本(以中国10倍日本人口,假使有3-5倍的科学
技术成果),那科学技术总体而言也算可以了。
可跟很多人交流,许多人根本不认为中国可以成为“大号日本”,也对中国产业升级没有信心。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首先要说明,科学跟技术还是不同。一项科学成果{zh1}要转化成技术成果,一般都要不少时间,所以有的时候存在科学上赶上了,技术上还落后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时候技术又可以引进,所以存在在产业技术上已经{lx1},但后续
发展不足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所以首先来看一看中国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科学水平,再看看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技术水平。
我们大概把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为两类型。
{dy}种是那种重大的
原创型。这种往往依靠天才。说起来,就是那种依靠美国人的所谓“创造性思维”的那种。由于被批评甚多的国内教育制度,导致这方面中国在未来也不会改善太多。
第二种类型就是试错改进型。即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取得成果的那种。这种并不需要太多的天才,但需要积累以及投入。这是中国未来可以大大改善的。
那么日本是哪种类型的?如果跟美国比较,日本人的科学技术进步显然主要是第二类。按照一位
网友说的,凡是日本擅长的行业,都是发展成熟的行业,日本人善于把它改进。但却对原创不太内行。
以上说法并不是要贬低第二类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对于第二类型,在科学上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技术上保持积累,有市场需求,那就一定会进
步。就算中国维持现在的教育制度,包括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普通科研成员。而对于{dy}类型,也许需要在教育,社会文化上大改进不可,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创造
性天才出来。就算日本也达不到美国欧洲的水平。
对于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而言,以上两类都很重要,往往是一些科学家有天才的想法,然后其他科研人员迅速跟进,扩大了科学研究的整个积累,并为下一个天才想
法奠基。比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特,伽罗瓦
等等。但是此类天才想法,就算是人类中xx的科学家,一生中有那么一两个也是很了不起了。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第二类型。
英文里面研究就是"research",熟悉英语的就知道了,这是"re"-"search"。就是“重复搜索”,搜索啥?搜索答案,从种种迷雾中找到正
确的答案。科研的本来面目就是不断试验,把不对的道路排除掉。在绝大部分研究中,“天才一现”都是比较少的,都是反复做,找到{zj0}的。爱迪生改进电灯,据
说找了1600多种材料,{zh1}找到了竹丝,再后来又找到了钨丝。这里没有太多天才想法,就是慢慢试出来的。任何一种错误的结果,其基础是要投入
人力,物力,财力。
再举例来说,假如某个科研人员发现了 纳米铁粉末 有某种特别的属性。由于他是{dy}个做到把金属做成 纳米
这个尺度,所以他这算“灵光一下”。但接下来,很快其他科研人员跟进了,把他的方法稍稍改进一下,就做了
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等等等等。这就主要属于第二类。那日本人的科技进步,看上去主要还是第二类型多点。杨振宁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倒是天才
的想法。
说了那么多,核心就是 如果我们投入跟 日本 一样的或者更多的科研经费,我们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超过日本。至少在第二类科研上。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这已经很够了,足以保证中国的产业升级到现在日本的水平。
那就来看一看各方面的情况吧。首先看一看中国的GDP情况,大概今年可以赶上日本。简单来说,中国的GDP在1999年只有日本的24%,少于1/4。今
年就不相上下了。那么10年后,大概会是日本的3倍。那么投入科研的经费呢?资料表明,日本的科研经费大概在GDP的3.2%,美国2.62%,德国
2.53%和法国2.11%。那么我国呢?从R&D经费投入的强度来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R&D/GDP增长缓慢({zd1}时只有不到0.5,而78年好像是1.5,凭印象了。),无论从发电量还是科研经费等看,80~90年代都是中国科技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的低潮期,1999年以后这
一比值开始迅速提高,2007年,我国的R&D经费强度为1.49%,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xx。
很多人觉得中国现在产业升级慢,其实看看过去那些年份的R&D经费强度就知道原因了。产业升级也是需要钱的。但看未来,还是很乐观的。
具体来说,2007年,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以3437亿美元、1485亿美元和738亿美元的R&D经费支出额高居世界前三位;中国487.9
亿美元,法国和英国分别以475亿美元、427亿美元排在我国之后,分列世界第五和第六位;韩国和加拿大分别以286亿美元和247亿美元处在世界第七和
第八位。2008年中国科研经费大概4570亿元(大概660亿美元)。其他国家恐怕没有增长这么快的。这里要注意一点,并不是说你今年的经费超过了,然后你的产业层次就超过了,就跟开头说的,技术成果到实际占据市场还有好几年时间。而科学成果转化成产品
就更慢了。所以需要时间来积累。另一方面,也要看铺的摊子够不够大,比如就算中国科研经费超过法国,英国,并不是说中国的产业就超过他们了,因为中国铺的
摊子大,在具体行业的强度也许还不够。至少也要比个10年的投入总量吧。由于这两年科研经费的大进步,事实上中国的科研也有了相当快的增长。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平稳增长。国
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42.6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3.1%其中国内申请37.5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8.9%;国外申请5.1万件,比上年同
期下降7.3%。毫无疑问,这些专利中绝大部分也是垃圾专利,但不要紧。当年日本人就采用过“专利池战术”,
在没有核心专利的情况下,把应用的相关专利申请了个遍。欧美的核心专利拥有企业也就只好妥协了。这些专利,在未来10年将逐渐发挥作用,帮助中国的产业升
