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的困境和出路_太一生水_新浪博客

金湖的困境和出路

周运中

现在江苏不通铁路也不通高速公路的县有3个,丰县、如东县、金湖县,前两个县有规划的高速公路,但是金湖县连规划都没有。因为金湖县水面面积占县域总面积三分之一,东、南两面是硕大的江苏第三大湖高邮湖(仅次于太湖、洪泽湖),北面是白马湖、宝应湖,西北不远还有洪泽湖,中间有三河和淮河入江水道呈丁字形交错,因为夹在湖泊之间,所以不是交通要道。看着那些火车和汽车在旁边的市县飞驰,金湖似乎成了芦花荡里的犄角旮旯了。

金湖县人自称为“宝应湖西人”,因为金湖这个年轻的县是60年前从宝应县析出的。19584月,境内东南部原属高邮县的闵塔区划属宝应县,宝应县在境内设立湖西办事处。195910月,金湖县正式建立,上属扬州专区。19653月改属六合专区。19713月改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20012月属淮安市。金湖县只有60年,却曾经改属过扬州、六合、淮安,反映了这个夹在宁、扬、淮之间的新县身份的不明确。宝应、高邮明清都是属于扬州府的,但是金湖现在却属于和它母县无关的淮安,金湖改属淮阴(淮安)只有30多年,但是金湖人现在还是说着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宝应和高邮话,和淮阴(淮安)市区方言有不少差别,所以县市之间的文化隔阂可想而知。宝应、高邮现在仍属扬州市,但是金湖人和宝应、高邮人的感情一直很深,进入网络时代,某网站的金湖版网友回帖一致欢迎宝应人发帖宣传一个关于宝应的网站就是明证。当然随着金湖改属淮安的时间长了,金湖和淮安人的感情也在不断增进,笔者当然也希望金湖和周边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淮安和金湖之间不畅的交通毕竟是要受自然条件的客观限制的。金湖和南京隔着安徽天长县,天长又是安徽插在江苏盱眙、金湖、高邮、仪征、六合5县(市、区)之间的飞地。所以金湖在政治地理上一直是边缘状态,这也是不利于金湖发展的。

看着宁连公路(205国道)、宁连高速从紧邻的盱眙县境内穿过,金湖县自然十分羡慕。高速公路在西,东面的宁连公路离金湖很近,所以2000年,盱眙县东阳乡的永丰村、瓦地村及马坝镇的楼庄村被划归金湖县戴楼乡管辖。这样金湖县就向盱眙县境内伸出了一个很细小的触角,宁连公路在经过金湖县边缘新得到的2个村后又再次回到盱眙县境内,行人如果看到金湖县在这一路段两旁的密集宣传再迅速回到盱眙县境内,多少会感到有些困惑。金湖县的宣传一直强调“宁连一级公路横穿境内”,作为自我推销,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仔细按察地图,就会发现这句话背后的辛酸。

金湖之所以叫金湖,当然是希望这些湖区能成为日进斗金的湖,但是没想到正是这些大湖成为交通发展的障碍。在金湖县成立的计划经济时代,当然没想到其他市县的交通有这么快的发展。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金湖有的是围湖造田的沃壤,所以这里有国有农林场圃7个,xx农场3个,分别是:解放军江苏省xx运西副食品生产基地、解放军73106xx泗湾湖副食品生产基地、人民武装xxxx江苏省总队农场、江苏省宝应湖农场、江苏省复兴圩农场(后两场属省农垦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地质局六普大队农场、金湖县稻麦原种场、金湖县粮棉原种场、金湖县果园、金湖县林场。但是有谁想到在今天退田还湖居然成为风气?即使这里没有太多的退田还湖,显然也不能把农业经济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何况这些农场还不属于金湖县。

说起来,金湖叫金湖,但是没有金属矿产,也没有多少山林,只有西南有一些很低矮的小丘。没有金属矿产,当然也没有修建铁路的动力。

不过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芦花荡里的犄角旮旯也可以说是青纱帐里的世外桃源。金湖的空气极为新鲜,一直保持优于国家二级的标准,水体质量达标率为{bfb}。金湖是国家平原绿化先进县,有农田林网54万亩、成片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23%,高于全省近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所以在金湖的水边或林中居住一些时间,有城市病(因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引发的各种呼吸道疾病,饮食不均衡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压力过大引发的亚健康状态等)的人可以明显康复,没有疾病的人也可以改善体质。

里下河地区是中国仅次于江南的水网密集地区,水在金湖周边地区确实不算稀奇。但是我们要注意,高邮湖东岸正是大运河,淮扬之间的一些xx城镇就沿着这一线分布,而金湖县的湖泊沿岸没有多少城镇。洪泽湖沿岸没有多少城镇,至少在洪泽县境内,但是洪泽湖大堤xx是人工堆砌成的,所以其东岸高耸,和金湖县境内湖泊沿岸都是平缓的滩地xx不同。这也算是金湖县的优势吗?

