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焦炭市场运行回顾_中国煤焦网贾秀文_新浪博客

 

前松后紧创历史产量

两波涨势现价格回归

——2009年焦炭市场运行回顾

  

一、2009年我国焦炭市场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2009年,我国焦炭市场运行呈现出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焦炭供应基本平衡,焦炭生产恢复至合理水平。   

  2009年在国家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等政策措施实施情况下,钢铁产量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合金、电石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生产的下降导致对焦炭需求的减少。总体来看,我国焦炭生产经历去年连续多个季度负增长,直到今年6月份,我国焦炭生产才重回去年同期水平。据统计,今年1—12月份,我国焦炭产量累计达34501.69t,同比增加万t,幅度为10.5%。目前焦炭产量已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从运行情况看,上半年和下半年有所不同。表现在上半年产量减少,下半年产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我国累计生产焦炭1.58亿吨,同比下降4.84%。在焦炭产量排在前3位的省份中,山西生产3368.95万吨,河北2171.26万吨,山东1567.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93%5.54%3.71%  其中20091月份、4月份分别是当季度月产量最小的月份。而{dy}、第二季度每季度后两个月产量呈逐月增长之势,第二季度的五六月份最为明显,尤其是6月焦炭产量达3172.31万吨,刷新了我国60年来的单月产量纪录。第二季度,我国产焦炭8413.39万吨,环比增长14.3%,同比则下降5.21%。上半年,我国焦炭产量同比减少807万吨,其中出口减少720万吨是主要原因。

     下半年。我国712月累计生产焦炭1.90亿吨,全年共生产焦炭3.45亿吨,同比增长10.5%。在焦炭产量排在前3位的省份中,山西生产7649.35万吨,河北4800.33万吨,山东3184.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23.9%9.1%

同时,今年上半年国内焦化企业处于盈亏边缘,我国焦炭85%以上用于钢铁生产,焦炭行业的盈亏与钢铁业息息相关。1月~5月份钢铁行业亏损44.18亿元,焦炭行业同期也亏损严重。上半年,我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6%1.2%5.7%,焦炭同比减产4.84%。尤其是{dy}季度焦炭销售和生产呈两难状态。然而随着二季度钢材市场价格走高,钢厂陆续放开生产,对焦炭的市场需求明显增长,国外大量低价炼焦煤也陆续进入国内市场,到6月底相当多的焦化企业已全面释放焦炭产能,企业效益也明显好转。

虽然下半年实现了增产,但从全年看依然盈利困难。以上市公司为例,5家上市的焦化企业在2009年第三季度就早早发布了年度业绩预报,其中山西焦化、美锦能源、安泰集团、黑化股份4家预亏,只有四川圣达预盈,但净利润将同比下降60%以上。各家企业的预亏原因大同小异,都是市场需求不旺、销售产品量价齐跌,同时原材料价格坚挺。

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逐季度分析,各公司业绩都呈由低到高的趋势。如山西焦化,今年前两个季度亏损3.55亿元,第三季度仅亏损了7000多万元;四川圣达前两个季度合计盈利2040万元,而第三季度实现2300多万元净利润;美锦能源今年上半年亏损1193万元,第三季度却出现小幅盈利。

2、焦炭市场价格小幅波动,整体走势平稳上升  

  经过2008年的焦化行业大洗牌,2009年初,焦炭市场开始进入过渡期并逐渐恢复生产。焦化厂前期的持续限产使得春节前焦炭供需出现缺口。此时,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主导焦炭价格快速拉高,北方港口准一级焦价格迅速上升至1950元/t,月均环比增幅接近20% 

然而由于大量国际低价焦煤资源涌入中国,国内焦企纷纷采用进口低价煤代替国内焦煤。在市场没有实质回暖、需求没有真正释放出来的情况下,3—4月份,焦炭价格在成本降低及供过于求的双重压力下快速下行,北方港口准一级焦价格跌至1500元/t5月份以来,国家各项刺激经济的政策开始显效,在钢材价格不断高企、下游需求逐渐增加的推动下,引发各地焦炭价格上涨100—200元/t,并逐渐稳定在1750元/t的水平以上。

