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星堆突目铜面具。
面具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非人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眼球圆凸达9
厘米,这就是所谓的“纵目”。
四川广汉三星堆是我国{zj1}神秘色彩的考古发掘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等与中原地区有显著区别,而其中所深藏的某种神秘宗教含义,仍有待考证。
7日,来自国内知名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的上百件稀世珍宝,将在郑州正式展出。
四羊方尊、金缕玉衣、秦始皇兵马俑、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虢季子白盘、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近日,记者走进河南博物院《国家宝藏》特展布展现场,当一件件耳熟能详而又从未谋面的文物出现在面前时,顿时有种令人窒息的感觉:这些文物太美了。
此次展览由“国宝省亲”、“国宝汇聚”两大部分组成。在“国宝省亲”展厅内,记者看到了回中原省亲的国之瑰宝。这些衣锦还乡的国宝中,有颠沛流离、失散千年的“游子”,也有历经劫难、九死一生的“幸存者”。拂去身上的历史尘埃,它们依然风姿绰约、熠熠生辉。在这些国宝的身上,记载着中原文化的缘起和中华文明的积淀,闪耀着不屈的民族精神与不灭的人文之光。
“国宝汇聚”展厅汇聚了很多稀世珍宝,50余件组文物都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遴选出来的,它们或与一段历史有关,或记录了一个历史事件,有的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将这些展品串珠成线,仿佛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历史。
“此次展览,创下了三个纪录。”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田凯说,一是品级{zg},百余件文物全都是一级品,是国内的珍贵文物;二是价值{zg},件件都是无价之宝,连保险费都不知道该怎么估算;三是文化内涵最丰富,件件都精彩,个个有故事。
此次展览汇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天津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封市博物馆、洛阳市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九家国内知名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的珍贵文物。
据悉,为了庆祝河南博物院建院80周年,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26日。
腰佩宽柄器玉人。
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玉人用黄褐色和田玉雕成,脸形很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肃穆。
玉人气度雍容,显然是一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有专家猜测此人或许就是妇好本人的造像。
鹳鱼石斧图彩陶瓮。
这件新石器时代反映仰韶文化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瓮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1978年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此瓮用夹沙红陶制成,敞口深腹平底。瓮的外壁画着一幅神秘的《鹳鱼石斧图》。
大晟钟。
大晟钟原为北宋徽宗朝所行“大晟”新乐中的编钟。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有感于当时全国音律不齐的混乱现状,专门命工匠铸成几十套“大晟钟”,每套钟基准音高都是黄钟宫,真正实现了全国“音同高”。
实际测量目前国内所存
“大晟钟”的音高,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黄钟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C大调。
云南晋宁的诅盟场面铜贮贝器。
器身为圆筒形,腰微束。盖上雕铸一间干栏式房屋及各种动态的人物127个(残缺者未计入),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
古书记载:凡有大事,滇人必设立祭坛,供奉祭品,举行盛大典礼。此器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滇国的“诅盟典礼”仪式。
内蒙古蜷体玉龙。
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该玉龙由绿色岫岩软玉雕成,对称的两个圆鼻孔,仍然显出其脱胎于猪首之龙的原生形态。龙体蜷成“C”形,刚劲有力,有腾云驾雾之动感。
专家推测这件玉龙并非一般的佩饰,而是作为红山先民崇拜祖先图腾的一种xx,在祭祀中显示通灵之能。
虢季子白盘。
盘为古代盥器,作用与现代的脸盆相近。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
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后辗转流至江苏常州。1864年被当作马槽的虢季子白盘被淮军将领刘铭传发现,带回故乡合肥。民国后,争夺此盘的风波迭起,北洋军阀、日本人都欲借势抢夺。刘氏后人为保此盘历经磨难,{zh1}掘地一丈,深藏不露。
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属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zd0}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
御龙氏图腾的铜牌饰。
夏代文物,1984年秋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为盾牌形,面微突起,它是先铸好牌形框架,然后有数百枚方、圆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成突目兽面。
这件牌饰出土于死者胸前,很可能是一件佩戴饰品。是目前发现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创了镶嵌铜器的先河。
《金明池争标图》。
此图描写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市)金明池水戏争标的场面。全图有千余人,虽然人物微小如蚁,但仔细观察,比例恰当,姿态各异。 在图左侧的粉墙上有楷书“张择端呈进”五字款。
经专家鉴定,此图作者有两种可能:其一,有可能是张择端的早期作品;其二,是宋画无疑,但很有可能是南宋人的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