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外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是仅占中国银行业2%的市场份额。尽管在竞争中赢得了一部分客户,但与中资银行98%的市场份额相比,仍然微不足道。所以对外资银行来说,现实的选择就是参股中资银行,借助中资银行已有的市场网络拓展业务,扩大市场份额。其实,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参股从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就已经开始了,但大规模参股中资银行,却是最近一二年的事。2005年3月,荷兰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ING银行和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分别出资17.8亿元和4.47亿元,购买北京银行19.9%和5%的股权;2005年4月,澳洲xx银行斥资6.25亿元,获取杭州商业银行19.9%股权,成为除国有股外{dy}大股东;2005年6月,美国银行和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分别投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入中国建设银行9.0%和5.1%的股份;2005年8月,英格兰皇家银行集团联合美林公司和香港富豪李嘉诚组成财团,斥资31亿美元持有中国银行10%的股份;2005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宣布出资7500万美元入股中国银行0.24%的股份;同月,法国巴黎银行与南京商业银行签署协议,出资7.05亿元,从IFC和其他中资股东手中购得该行19.2%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同样在10月,德意志银行联手欧洲xx的私人银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出资26亿元人民币,向首钢、山东电力等18家华夏银行股东购入华夏银行5.87亿法人股,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3.98%;2006年7月,澳大利亚第三大银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简称"澳新银行")完成了1.2亿美元收购天津商业银行20%股权的交易,成为当时xx在中资银行持股比例达到20%的外资银行;2006年8月,杭州市商业银行向亚洲开发银行定向增发近5%股份,加上1年前前者向澳洲xx银行集团出售的19.92%的股份,杭州市商业银行成为国内外资股份比例{zg}的商业银行;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成功并购总部位于珠海的南通银行,从而获得了商业银行执照,扩大了其在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范围;2006年11月,广东发展银行与美国花旗集团牵头组织的国内外投资者团队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花旗集团与IBM信贷、中国人寿、国家电网、中信信托、普华投资等国内外企业组成的投资者团队共出资242.67亿元人民币,认购重组后的广发行85.5888%股份。其中,花旗集团持股20%,与中国人寿、国家电网共同成为广东发展银行的{dy}大股东;同月,澳新银行在上海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正式签署收购股权的协议。根据协议,澳新银行将收购上海农商行20%的股权,并提供专业技术和管理资源;2006年12月,西班牙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简称"BBVA")决定以5.01亿欧元购买中信银行5%的股份,以4.88亿欧元投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公司(该公司{bfb}持有中信嘉华银行),并将于2007年3月完成此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