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给中国带来什么? 中国电影人的反思_东神行者_新浪博客

 

 

2010年02月11日08:49  来源:


  “从2009年12月18日《阿凡达》北美上映开始,21世纪的电影划分为两个:一个是阿凡达之前的时代,一个是后阿凡达时代。”即使很多人仍然在不断质疑这样的言论,但无论是否因为媒体的炒作、影评人的吹捧或“热心”的跟风,自公元2010年1月25日起,《阿凡达》已经超越《泰坦尼克号》18.4亿美元的成绩成为世界影史票房{gj},而这其中超过1亿美元由热情的观众奉献。《阿凡达》给中国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为什么是《阿凡达》

  “1月份会有一部很震撼的3D电影上映,是《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2009年9月,国内xx电影发行人、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偶然提起一部电影的名字,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最初看似并没有什么卖相的名字,竟然使2010年1月的中国影院像过年一样热闹,甚至成为了一个“现象”。

  我们看到有影院经理因设备故障无法放映而向观众下跪,看到有年迈的母亲裹着棉被彻夜排队仅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和其女友买两张电影票,看到大冬天清晨在IMAX影院门前那数以千计的排队买票者……很多人懵了,不就是看个电影吗,至于么?

  一个简单的原因是,这是一部让你“非进影院不可”的电影。在这个盛行网络共享、碟片横行的时代,是什么吸引观众如此钟情于电影院?而且“非IMAX不看”者大有人在,甚至推动了影院的更新换代,仅国内的3D银幕数量就从2009年初的300多块跃升到700多块!

  有人说,《阿凡达》不是一部用20世纪的语言可以形容的电影,在21世纪的前9年也没有。这显然有点言过其实,但《阿凡达》确实做到了一件事,就是在电影制作上将3D技术和电脑特技用到{jz},它标志着电影人对3D技术的运用已经xx成熟,几近随心所欲。影片所创造的“潘多拉世界”会给人一个错觉,“真有一个潘多拉星球”,那里的一切是“真实存在”的——看那一簇簇闪烁着荧光的夜光植物,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木精灵,猛兽在雨林中嘶吼,飞龙翱翔于天际,山峰、瀑布、天空、云朵……戴上立体眼镜,观众眼前的纳威人已经基本看不出动画的痕迹。

  有人说《阿凡达》在中国的大卖是因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在2010年的1月,仿佛不看《阿凡达》就落伍了,就“后悔终身”了,但同样是一年内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为什么偏偏是《阿凡达》?为什么不是《变形金刚2》,不是《2012》?后两位曾先后两次改写了中国票房。一部几乎没有任何明星的电影,上映仅38天就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并囊括了金球奖{zj0}影片和{zj0}导演两项大奖,这很难说是偶然。

  压力不仅仅属于中国电影

  就在中国观众刚刚被《2012》那地动山摇、“水漫金山”的视觉{tx}震撼得天旋地转时,《阿凡达》的出现仿佛一盆冷水无情地劈头泼下来,人们瞬间清醒了——啊,原来电影竟然可以是这个样子!从电影院走出来,一瞬间有恍如隔世之感,仿佛刚刚结束了一段太空旅程从美丽的“潘多拉星”返回地球的观众在想:我们刚才真的是在看“电影”么?相比较如此“真实”的《阿凡达》,《2012》所表现的{tx}显得那么生硬和刻意,就像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孩子。

  《阿凡达》的出现,让很多人都蒙了,压力并不仅仅属于中国电影。在电影史上,《阿凡达》未必是{zh0}的电影,但它确实起到了一个标杆的作用,标志着技术{dy}次走在了想象力的前面,标志着3D技术走向成熟,很多以往电影人无法实现的构想可以实现了。因为《阿凡达》的出现,好莱坞不仅将即将推出的众多新片采用3D技术制作,更推动了原来计划中不少经典老片的3D化进程。最近,曾经缔造“星战神话”的乔治卢卡斯在金球奖颁奖典礼上大赞《阿凡达》的成功,他表示:“其实我们一直想将《星球大战》3D化,唯碍于技术问题而未能开拍,不过我相信现在的3D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帮助我们拍摄!” 

  对于《阿凡达》今日的风光,就如专栏作家韩松落所言,“不要急着谴责《阿凡达》,《阿凡达》暖场之后,必有好戏连台,而作为一个暖场者,无论如何,他都居功甚伟。”

  中国电影人的反思

  导演陆川在他的博客上说:“如果政府不限制《阿凡达》的上映日期,我相信它会击碎所有这块土地上关于电影所有真的假的制作的炒作的哄骗的哄抬的纪录——观众会用口碑来完成这个纪录。”

  2009年是中国电影业商业化发展的黄金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去年贺岁档的《疯狂的赛车》开始,紧跟着《赤壁(下)》、《南京南京!》到《建国大业》、《风声》、《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仅国产影片就有9部票房过亿,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潮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的轮番轰炸下达到了有史以来的{zg}峰。但是,当如高品质的《南京!南京!》、《十月围城》和张艺谋的《三枪》、王晶的《大内密探灵灵狗》同为票房过亿的“成功者”之时,证明了一个道理:票房的高低其实与影片品质并无太大关系,一部片子,似乎只要商业运作成功,有“卖点”,能吸引观众进影院,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自打拍这个片子开始就没拿自己当回事儿。”——在《三枪》上映后面对扑面而来的非议和质疑声,张艺谋如是说。如今,《阿凡达》横空出世了,已被《阿凡达》将胃口吊得无以复加的中国观众今后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电影?

  当《阿凡达》一出,很多人对中国电影表现出悲观、失望,言“中国电影人完败”者有之,言“技术上中国落后五十年,人性上落后五千年”者有之,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正如日前当记者追问正在忙碌于拍摄新片《唐山大地震》的冯小刚导演是否看过《阿凡达》时,他说:“电影挺好看,我觉得很像一个秀,一个演出。”说到差距,他表示:“中国和美国很多地方都存在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电影上,中国导演不必检讨和过于自责。”

  确实,《阿凡达》就像一个“秀”,一个电影{df}技术的展示,它摆在那里,所有中国电影人都看到了差距,但所谓罗马不是{yt}建成的,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摘下立体眼镜,路仍然要一步一步地走。

  插图均为《阿凡达》剧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阿凡达》给中国带来什么? 中国电影人的反思_东神行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