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种治肝中成药,管用的有几种?-刘士敬的博客-搜狐博客

  

几百种治肝中成药,管用的有几种?

据不xx统计,目前各地使用的正规有批准文号的xx肝病的中成药不少于400种,例如护肝片、益肝灵等等,这些中药的复方制剂,广泛用于xx各种肝病,我国现有的肝病患者中大约87%的人数使用过或是正在使用中成药xx,这些中成药的收入占整个肝病用药总额的20%作用。面对这么多的中成药应该怎样选用,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其实这么多中成药真正管用的并不多,绝大多数没有实际意义,类似于“安慰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2007年以前,我国医药研发混乱的年代里催生的“早产儿”,一年里就可以批准上百种中药新药获得批准文号上市,获取经济效益,自从国家xxx重设以来,已经没有任何一种中药复方制剂获得批准文号了,对于以前催生出的那些“早产儿”的实际疗效值得重新评估。绝大多数治肝中成药没有实际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得出:

1.  国家基本xx目录中基本上没有治肝中成药入选。

2.  目前国内外颁布的一系列肝病防治指南中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治肝中成药被推荐。

3.  这些治肝中成药符合循证医学依据的资料几乎没有。

4.  相当一部分中成药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没有发表过。

5.  这些中成药多半是与西药联合使用,起到所谓的“辅助”作用。

6.  全国各地使用的品种繁多,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

7.  一些轻症患者单独使用这些中成药,笼统说成起到“保肝”作用,怎样保肝?用什么指标说明?都不清楚。

8.  临床上仍然大量使用与其他人为因素有关。

目前xx肝病主张联合xx,主要从病因xx,例如抗病毒等。联合xx保肝xx以及抗肝纤维化等,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中成药的实际情况到底怎样。

一、抗病毒xx

国内外的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指南(美国、欧洲、亚太、中国)对抗病毒xx的方法均有详细的阐述,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这是指导我们临床正确应用的圭臬,我国自2005年颁布了乙肝和丙肝的防治指南。其中丙肝指南根本就没有提及任何中药,乙肝指南中虽然有,但是对于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是质疑的。“中医中药xx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应用广泛,但多数xx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这是指南的真实评价。既往曾经有较多关于中药抗乙肝病毒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单方验方,如苦味叶下株等,但是疗效不甚确切。近年来,中药联合抗病毒xx的应用报道较多,与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等联合应用的均与有报道。联合应用的常用中xx剂有:1)健脾xx类(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等)。2)清热利湿类(苦参、茵陈、大黄、土茯苓、绞股蓝等)。3)xxxx类(龙胆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叶下株、虎杖等)。此外,也有联合抗肝纤维化中成药的报道,包括扶正化瘀胶囊、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这些报道发现中药联合抗病毒xx可提高HBV DNA与HBeAg阴转率,减少耐药率的发生。但是相关研究尚需进一步规范临床研究设计的多中心重复验证。

二、xx保肝xx

肝脏炎症不仅可导致肝功能损害,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如能有效抑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因此,xx保肝在慢乙肝xx中仍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成药有水飞蓟素类、甘草酸制剂、五味子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不饱和磷脂、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山豆根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xx、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在这个领域里,中药制剂是相对较多的公认有一定作用的阵地,例如:水飞蓟素类:水飞蓟素(Silymarin)系从菊科植物水飞蓟果实中提取的一种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水飞蓟宾,有抗脂质过氧化、xx自由基、膜稳定作用和增强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主要制剂有:益肝灵片,口服每次2片(77mg),{yt}3次。当飞利肝宁胶囊(肝勃宁胶囊),口服一次4粒(1.0g),一日3次。利加隆,一次140mg,一日二次口服。甘草酸类:甘草酸二胺(Glycyrrhizic acidodiamine)、甘草酸单胺、异甘草酸镁等,自甘草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xx、保护肝细胞膜、免疫调节作用。常用制剂:甘草酸二胺(甘利欣),注射液,150mg每日一次静滴;胶囊,150mg每日三次口服。甘草酸单钾盐(甘草甜素)片,150mg每日二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注射液、片等。甘草酸制剂具有明显保肝降酶作用,也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遗憾的是这些xx统统不属于中成药,而属于化学xx。五味子提取物及其衍生物:联苯双酯是五味子丙素的中间产物,双环醇是联苯双酯的衍生物,对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作用较强。联苯双酯用法:滴丸,口服每次5丸,{yt}3次;片剂,口服每次50mg,{yt}3次。双环醇片,用法口服每次25-50mg,{yt}3次。同样遗憾的是这两种xx也不属于中成药,而属于化学xx。山豆根提取物:肝炎灵注射液,xxxx,适用于血清ALT增高的湿热型患者。肌肉注射,每次4ml,每日1次。

三、抗肝纤维化xx

近年来,抗肝纤维化xx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共识,由于肝纤维化是涉及多环节的肝组织微环境“整合性”病理反应,有效的肝纤维化xx需要综合考虑保护肝细胞与肝组织支架结构完整、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改善肝组织微循环、促进病理沉积胶原代谢等。虽然目前尚无FDA 批准的抗肝纤维化西药,但中药具有有效组分与作用途径多样性特点,针对这种多环节的复杂病理具有综合药效优点,合理应用中医药可在抗肝纤维化xx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经过国家SFDA 批准的抗肝纤维化中成药主要有:(1)扶正化瘀胶囊,由丹参、发酵虫草菌粉、绞股蓝、桃仁、松花粉、五味子(制)组成,适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2)复方鳖甲软肝片,由鳖甲、冬虫夏草、黄芪、党参等11种xxx组成,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阴亏虚,热毒未尽证候者。其中扶正化瘀胶囊经过2次以肝活检为主要疗效评价的临床试验,证实对肝纤维化的逆转率为52%。其他如强肝胶囊(茵陈、板蓝根、当归、丹参、郁金、黄芪、地黄等),安络化纤丸(地黄、三七、水蛭、牛黄、地龙等),主要用于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虽无明确的肝纤维化适应症,但这些疾病均存在肝纤维化病理,近来并有部分相关抗肝纤维化作用报道。一些中xx剂虽然尚未成为新药,但是经肝组织活检疗效判断的临床试验表明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主要有复方861合剂(丹参、黄芪、陈皮、香附、鸡血藤等)、汉丹必妥冲剂(汉防己、丹参、赤芍、败酱草、马蹄金、马鞭草等)。此外我国与日本学者对张仲景的经典方剂--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等)、鳖甲煎丸(鳖甲、桃仁、芍药、大黄、人参等)、大黄蛰虫丸(大黄、土鳖虫、水蛭、桃仁、黄芩等)有研究观察,发现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几百种治肝中成药,管用的有几种?-刘士敬的博客-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