级。
从以上各项科研成果,专利申请,研发强度来看,跟现在中国现在的人均GDP是不相称的。换而言之,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当前是超越了人均GDP水平的。xx可以保证现在的产业升级到下一步,就是人均1万美元的水平,即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没问题的。
至于能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要看是平均还是总体了。看上面的“精品论文数量”,如果中国的精品论文总数能够超越英国,那么就算这个“精品率”不是很高
(现在是0.52%),从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你说科研水平超过英国也是可以的。看上面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精品率都不是很高,这一方面是因为不熟悉英语,另一方面还是要慢慢来,历史积累的。但不要紧,质量不够很多时候可以用数量来补充,而且看上去中日之间科研差距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巨大。谁都承认日本是科研大国强国。所以如果中国
可以赶上日本的话,说中国的科学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也未尝不可。
再来看PCT专利:
1995-2004, 中国共申请PCT专利7299件, 此时间段,世界共82万件。中国占0.9%。
其中,95年,中国106件,0.3%。 99年240件,0.3%,02年1124件,1.0%。
04年1782件,1.5%。
WIPO网站报道,2005年全球PCT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共计134,073件,较上年增长9.4%。其中美国以45,111件列{dy},占
33.6%;其次是日本、德国和法国。中国以2,452件超越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首次跻身xx,增幅为43.7%。日本25,145件,德国
15,870 法国 5,522
2006年全球《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国际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在2005年首次跻身xx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飞跃,以全年3910件的申
请量,超越瑞士、瑞典,排名居世界第八位,同去年相比增幅为58.6%,增幅居国际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之首。
WIPO数据显示,从各国情况来看,PCT申请量居前三位的国家与上一年度相比没有改变。美国以49,555件的申请量,稳居{dy}位,日本以26,984
件,继续居第二位,德国以16,929件,排在第三位,其后依次为韩国、法国、英国、荷兰、中国、瑞士、瑞典。
2007年全球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的总量达到15.6万件,比上年增长4.7%。根据WIPO的统计,我国2007年PCT国际专利
申请达到5456件,同比增长38.1%,增速居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首,排名从2006年的第8位升至第7位,占全球的比重从2006年的2.6%升至
3.5%。
2008年,中国企业和机构PCT申请比2007年增加11.9%,总数为6089件,居世界第6位。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美国(5.3521万件)、日本(2.8774万件)、德国(1.8427万件)、韩国(7908件)和法国(6867件)。
9月1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向媒体透露,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PCT申请数量增加了19%。而美国的申请数则下降14%。同时,他预测,今年全年全球的PCT申请总数会减少5%左右。
可以看出中国的PCT申请量从2005年的美国的5.4%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7%。四年时间xx倍了。进步相当快。如果上面这样的上升势头可以再持续5,6年,达到美国的一半。再说中国不是科研大国就说不过去了。
(我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循规蹈矩,打好基础然后再谈创新,日本的教育和中国一样是应试教育,把啥都扯到教育上就是扯淡)我很讨厌一种说法,就
是说起中国的教育,就是什么填鸭式,然后把孩子都教育的没有“想象力”了。这些专家到美国走马观花一回,然后看着中国的科学落后,就把原因都推到中小学教
育上。可是说起来,中国的教育模式也不是自己开创的,传统的教育是私塾啥的,肯定跟现代教育不搭界。中国的教育模式还不是学的苏联。可苏联的科技多强啊,
也算超级大国吧。好像那时候没人批评苏联教育把人教的没想象力了的。
再说二战之前的德国吧,也不是现在美国那种模式。中小学都是强调纪律啥的,很有军事训练的味道,可那时候德国的教育多强。很多原创成果(二战前的诺贝尔奖,就是德国和英国的天下,没当时的{dy}经济大国美国人什么事。而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物就是电动机和汽车这两样而已,都是德国人发明的起源于德国。),也没人说德国教育
毁灭想象力的。如果说苏联教育毁灭想象力,那现在俄罗斯算是学习美国了吧,社会也开放了,可以随便“思想”了,按说应该比苏联的科研成果还多了吧?可事实
不但没多,反而科研水平下降了吧。
再说台湾香港好了,制度够先进了,这两年{zh0}的大学也都被北大清华超越了,难道中国的教育制度突然改了?最近几年中国在Nature, Science上发论文大幅增长,难道中国人的想象力突然变好了?好像也没有。
所以说来说去,对于东亚欧洲北美这种人群平均智商水平在100以上的国家,科研水平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还是钱。1988年前后,全香港的科研经费只有
100万美元,所以那时候香港的大学没什么名气。后来有钱了,大力建了香港科技大学,全世界请人。短短几年时间,科研水平就上去了,一度超过北大清华。现
在北大清华有钱了,也请回来不少人。现在又反超了,今年北大肯定可以超过台大。现在很多人怀念毛时代,那时候科研很猛啊,但你实际看一下就知道了,那时候
国家经费里有多大比例都是投在这上面的,考虑到社会主义国家,很多东西都不算钱,实际上投入的经费比官方数据还更多。但还是现在的那个科研和教育体制,也许比现在还“死板”“禁锢
想象力”?可就是科技水平很牛!
正如上面说的,第二类科学研究,不管应用型也好,基础科研也好。主要的就是要投入经费,才有人力,物力保证。否则就跟爱迪生研究电灯一样,1600种材料,你只能做200种,你再天才,有想象力也干不出来。这就是硬功夫。
所以很多人不要被美国人现在的教育制度(其实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制度)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