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茶叶历史与中国{dy}家机制茶厂俄国“顺丰砖茶厂”图
1863年,俄国商人在汉口设立顺丰砖茶厂,以手工制砖茶。到1865年,俄国商人在汉口一带共有三个砖茶厂。1873年,砖茶厂开始使用蒸汽机生产砖茶
1863年的顺丰砖茶厂传统纪年:年号:清穆宗同治二年;癸亥年(猪年)
李维诺夫别墅正好在法国领事馆和法国领事馆官邸的对面,隔着洞庭街静静地立在那里。三层砖木结构,外墙红砖清水墙,“凹”型的房屋主体,屋顶高低错落,玲珑有致,整面墙的大玻璃窗,左右两侧延伸拱券门洞的游廊(如图),浓郁的欧亚大陆古典建筑风格。在没有建起现代居民楼的上世纪之初,这里,曾经一片空阔,别墅周围环绕着大面积的花木草坪,长江从那尽头流过。
李维诺夫:又译为李特洛维夫,季维诺夫,俄国茶叶商人,1861年来汉口开埠,经营由湖北到俄国的茶叶制作和买卖。
1638年,俄国驻中国使臣斯达尔可夫归国晋见沙皇,从中国带回六十四公斤茶叶作为厚礼,奉献给当时新兴的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米海尔·罗曼诺夫尝试过后,感觉味道真是好极了,对这位驻中国使臣以及由他带到彼得堡的味道苦涩的中国草叶饮料一并大加赞赏。从此,中国开始向俄国出口茶叶。
俄国地处高纬度寒带,进口茶叶自有他们独特的饮茶方法,不用绿茶,喜欢红茶。红茶和绿茶,只不过是烘焙方法不同而已。为了方便长途贩运,茶商将制好的红茶茶叶加工成结实的小块茶砖。茶砖运到俄国境内的几个大城市,莫斯科还有彼得堡,喝茶时将茶砖敲碎成末,搁进茶炊放在炉子上烧煮,然后加糖加奶,借着这热气腾腾的红茶来抗拒漫长而严寒的俄罗斯冬天。
喝茶,成为一种的时尚,由上流社会流传到了民间,原本贵族才可以拥有的一种生活享受,渐渐地为俄国普通民众所效仿,于是茶叶在这个横跨欧亚大陆大国的需求量便猛然激增,茶叶转手贸易的利润当然也就非常丰厚,由此便刺激了一些俄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经营由中国销往俄国的长途茶叶贸易。
这就是李维诺夫来中国的历史背景。
1863年,李维诺夫在汉口英租界附近的江滩边(今黎黄陂路与沿江大道的交界处),以私人的名义购买了一块地皮,建起汉口顺丰砖茶厂(如图)。原料由羊楼洞茶场运到汉口,加工制成砖茶,然后从汉口经陆路水路运往蒙古和海参威,由中亚细亚大陆至俄国内陆。顺丰砖茶厂雇佣中国工人八百名,自行发电,日夜开工,三部蒸气水压机将制成的茶叶挤压为块状。制成品有青砖茶、红砖茶和茶饼等等。1871年,李氏在长江江边开辟“顺丰茶栈码头”,作为工厂产品运销的专用码头,这是汉口长江边上{dy}个工厂专用码头。1893年,李维诺夫将原先开设在羊楼洞的砖茶厂全部迁往汉口,实行了统一大规模的生产管理。
1902年,生意鼎盛的顺丰砖茶厂厂主李维诺夫在俄租界之内的俄哈路(即今洞庭街)的中段,法国领事馆的对面,破土建起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李维诺夫别墅,一幢具有典型斯拉夫风格的私人别墅。
当时在汉口经营茶厂生意的俄国人并不止李氏一个,1866年,俄国人托克莫可夫和莫洛托可夫在顺丰砖茶厂的上方,今兰陵路口开办新泰砖茶厂。1874年,俄国人巴诺夫、莫尔恰诺夫、佩恰特诺夫、萨拉丁集资在英租界内今南京路一段开办阜昌砖茶厂,雇佣工人两千名,其营销额大大超过顺丰。1890年,巴诺夫的弟弟齐勒·巴诺夫(即小巴公),为阜昌砖茶厂设计出蒸气压茶机,改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极大提高了茶叶加工效率,各大茶厂不甘落后地纷纷效仿。1893年,包括顺丰砖茶厂的三部砖茶机在内,汉口四大俄商砖茶厂一共拥有蒸气动力砖茶机十五部,茶饼压机七部,雇佣工人共8900人。
根据光绪十三年(1887年),汉口茶叶公所呈报资料显示:茶叶由产茶地运抵汉口,经加工再向外运出,每一担茶价加上加工运输费总共不过六到七两银子的成本,但是在彼得堡每担茶砖可以卖到260卢布,其间的贸易差额之大令人难以相信。如此商业暴利,自然可以驱使俄国人远离家乡万里,深入到中国内陆,忍受亚热带地区的高温酷暑,成为汉口常住居民。当年,垄断汉口茶业的阜昌、顺丰、新泰、源泰四大砖茶厂的厂主,被公认为汉口租界内最富有的一帮外国佬。
1909年,阜昌茶厂厂主巴诺夫在距离李氏别墅数百公尺的空地上建起了“巴公房子”,同时,在与李氏别墅相距很近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公馆,较之李氏别墅,巴公公馆更为张扬和豪华。那时候,巴氏的财力和权力都超过李氏,加上贵族出身,与俄沙皇的亲戚关系,这一切都可以让他的自我感觉更好一些。
一块俄国人的社区便形成了。正如当时一位名叫罗·威廉的美国人所说:与其是社区,不如说是“商业前哨”。这话很有道理。汉口两个最富有的俄国茶商走到了一起,不谈生意,他们还会谈什么别的?
巴公房子周边街区——租界里的不夜城。那些灯光,那些商店,纸醉金迷的世界,离李维诺夫别墅离得太近了——星状辐射的四条街交汇的街心,老汉口闹市中的一个欢乐的岛屿。
退进洞庭街最安静的那一段,李氏别墅的花园将街面上的喧哗和骚动隔绝了,安静地享受闲云和落日,一百年的烟尘从这座城市的上空飞卷而过,今天我们走过这里,从巴公房子,从邦可西餐厅,从汉口基督教青年会(当年的美国海军俱乐部),从巴诺夫公馆,走进这条小街,走过这幢老房子,它静静地立在那里,有时候你很难察觉到它的美丽和它的过去。
十月革命,汉口俄租界的俄国侨民断了归家的路,1924年,苏联政府和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签订协定,放弃沙皇政府在中国的那一部分殖民特权,1925年3月2日,汉口地方当局正式收回俄租界,改为第二特别区。
据传,李维诺夫于1919年离开汉口。有资料推测:“汉口四大俄商砖茶厂的厂主于己1919年之后有的去了上海或者哈尔滨,有的去了欧洲或者美国,有的可能回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