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PP再次晋身
  今天年初三,本想继续休息的。但看到很多地方已经复工开张,所以也不得不跟上形势。

  过年是没什么可说的,礼尚往来大部分被短信和电话代替。爆竹是多年不放,春晚是照例不看——但昨天听推荐膜拜了下“{zshy}节目”《亚克西》(视频地址)。

  有关短信,收到的N条中只有不到10条看起来像是专门发给我的,其中又仅有一条以对我的具体称呼开头。不过这不值得感慨唏嘘,大形势就是如此。有朋友群发小俩口抱着孩子齐声拜年的彩信,我就感觉极欣喜。

  这篇小文主要用来恭喜PP的晋身。PP同学在新年迎来大喜事,他刚刚同时收到了来自美国G大、H大、L大又XX大、YY大等一干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这仅仅是他集束散发的申请信中首先返回的一小部分结果而已。

  在这些初步的结果中,PP表示最喜欢G大。G大系全球{dj0}名校,校园里随便拦一个肯为你看包的老头或许都是诺奖得主。G大又极其豪爽,给出的奖学金比中了马彩还丰厚。这些都很吸引PP,所以虽然是国内一些本硕博还动不动把自己985、211血统刻在脑门的时代,他却早已把什么孵蛋光滑一脚踢开了。

  PP有骄傲的资格。他的荣耀不是精液遗传的,也不是做女婿换来的,而xx是——在我们这帮当初同一起跑线者沉醉于网吧、茶楼或者小花丛时——蹲在图书馆资料室泡来的。这差距也是一点点拉开,当PP拿了四六级优秀而我们仅仅合格时,看起来并不悬殊;当PP获得保送而我们要进冲刺班时,看起来也不悬殊;当PP开始孵蛋而我们开始投简历时,看起来也就那么点悬殊;但PP一直在努力,现在他犹如抓住休斯顿火箭那样持续升空了,而我们最终堕落成苟活者,惯于交流黄段子,驾驶售价和油价远超国外的假洋鬼子车,再眼睁睁看着大部分薪水被房产商抢走。

  G大的空气是清新的,G大的树木是丰茂的。除了这些,PP还一厢情愿的说起学术上的事儿。他说:“你记得L禾吗,xx女学者,她就是在G大的。”经他反复催忆我终于回想起来,几年前不知在给谁买书的时候,单子里有这L禾的一两本。我当时翻了几页,马上感觉作者是存心不写给本专业外的人看的——那上面虽然也是汉语,但普通人大都不知所云——既不知道是在讲什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讲。

  但是PP很开心,因为他不是局外人。虽然他最终未必选择G大,但已有该校垫底,要更换的话也就剩寥寥几所高处不胜寒的所在。凭良心说,PP选择的是一个大部分美国人都不知道的专业。但这又不奇怪,在万国朝美的环境里,无论你研究伊斯兰、释迦牟尼;还是玛雅、阿兹克特;还是爪哇、马六甲,都似乎只有蹲点于此才算xx。

  当然该国是颇有些学术环境优势的,比如并不总是有老板强拉你做项目;并不总是有杂志社要你出版面费;也并不总是有辅导员要求你定期撰写思想心得。此外,据说彼处图书馆堆放几尺高的打印纸竟不会无故失踪;彼处休息室的公用雨伞竟总会完璧归赵;彼处拍到城管行凶并被发现竟不会轻易毙命……这一切实在太吸引PP了,所以即便研究那劳什子根本无望获得诺贝尔奖,也无望获得菲尔茨奖,也无望获得图灵奖,也无望获得奥斯卡和格莱美奖,他也决意毫不犹豫的继续下去。

  我对PP的选择充满善意祝福。某种程度上,要圆当年苏大为我们那个班而向社会公开承诺的谎言也只有靠他了。我{wy}放心不下的是PP头部那些毛发,它们看起来很愿意为反证自身与见识之间的函数关系而不惜自戕:十年前是很茂盛的,后来宛如草丛、草坪,再后来宛如苔藓——这是我{zh1}一次亲见PP时留下的印象。我不知道下次要过多少年才能见到他,以及它们。

  但总是祝福。

  2010.02.16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恭喜PP再次晋身】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