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济复苏是不争的事实,但2009年铜市的大幅飙升已经反映甚至透支了这一利好,因此2010年市场的xx重点转移至“退出政策”。而近期我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微调也让市场嗅到浓浓的“退出”意味,这也引发国内商品市场的大幅调整,其中沪铜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已调整近1万点。
  
    从全球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仍为{zd0}的消费国,需求量约占全球总需求的30%,其次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约占全球11%、8%、7%。我国铜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电子电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和建筑业等,其中电力行业铜消费占比超过50%。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但2008、2009年的电力电缆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呈现下降态势,反而是再度扩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季度往往是电力电缆消费的一个淡季。因此,一季度的电力电缆对铜的支撑作用偏弱。
  
   除以上通过下游行业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分析与铜消费基本同步的铜材产量情况。据{zx1}一期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产量为100.51万吨,同比增长36.95%,涨幅扩大2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近14%。因此,无论是铜下游行业的复苏态势还是铜材产量的强劲,均可反映出铜消费需求尚可。不过一季度往往是铜材的生产淡季。我们认为一季度的铜材对铜的支撑作用偏弱。
  
   综上所述,虽然全球经济复苏对期铜起到支撑作用,但期铜已因此行至7800—8000美元/吨这样一个高位,继续上行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而退出政策引起的流动性收缩短期内将直接对期铜产生利空作用。供求方面,一季度为电力电缆和铜材生产淡季,其对铜的支撑作用偏弱。技术上,期铜多头暂不占优势,且有回调需求。因此,我们认为铜价本轮调整尚未结束,粗略估计沪铜主力将下探至5100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