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集耐力、速度、力量运动于一体,十分适合青少年和青壮年。但是,羽毛球运动游戏性较强,运动量可大可小,如果训练不当陷入某些误区则容易伤病缠身,尤其是中老年爱好者。
民间高手捧走“羽林大会”万元大奖
日前,由LG电子发起的“{dy}届羽林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据悉,来自广州市各区的1500多名羽球爱好者参与了比赛,比赛的{zg}奖可以获得1万元奖金或价值2万元的LG产品。羽林大会的男单三甲得主:{gj}明磊,季军匡风炎,季军张博远,奥运{gj}张洁雯出席颁奖典礼亲自为获奖者颁奖。
作为本届羽林大会赛事顾问的张洁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往的体育赛事大多是专业运动员的天下,走民间路线的LG羽林大会,没有距离、没有门槛,为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竞技的平台。此次比赛的男单{gj}明磊则表示,这次羽林大会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的舞台,是对自身羽球水平的一个检验和提升。希望这样的赛事能够坚持办下去,明年他还会参加。
许多市民热爱“市球”却不懂“惜身”
羽毛球是一项既可在室内又可在室外进行的小型球类健身运动项目,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广州普及程度很高。作为广州的“市球”,羽毛球在广州的群众体育活动中地位卓然,民间对羽球的一贯热情使得广州“藏龙卧虎”、高手无数,一些爱好者更是接近专业级水平。
据了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羽毛球爱好者参与到羽毛球这项运动当中。在享受羽毛球运动带来的运动快感之余,也不乏有很多爱好者由于没有避开一些训练误区而落下了伤病,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现象。
羽毛球运动时运动者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挥拍、转体、扣杀等动作,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主任廖八根认为,羽毛球运动集耐力、速度、力量运动于一体,十分适合青少年和青壮年。但是,羽毛球运动游戏性较强,运动量可大可小,如果训练不当陷入某些误区则容易伤病缠身,尤其是中老年人。
因此广大羽毛球爱好者一定要结合个人自身条件,避开错误的热身、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的误区,坚持训练之后做好放松运动,这样才能既享受运动、强身健体,又不会搞得满身伤痛。
1
技能目标
别用业余的身体体验专业的技术
失败案例:40岁的初学者一个月内膝关节重复损伤
有些羽毛球爱好者不考虑涉入羽毛球运动初始阶段的个人运动机能条件,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羽球技术训练中,用业余的身体体验专业羽球的技术。比如一位40多岁的初学者在开始的一个月卖力地练习步伐和上肢力量,一个月后膝关节老损伤,不能移动和跳跃。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位爱好者又一个人原地挥臂扣杀练习了一个月,接着因为患了肩周炎,他只能坐在椅子上看着别人打球了。
误区指正:按身体强弱选择运动强度
羽毛球运动时运动者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挥拍、转体、扣杀等动作。集耐力、速度、力量运动于一体。但是,羽毛球运动游戏性较强,运动量可大可小。廖八根老师指出,每个爱好者除了要以智者和学者的心态了解羽毛球的运动技能要求和技术要求,还应结合自身的运动条件设定恰当的运动技能目标。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可以反复跳跃、扣杀、扑救任何来球,但中老年、体弱者则可把球轻轻地来回击打,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变换击球节奏,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如果运动者不顾自身条件,如肌肉力量、爆发力、柔韧性不足,却一味追求竞技性、趣味性,或带伤锻炼等,则常常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损伤,从而损害健康。
2
热身运动
让血液充分地流到肌肉
失败案例:打完比赛人却死了
一些羽毛球爱好者运动之前的热身动作仅采取了其他运动前的踢踢腿、弯弯腰、挥挥臂而已,并未达到有效增加血流的目的。还有些人到达场地后,憋了一周的冲动,直接迫不及待地挥拍打球。这些错误的热身动作和走形式的热身运动将直接增加损伤机会。曾经就有报道过一位50多岁的羽毛球爱好者技术相当不错,但是在一次比赛前没有充分热身,到了场地就直接上场,结果在激烈的比赛结束后坐在场边休息,坐着坐着人就“走”了。
误区指正:关节预热不够就易受伤
廖老师指出,人体静息时大概仅有15%-20%的血液流到肌肉,而运动后流到肌肉血液可占到70%-90%。血液供应直接影响肌肉运动能力。羽毛球运动是一个发动和利用全身各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运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是否预热关系重大,哪个部位预热活动不到位,哪个部位就可能受伤。例如:有的业余爱好者抱怨手腕的关节和肌肉痛,原因常常就是他的手腕没有预热或预热动作不对。通常一个热身运动要包括徒手体操、然后步行或慢跑,{zh1}静力牵伸。
3
热身运动
训练不能过量,技术动作应规范
失败案例:超负荷地运动=全身伤痛
有的业余爱好者追求专业球员的技术,却忽略了业余爱好者的训练时间是远远无法与专业球员不断训练的时间相比的,业余爱好者的关节、韧带、肌肉等运动零件承受{yt}的工作后,继续超负荷地运动,由于运动过量导致了肘、肩、腕的劳损。再比如,多数爱好者想提高某些需要力量的技术动作时,大多是全力拼打无果后,才考虑是否动作技术不正确或力量不够造成。但是,之前的全力拼打过程中,伤病已经在等着他。