是的,因为湖泊周边没有城镇,可以避免湖泊少受污染。而湖泊沿岸滩地平缓可以成为草木丰茂、动物密集的场所,生物多样性当然比高耸陡绝的人工湖岸好得多。因此,金湖县这个水天一色的桃花源正是发展绿色经济的{jj1}宝地。

在金湖县的湖泊周边,有各种水鸟和小型野生动物。因为历史上的开发,很多中型和大型野生动物灭绝了,这似乎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损失,但是我们不要忘记,1980年代湖北石首和江苏大丰在接收英国回归的麋鹿后,成功恢复了麋鹿的野生景观。因此,在石首、大丰和北京3处麋鹿种群繁衍扩大的经验指导下,金湖也可以建立引进这片土地上原本就栖息的鹿类,建立鹿类保护区,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创建自己的旅游品牌。

金湖的景观虽然和里下河地区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是发展水乡旅游的不利之处。但是金湖县还有一个区位的优势,就是靠近南京大都市圈,金湖和南京市六合区只隔着一个天长县,而南京及其周边都是丘陵,又特别缺少水乡景观,所以金湖县的水乡旅游可以把南京、淮安、安徽作为主要客源地。但是随着沪宁、宁杭等铁路的不断发展,江南水乡对南京人的吸引力显然越来越大。所以如何在吸取江南水乡旅游建设优点的同时,又要建设江淮水乡旅游的特色优势,就是一个重要课题。

金湖县的名胜古迹看似不多,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没有发掘,比如六朝xx军屯基地石鳖屯、六朝军事重镇三阿,相信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金湖县的名胜古迹旅游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风味饮食是旅游的重要方面,金湖本来就有“鱼家宴”、“全藕席”等特色宴席,而且金湖县的这些特色水乡美味脂肪少,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当然有效弥补了现在大都市饮食的偏颇。我们知道高邮鸭十分出名,金湖也在高邮湖边上,其实金湖县南部本来就是高邮县的一部分,所以金湖县的高邮鸭也十分有名。金湖小白鹅是以金湖县命名的特色禽类,高邮湖银鱼、龙虾、金湖大闸蟹、三河河蚬是金湖特产。当然,我们要注意避免片面增加水产而轻率引进外地生物的做法,严防入侵生物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目前中国的入侵水生生物如巴西龟、水葫芦等已经造成恶劣后果,这些都是金湖县需要xx和研究的问题。

留下一片绿洲,比建设一片没有特色的工业产房有更长远的利益,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的原野可以不断为我们提供全新开发的各种可能性。前不久有报道说,金湖滩涂上常见的蒌蒿经过采集、精选、杀青、xx、晾晒、烘烤、包装后,脱胎换骨,身价倍增,每 50克卖价高达108元。1998年,金湖商人陈德荣率先成立了金湖绿野开发有限公司,在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指导下研制开发了中国蒿茶,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其后,其他人也纷纷办厂开发蒿茶,蒿茶开发渐成气候。因其具xxxx消暑的功效,蒿茶深受南方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全县有五个蒿茶厂,去年销售600多万元,产品远销南京、上海、杭州、广州以及东南亚地区。这只不过是一个生态群落的一种植物,能够经过开发变成绿色保健产品的生物当然不止这一种。

金湖人口特别少,只有37万,是江苏省人口最少的县。在“人多力量大”的年代,这当然是劣势。但是如果发展旅游业,这是不可多得的优势。因为旅游者当然希望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而且旅游业本身不需要太多的从业人员。

金湖县发展旅游业还有生态战略的意义,金湖县南面是高邮湖、邵伯湖群,再往南不远就是长江,金湖县北面不远是洪泽湖,金湖县具有生态廊道的重要作用。可以设想,如果金湖县是一片重点工业基地,如果有众多高污染的厂房建在两个大湖区之间,那么对江苏西部的生态廊道的危害有多么严重。

金湖县发展绿色经济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在三淮城市群和南京都市圈之间保留一片原生态地区。旧淮阴地级市自从把淮阴县、淮安县级市并入市区,实行“三淮一体”战略以来,金湖县北部的这个城市群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而南京都市圈的范围更大,随着镇江、扬州的进一步融入,金湖县南面的城市群也在不断壮大。这两个都市圈之间有洪泽、金湖、洪泽这一条巨大的绿色屏风,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环境品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金湖县的荷花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相信在未来的金湖,荷花艺术节在持续举办的同时,也会发展出一些和周边水乡市县不同的特色旅游品牌。到那时,中国以至世界人都知道鱼米之乡的江苏中部有一朵才露尖角、风姿绰约的小荷——金湖。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金湖的困境和出路_太一生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