从中国北方焦炭联合体成员单位内销价格(A 指数)和海关总署发布出口离岸价(B 指数)走势分析, A 指数基本走出一个正弦波段,{dy}季度为{dy}象限的正波段,第二季度为第四象限的负波段。上半年B指数基本呈现W形波段,也可以说{dy}、第二季度各呈现一个V形波段,波长不等。

8月份,国内焦炭市场先扬后抑。月初市场承接了7月份良好的走势,在成本的推动及钢市大盘的影响下焦炭价格普遍上涨。然而8月上旬开始,钢材价格在经历了暴涨之后开始大幅回落,钢厂对焦炭涨价抵触情绪较为明显。8月下旬,山西焦协出台指导文件,提出8月份焦炭质量以硫份≤0.7、灰份≤12.5的焦炭为基准,价格在车板含税价1880元的基础上,主动下调20元,使国内焦炭市场价格下跌之势更加明朗,各地焦炭价格开始纷纷回落。 

回过头来看全年的焦炭价格走势,上半年曾有持续56个月的价格上涨,{zg}涨幅超过20%;以山西省焦炭市场价格为例,其间波动幅度较大,{zg}价与{zd1}价相差250/吨。从实际结算价格看,4月、5月执行价格为1580/吨~1600/吨,6月份价格上升到1650/吨,7月份则继续攀升到1710/吨。可以说,3月~5月为上半年价格探底期,同期焦化行业效益陡降,而焦炭价格从6月开始反弹,7月则持续拉高。 9月,山西焦化协会曾一月内两度下调指导价,并严格限产;8月至11月,焦炭各地市场价格最多下跌了近10%12月,焦炭迎来了年内的第二波涨价,跌势止稳,出现小幅上扬。

长期以来,焦炭价格受制于焦煤等原料价格和电力价格等成本因素,在供求关系的大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焦煤资源价格趋稳,在目前焦化行业4亿t产能、至多3亿t需求,焦炭明显供过于求而且出口锐减的情况下,焦炭价格很难再现2008年中期疯狂之势。目前,焦炭市场已经回归至理性水平,焦炭价格在总体平稳的态势下小幅波动。  

3、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我国焦炭出口几近停滞。

  世界钢铁协会曾预测,2009年全球钢铁需求将降至10.186亿t,从上半年情况看,实际钢铁减产远超预期。钢企等耗焦大户的减产、限产,极大打压了焦炭市场的出口。更为严峻的是,美元等多数外币的不断贬值,人民币汇率坚挺,加之40%的高额出口关税,更加限制了焦炭出口。  

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焦炭54.75万吨,价值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同)下降95.5%96.6%;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69.6美元,下跌23%。如此高的降幅反映出今年全球焦炭市场一个重大的变化,中国作为曾经占有全球焦炭贸易50%以上的焦炭出口大国,焦炭出口却几乎停滞。已不是焦炭出口大国。

2009年我国焦炭出口的主要特点

  (1)各月出口量均处于低位,出口均价保持稳定。20084季度起我国焦炭出口快速下滑,2009年以来我国焦炭各月出口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12月份当月出口6.8万吨,同比下降69.6%,环比增长11.4%。与此同时,出口平均价格则基本保持稳定,12月份当月出口均价每吨为398.4美元,同比下跌10.7%,环比上涨4.3%(下图)。

  (2)主要为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009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焦炭47万吨,下降96%,占同期我国焦炭出口总量的86.4%。此外,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7.4万吨,下降77.8%,占13.6%

  (3)日本、印度、哈萨克斯坦和韩国位居出口市场前4位。2009年我国对日本出口焦炭18.1万吨,下降91%;印度7.1万吨,下降93.5%;哈萨克斯坦6.9万吨,下降71.6%;韩国6.6万吨,下降86.5%。上述四者合计占同期我国焦炭出口总量的71.1%

  (4)国有企业是出口主力。2009年我国国有企业出口焦炭31.9万吨,下降95.5%,占同期我国焦炭出口总量的58.6%。此外,民营企业出口20.3万吨,下降95.2%,占37.3% 