误区指正:尽可能用正确的动作完成击球
廖老师指出,在羽毛球运动中受伤,训练方法不当和技术动作不规范往往是最主要原因,也是爱好者与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相比不可避免并且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业余爱好者的运动机能与专业运动员存在较大距离,训练的方法和目标肯定不能一样。因此训练方法中如果运动过量则易致一些肘、肩、腕的劳损。对于技术动作,虽不必像优秀运动员那样,必须掌握全面、实用、正确的各种击球技术,但也要能做到初步了解,且尽可能采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完成击球,既省力,又学到技术。
通常羽毛球技术中要掌是正确的握拍法、发球法、击球法。比如羽毛球技术中的握拍方法主要有正手握拍法和反手握拍法。正手握拍时虎口应对着拍柄窄面内侧的小棱边,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分开,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掌心留有空隙,拍柄末端与小鱼际肌齐平。当来球在身体的左边时,采用反手握拍,即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拇指和食指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自然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中指和小指并拢握住拍柄,柄端靠近小指根部,使掌心留出空隙,有利于击球发力。
4
放松运动
5-10分钟活动使身体冷却,xx疲劳
失败案例:疲劳累积易导致劳损性疾病。
大多数爱好者不知道运动后的放松运动的益处,忽视了放松运动对恢复肌体及各部位关节、韧带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专业运动员与业余爱好者的区别。虽然近年这个理念由专业人员带入业余群体,但基本上无人执行。爱好者往往打完球穿起衣服就走,或者顶多休息几分钟再走。要知道,身体疲劳常是爱好者受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身体疲劳不仅使下次运动受伤几率增加,而且疲劳累积也容易导致劳损性疾病。
误 区 指正:运动后要步行、静力伸展和xx
运动锻炼中一些人常感到身体疲劳,而一些青年人在运动后,特别是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也感到十分疲劳。廖老师建议,运动完做放松活动可以加快运动后疲劳的恢复。运动完后的放松活动主要包括步行、静力伸展和xx。其中采用力量较轻、时间较长的揉和揉捏等xx手法,结合运拉、叩打等,通常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可以使身体渐渐冷却,促使代谢产物的xx,xx疲劳。
■ 装备
护具 戴上才安全
通常业余爱好者进行一般的健身项目时无须戴上运动护具,但廖老师建议,对于青少年或中年人去参加较为激烈的运动项目时,为了安全起见,宜戴上适当的护具(如护腕、护肘、护膝、护踝)、粘膏、弹力绷带、纱布绷带等。羽毛球运动损伤以腕、肘、膝、踝部和腰部损伤最为普遍,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这些部位,必要时应配戴护腕、护肘、护膝等。
运动器具 不买贵的,只买合要求的
打羽毛球无疑需购买羽毛球拍。廖老师提醒广大爱好者,选购任何运动装备不在于是否贵,而在于是否满足要求。选购器材时首先注意器材的结构是否稳固,不要贪便宜购买劣质器具,否则在运动时,反会成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祸源。例如选羽毛球拍时,可选择杆弹性恢复度比较好、质稍硬的,球拍重量则根据自身的力量来选,力量较大者可选稍重的球拍,力量较小者可选较轻的球拍。为小孩购买羽毛球时,则应注意羽毛球拍的大小、重量应与小孩的能力相符。
■ 揭秘
男单三甲得主有何羽毛球xx?
民间对羽球的一贯热情使得广州“藏龙卧虎”、一些爱好者更是接近专业级水平。日前,记者特意邀请在LG杯羽林大会中获奖的男单三甲得主{gj}明磊,季军匡风炎,季军张博远总结羽毛球xx。
1、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否则易受伤。
2、发球要从发高远球练起,熟练掌握后逐步练习其他。
3、后场技术也要把高远球掌握好再练习平高球、吊球和杀球,并且注意后退的过程一定要先侧身抬肘,这样才能把你全身有限的力量都用到打球的瞬间,还有就是需要有后绕引拍的动作,就像抽打鞭子一样。
4、注意击球前握拍放松,否则使不出力。
5、刚开始练后场球时先不要在场地内练(因为那时肯定打不到球或球托),而是先练吊线球--把球用绳子系在你握拍手伸直的高度,然后反复练习原地的高球,直到有手感。
6、无论是后场还是前场球练习都要从原地练习到移动击球练习,从多球到一个球。移动的时候一定要用前脚掌着地而不能全脚掌着地,因为打羽毛球是不断移动的过程。而且打完一个球一般都要回到中心位置,这就需要前脚掌的蹬地和前跨。否则时间慢了就来不及了。
7、打前场球的时候要讲究轻巧和细腻,尤其是搓小球靠的是手指拈动拍柄来使球旋转过网,打挑球和推球只是靠手指手腕的力量就可以了,靠的是它们的爆发力,所以不能靠甩大臂,那样球打不到位还没有爆发性。
8、接杀球的时候先降低重心,下肢微屈。
9、接发球的时候要注视对方手上的动作,打球过程中要注视对方的来球方向,总之尽量提前判断。
10、后场球的击球点一定也要选择好,打高球和吊球要在握拍手同侧肩的正上方偏前一点,杀球就更要靠前一些。
11、接后场球时掌握好拍面的角度,杀球要前压、高球要后仰。发高远球也要后仰拍面,打球的瞬间手臂由外旋到内旋,手腕由展到屈。
D02-03版撰文:本报记者 范文瑶
D02-03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集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