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鲁商第四十六期:唐一林:给糖加点糖

  本期人物:唐一林,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山东章丘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年前,圣泉集团还是一个累计亏损200余万元的乡镇企业,如今,唐一林已它把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10多亿元、年创利税2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近来唐一林开始倡导糖要加糖,一手缔造和发展了功能糖品牌唐和唐,由此高调进入公众视野。

  主持人:讲述鲁商故事,弘扬鲁商精神,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风云鲁商。在章丘市刁镇有一个圣泉工业园,以前这里主要生产一些化工产品,生产的产品也主要是工业用途,然而有{yt},这家化工厂却开始生产起了一种吃的东西,而且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品——糖。这是怎么回事呢?

吃糖的糖尿病人

  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得了糖尿病的人是万万不能吃糖的,可2009年的{yt},在山东章丘的一家化工厂里,一位五十多岁有着三年多糖尿病史的人,却当着大伙的面,吃下了一包甜甜的糖,这一吃不大紧,从此他还吃上了瘾,一日三餐,饭前总要吃上一两包。可是做为糖尿病人,这样的吃糖法怎么得了啊,再好吃的糖也不能跟身体过不去啊。谁知我们这位老先生吃了那么多糖,血糖不但没升高反而降了下来。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他们(医生)问我你是怎么下降的?我说我就吃俺们那个糖没有别的东西啊,他说不可能。

  这就是那位吃糖的糖尿病人,他本人也姓唐,叫唐一林,说来也是很有身份的一个人,他的圣泉集团是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化工企业,但吃糖能降糖?这事别说医生不相信,就是普通人也不太相信,老唐却觉得这可能是真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吃的糖并不是普通的糖,而是叫做L-阿拉伯糖的一种功能糖。

  宋锦然 记者:吃糖能降糖这听起来让人觉得挺困惑的,我觉得发生在您身上的情况最多也只能算是个例,这种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效,其实还是需要科学的鉴定对吧?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我们首先找了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营养安全研究所,找他们给我们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和实验,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非常好的,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做着做着以后,那个实验员,找他主任,说你还有阿拉伯糖吗,说怎么呢,不是给你了吗,说那是给实验用的,说你要干什么,说我要吃点,说你怎么要吃这阿拉伯糖呢,说我现在感觉阿拉伯糖确实是好东西,他喂了两百只白鼠,实验还没结束,他发现降血脂和xx功能特别明显了。

  {zh1}食品营养安全研究所的实验证明,L-阿拉伯糖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超胖等确实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按说唐一林该放心了吧?可他还是不放心,又委托解放军总医院进行鉴定,他们也给出了相似的结论。这下唐一林可高兴了,他马上意识到他发现了一个宝贝,同样,这个宝贝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到底这种阿拉伯糖是什么东西呢,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同样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种糖竟然是从玉米芯里提炼出来的,它的发现和唐一林从事了近三十年的化工产业有着直接的关系。

玉米芯里淘金

  唐一林的化工产业是做什么的呢?说起来他的圣泉集团只是章丘市的一个乡镇企业,却在全世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它的主产品呋喃树脂的产量全球{dy},另一个产品酚醛树脂在全球也处于{lx1}地位。而它的产品的最基础的原料就是农民常见的玉米芯。

  宋锦然 记者:唐总,我知道您也是农民出身,那从小您应该是对玉米芯最了解的,那当时您看好玉米芯是个好东西吗?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当时并没有什么一些过多的认识,因为玉米芯能够做糠醛,但是我当时我看看玉米芯还能做什么,专家给讲课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他们说玉米芯有两大的用途,一个是做糠醛,再一个是做木糖,当时的木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我们因为是做糠醛吗就没有往木糖上发展。

  玉米芯能做糠醛,糠醛能做呋喃树脂,唐一林的化工产业就是以小小的玉米芯起步做大做强的,圣泉集团就是原来的章丘市糠醛厂,说起当初到糠醛厂的情景,唐一林至今还记忆犹新。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哎呀。我来了一看,这个厂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前头一溜办公室,遍地是茅草,兔子来回的穿越,在这个办公室里都能支着土枪打兔子,就这种苍凉,我{dy}天上班的时侯有两个工人,拖着行李上外走,我说你为什么要走呢?说要离开这个工厂,我说你为什么要离开呢?哎呀他说没救嘞!这个厂没救嘞。