    同时2009年合计进口15.92万吨焦炭,达2039.02万美元。以蒙古国为例。2007年进口458吨。2008年进口140吨,而2009年达到了0.9万吨。增幅很大。仅上半年我国就进口焦炭近4万吨,平均到岸价为97美元/吨,进口量同比增长38倍。

 4、焦化行业利用国际资源能力提升,炼焦煤进口数量大增。  

  今年我国焦煤进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91-6月我国进口炼焦煤1288.8t,同比增长3.4倍。平均到岸价为130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3.38倍和16%。中国已经转变为国际焦煤市场上进口不可或缺的力量。而据必和必拓则预计2009年中国焦煤进口将达到3000万吨,是2008年的30倍。2007年的10.

  我国焦煤进口出现的大幅增加之势,一方面,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炼焦煤需求减少,焦煤产量富余。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焦煤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焦化行业生产的需求,尤其是地处沿海和炼焦煤资源缺乏地区的焦化企业,他们对国际焦煤资源更是如饥似渴。进口焦煤弥补了部分焦煤品种的紧俏,平抑了国内炼焦煤价格上涨的势头。  

  

二、 焦化行业新格局与变化趋势

 

 1、焦化行业新格局逐渐显现 

  2009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焦化行业列入xxxx运行监测行业。以此为契机,各省市焦化协会纷纷发起和推动焦化企业联合重组工作,并得到了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上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焦化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形成联合经营的格局或形成焦化()—钢铁或者钢铁一焦化企业集团,如旭阳煤化工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唐山佳华首钢集团,太钢集团山西焦煤及山东省焦化企业集团等,实现了联合招标采购焦煤资源、统协调焦化产品销售。

由此可见,大型焦化企业集团组建带来了焦化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焦化企业延伸产业链的联合重组步伐加快。焦化行业供应链整合之势越发明显。

地理角度的生产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山西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山西省曾经占全国焦炭总产量的44%,连续十年下降,现已只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而河北、山东、河南等的比重不断上升,增长了20%还多。也就是说,山西减少的20%多的市场份额,被这些周边省市的增长所占据了。

其次是,全国除海南省外已经消灭了焦炭生产的空白地区。焦炭生产呈现全面开花之势。西部地区增长幅度{zd0}。以宁夏为例,2009年增长幅度为136.2%

  2、独立焦化企业的危机与出路

焦化行业新格局逐步形成的同时,独立焦化企业的生存陷入艰难境地。

  (1)上游资源紧缺,难以获得低价优质资源,焦炭成本压力增大。

  从国外资源供应角度看,目前独立焦化厂尚不具备稳定的市场资源获取能力,将很难再享优质低价进口焦煤资源的优势。

  从国内焦煤供应来看,焦煤主产区山西,要将全省煤矿压缩到1000个,且必须全部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煤矿整合,必然会影响独立焦化厂焦煤资源的供应。独立焦化企业不具备长期稳定的焦煤供应保证能力,他们只能在现货市场采购焦煤资源。而中国煤炭工业重组力度不断加大,资源基本掌握在几个国有大型煤企集团手中,议价能力极强,导致独立焦企谈判能力相对减弱。

  现货市场资源供应的不稳定和价格的波动,直接增加了焦化企业生产的成本压力和经营风险。

  (2)下游钢企产能集中度提高,左右焦炭市场能力增强,利润空间几近消失。

  国内钢铁企业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钢铁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规模扩大,调节生产以及建立焦炭原料库存的能力增强,面对焦化企业时,在价格制定和需求数量方面拥有更多的决定权,钢厂控制焦化企业能力不断提高。

  面对下游钢厂的强势地位,独立焦化企业越发无力左右市场需求,处于产业链中端的焦化企业在价格大起大落面前两头受挤,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独立焦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我国焦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针对我国独立焦化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链短的特点,在煤炭和钢铁工业联合重组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独立焦化企业必须加快供应链整合,加快与上下游行业的联合重组,打造稳固的煤焦供应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未来焦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焦炭市场运行回顾_中国煤焦网贾秀文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