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散步去画廊- 积木-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差不多又要开始上课了,相对待在教室里听天书,两个月的小实习如同假期。

    画廊的女主人不太管我,或者是,她并不在意。一个星期出现3天,{yt}3个小时,就是她的工作时间了。
    她吵吵嚷嚷像无头苍蝇一样工作,一会看看信,一会整理下资料,一会打个电话,总是在手头的工作做到一半的时候,脑子里又冒出别的念头来,继而跑去做别的,结果什么也没完成。
    她念念叨叨情绪波动极大,拘泥于极细细节,比如抱怨文件夹上贴着的小标签旧了有点小翻边很不美观。
    她不熟悉电脑和手机,某次我把电脑某窗口最小化,她大惊呼“啊啊啊啊怎么都没有了!怎么办!”
    如是,smagghe画廊经营了快30年。

    smagghe夫人出身于某个为宫廷服务的织布师家庭(某印花布发明者,巴黎某地铁站以此命名),毕业于卢浮宫学院艺术史硕士。以前的记者报道,说她对艺术如此热爱,始终忠于自己对艺术的热情,只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间画廊是梦想之一,据说当时不是好时机,可是她说“管它那么多!”
    (哎...因为你是有钱人吧...= =)
    艺术家处境艰难,画廊也是不好经营。她说没钱了就时不时开个鸡尾酒会把那些有钱人请来,说没有小酒会,他们压根就不会来。
    都是靠人际关系的维持。

    目前画廊正在展出Eric MICHEL的作品,Eric原本是个收藏家,几次展会上和smagghe夫人相识,她喜欢他的作品,就决定办个小展览。
    Eric先生满世界跑,生于巴黎,罗马纽约常驻,而我惊讶于他在日本7年。他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运动与艺术”的项目,dvd收录了他的作品。
    更早之前,他学习古典音乐,之后也搞搞地下摇滚。
    他专注于“光和色彩”。
    最近的项目是在运河边的moulin de pantin的灯光装置。
    他是个和气的人,说起话来清晰有条理。

    大多数时间,我就和另一个实习生在冰冷的画廊里呆着。
    看看信件,整理下资料账单,客户名单等等。熟悉一下画廊里的主要艺术家。
    或者发给一些收藏家来索取的图样和目录。
    3月在卢浮宫有个现代艺术画展要参加,所以也有一些文字工作要完成。
    一台老电脑,慢得要命。
    我们似乎也习惯它的老态龙钟和smagghe夫人嘴没停过的生机活力了。
    另一个实习生J以前是搞电影的,导演助手之类,奔波折腾不停。
    她喜欢强烈表达情绪。
    而我总是沉默。(唉,我真想改掉。。)
    有次带来自做的三明治,很美味。

    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但是smagghe夫人一直在做这些,开自己的画廊之前,她好像是某画廊的档案资料管理者。
    现在就永远在接电话接约会。也有一些艺术家想让她看看作品,无奈总被拒绝。谁都不容易。

    (墙上都是目前的展出Eric MICHEL的作品 这一部分是摄影)

    (挂在墙上的也是Eric的灯光装置)

    (一部分画,主要是新现实主义,唉乱七八糟)

    (Eric的灯光装置。曾经在罗马展出过一作品叫“图书馆”,七彩灯和书架摆在一起,颇美妙。)

    ---------------------------------------------------------------

    每天走路半个小时左右到画廊,马莱区,我好像无论做什么都往这里跑。那些美丽的衣服看得欲罢不能!巴黎的确是很有风格,但是zara以下的档次还不如淘宝货。玩淘宝玩得好高兴~一段时间想衣服,一段时间想旅游,我的{dy}桶金在哪里呀!





郑重声明:资讯 【每天散步去画廊- 积木-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