  宋锦然 记者:当时厂里还有多少人?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那个时候一共我记得是一共150个人,大部分已经辞职走了,还有多少人呢?还有四五十个人吧。

  人走的差不多了,厂子也衰败了,就这么一个小厂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竟然欠下了近二百万的债务,唐一林深知自己接手的是什么样的企业,因为他就是当地政府搬来的救兵。

  宋锦然 记者:您那时已经是当地有名的万元户了,那个时侯万元户可是非常不起的,您看到糠醛厂的情况您犹豫过吗?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当时我也挺矛盾,我想不来吧也不行,当时我们党委书记很体贴人,他是这样吧,咱{dy}个先去,这上全国参观一下,看看究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一步一步起死回生,如果这样说我们通过努力还做不到,我还是希望你出去读书的,实现你读书的梦想,通过努力实在不行给你留条后路吧。

  宋锦然 记者:您参观了以后让就让您的想法改变了吗?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到了临淄一看,哎呀我们一年亏五十万,他一年挣五十万,截然不同,人家干得非常红火,我一看呢就树立信心了。

  宋锦然 记者:您找到当时导致这个企业亏损的原因了吗?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你想想化工企业连续性生产是它最致命的要求,要求最重要的要求是连续化生产,他恰恰不能做到连续化生产,你看原料不充足,这是{zd0}的一个问题。

  宋锦然 记者:你参观以后决定要怎样改变这个企业的现状呢?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因为这个厂做出了活生生的不同了,我们就按这个厂的要求,这个厂也能起死回生啊,至少能够不至于每年都亏那么些钱吧,所以说关键的问题是玉米芯收购,所以我回来重点抓的玉米芯收购,因为这个事情农村已经发生变化了,我们必须得收料要发生变化,大量的发动,那时候叫二郎神嘛,把农村的能人,或者有条件搞储运的人发动起来,让他们给收购玉米芯,而不是我们等待客户送货上门了。

  原来,由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玉米芯不能像以前那样集中收购送货上门了,这才导致了企业没有原料不能连续性生产,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又慢慢恢复了生机,当年就扭亏为盈。后来唐一林发现搞糠醛的深加工,做呋喃树脂更赚钱,他又克服重重困难发展了呋喃树脂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小小的糠醛厂发展成为{sjlx}的化工企业集团。圣泉集团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建立了五大专业的实验室,它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为业界所瞩目。这时,国家进行新能源的开发,搞植物性酒精的研究,圣泉成为五家研发单位之一。正是在这次的研发之中,阿拉伯糖被发现了,唐一林马上意识到这是好东西。

昂贵的阿拉伯糖

  主持人:阿拉伯糖好是好,不过唐一林很快发现它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它是从玉米芯里提取的,几千吨的玉米芯也产不了一吨阿拉伯糖,不仅如此,大规模提炼还有很大的技术难题。

  宋锦然 记者:阿拉伯糖现在这么贵,那大规模的生产复杂吗?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大体呢这个情况呢,你看它要发酵,你用发酵的工艺,我们一个发酵罐一百多一百多立方,有好多大罐来发酵,它发酵以后需要分离,你像我们的不管是膜分离还是色谱分离,这都是世界上最精湛的技术。

  成本太高,大规模生产难度大,唐一林不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更看重的是阿拉伯糖的潜在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我说我们三高一超的病人,全国的医疗费多少钱啊,大体算了下7000个亿,7000个亿这个多少病人得到了恢复呢,很少,又有多少人得到了xx啊,那更少啊,, 你想想这个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啊,如果假设说我们的阿拉伯糖能够广泛的社会推广出来,能让大众人人都能享受到这种成果的时候,我们的三高一超的情况大为改观。

  依托圣泉集团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阿拉伯糖大规模生产的难题也得到了解决,圣泉一期投入一亿多元建了个工厂,设计年产能力达到一千五百吨,让国外的同类企业十分震惊。

  宋锦然 记者:当这个外国的专家和企业家听道我们能大规模的生产阿拉伯糖时,他们的反应怎么样?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哎呀太惊奇了,我到日本去,他们的企业的老板到我们的展台上简直是目瞪口呆,不可这个比喻他出现了什么情况,怎么能呢怎么能呢就这么想,他们你想他生产几十吨,生产了十年了,才生产几十吨,我们的产量当时我们设计产量呢是一千五百吨了。

  宋锦然 记者:我觉得这一点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那当时咱们能大规模的生产阿拉伯糖之后,有没有国外的企业想找咱们寻求合作?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哎呀那太多了,外资,美国一个非常大的企业,现在赫赫有名的,看到这个情况以后,两次到公司来,来这个从美国和中国的本部,来问,来谈,{zh1}呢提出了一个条件,说我送给你借给你五个亿,这个钱没有任何条件,你不是想发展吗?但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间有合作了,首先要考虑我们就可以,你想想,那是这是什么样的公司?每个公司都想和这样的公司打交道,但我们为什么不想呢?我觉得这个事情如果这个这个这个这个我们不能很好的在中国得到发挥,就就想先和他们做,他很快的就把你这个技技术学学了去了,学了去以后,我们做不过,目前这个实力各个方面来讲,他都做不过,这一点他是我是还是有有数的,像日本的企业也更更好,他说我可以要合作,但是我先要你多少股份,先约定5年以后卖给你,这个这样的合作条件,他们太精明了,你想想。

  宋锦然 记者:那你怎么答复他们?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我说我们可以考虑,但是我们不可以给你多少股份,这个股份的情况得需要理解,不能首先约定,这个事情我们你看,他帮助打开日本市场,日本市场早{yt}晚{yt}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事情,你的产品有优势,你的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发展能够能够有有潜力,我们也不在于这个先做日本还是先做国内啊,是不是?先把国内市场做好,再去做国外也来得及。

  唐一林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要让阿拉伯糖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低下来,因为年产一千五百吨的产量虽然已经很高了,但阿拉伯糖的成本和价格还是高得惊人,就像糖尿病是富贵病一样,阿拉伯糖也成为了一种富贵糖。

给糖加点糖的唐和唐

  面对阿拉伯糖高仰的价格,唐一林有着自己的想法,他相信随着人们的认识和市场的普及,产量还会大幅度提升,价格也会降下来。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关键就是想把糖和糖阿拉伯糖啊进行普及化大众化的服用,这种情况就像我们盐要加盐一样,当时我们商标提出来以后是糖加糖,为什么糖加糖,就是说盐要加盐糖要加糖,感觉到糖要加糖这个概念,提出这个商标呢,但是以后感觉着个全运会,正看全运会的时候,出现了和字,我想三十亿人看见了和,一家伙想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和,唐和唐可能更好一点比他们理解更好展现中华的文化,我们的糖不仅要在中国发展起来,我们要让它走向世界啊,所以说我们要把中华文化体现出来,赶快就改成了唐和唐。

  改成了唐和唐,有了自己的品牌,人们对它的认识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许多人持着怀疑的态度,这时候唐一林想到第十一届全运会,想借这个平台进行宣传。

  宋锦然 记者:唐总 我听说光今年的全运会您就赞助了一千多万,这对于一个乡镇企业来说,应该不算是一个小数字吧,您为什么您要这么做?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因为一个新的产品,特别是一个健康的产品,应该和体育运动的结合,不视为一个哎非常好的一个一个一个结合点,所以说我想了想以后呢,如果假设去做,我们主动去找了这个组委会,他都想不到,因为说还有这么一个企业做这个事情。

  宋锦然 记者:投了一千多万,效果怎么样?您觉得值吗?

  唐一林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裁:单项的产品现在还没有营利,并且我们计划可能今年还需要赔一年,明年还要继续赔,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产品太新了。我们也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怎么能用更好的成本先把我们的目标客户教育出来,不能全部的那个客户现在用的太多,去的太大,广告费都投的太大了,并且还不是那个很奏效,我们现在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吧,要让大众认识,要让少众这个受这个受益,因为什么呢,让大众想到做到还不容易,因为还有价格的原因,但是这个一部分人少部分人可能得到这个收益的机会是很大的。

  主持人:虽然唐和唐推广和销售面临很大困难,唐一林却很乐观,他相信总有{yt}就像食盐加碘,酱油加铁一样,给糖加点糖也会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那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品牌将会是唐和唐。好了,感谢收看本期的风云鲁商,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本期编导:王广达

版权归《风云鲁商》栏目所有,转引请标明出处!



郑重声明:资讯 【风云鲁商第四十六期:唐一林:给糖加点糖】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