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披肩的女子和没有灵魂的男子(转)_风中的玫瑰_新浪博客

没有披肩的女子和没有灵魂的男子

——《滚滚红尘》观后

沈韶华,年方二十出头的知识青年,父母双亡,靠文字为生。她生性敏感,渴望爱情又极度执着。甘愿在爱情中沉醉。

章能才,四十岁出头,离异。出身贫苦,刻苦念了大学,后为日本人做事。他不做梦,他踏实。他不看重,也没有什么人看重过他。

滚滚红尘——张爱玲,三毛。一个是主角原型,一个是此剧编剧。一个高寿,享年七十五岁。此生爱过一个浪子般的男人,三年爱情一生思念,叹一代文学奇葩哀一世绝代芳华。另一个英年早逝,生死不渝的丈夫去世后,她的心也随之而去,活在世上只是一具带着责任的肉身,最终自缢随他而去,也许是在某个夜晚,那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呼唤呢喃,把她带走了吧。相较来说,三毛比爱玲幸运,至少荷西至死都只爱三毛一个人,而胡兰成却处处留情,宁负爱玲也不负情人。爱情使她们灵犀相通,两个都是爱到心碎的女子。

最明亮的画面是,韶华、月凤、能才三人在湖畔挽手漫步,两个如花的女子,一个略显文静;一个活泼精灵。漫天飞舞的花瓣,波光粼粼的湖面,欢声曼语,相视浅笑。
    最浪漫的情节是:韶华赤着脚踮踩在能才穿着皮鞋的脚背上,相拥着随着浪漫的旋律移向阳台,韶华嘴角的那抹笑,妩媚多情,红红的沙巾把他们俩裹在一起。浪漫到了{jz},却也悲哀到了{jz}——花开到最炫烂的时候接下来就要枯萎了。 
    最寂寞的那根弦是:韶华被父亲长年关在小阁楼里,她忧伤的眼里含着盈盈欲滴的泪,透过狭小的窗口望向外面的天空,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却向往自由的小鸟,让人很是怜惜。

最含蓄的对白是:能才约韶华去西餐厅吃饭,韶华当时正是境况不佳、捉襟见肘,便用桌布当做披肩。“那条空花台布,被折成三角形的披肩,使能才不忍心看下去”。强装的高雅姿态在能才的一个眼神中,彻底暴露。那紧张不安是羞怯的,羞于自己的贫困。能才为日本人做事,“人家说,你是汉奸”,面对韶华的质问,能才唯有苦笑。“韶华,你没有披肩,我没有灵魂”。

最心碎的一句台词是:当韶华发现她深爱的能才与别的女人说着同样的情话时,她悲愤交织地说:你从看到我到现在,有没有说半个爱?你还说我不公平,还拿我跟别的女人比。我的眼里只有你一个人,而你的眼里却全是其它女人!何等的凄凉,何等的催人泪下,满腔柔情付之东流。
   最伤怀的距离是咫尺天涯:两个在战乱中奔沛流离的恋人,在一家西餐厅外邂逅,落迫的章能才伸出手想要抚摸韶华的脸颊时,韶华微微的侧过脸躲开了,矛盾爱恨情仇聚散尽在轻轻一闪之间。
   最触动情怀的那句情话是:从相识到离散,能才从未对韶华说过一个爱字。{wy}的一句我爱你,是在他们久别重逢,还来不及尽诉离愁别绪时就被国民党兵盘查,他们分别被扣在相距不远的两堆人群里,在士兵粗鲁的推挤过程中,章能才用唇语说出了那三个字:我爱你!{wy}说的一次,没有发出声,却留在了韶华的心里,一生一世。
   最能表现当时年代的生离死别:能才和韶华相拥着在疯狂逃难的人群里被推挤得如同飙风里的一叶小舟,在去与留的那道坎前,韶华放开了能才的手,在生与死的抉择中,韶华把自由的生给了能才——那个爱她又负她,让她柔情百转又伤痛欲绝的男人。能才被人群挤着上了船,手中握着{wy}的一张远离战乱的船票,这时他发现怀中没有了韶华,情急之中转过身拼命地寻找,无助绝望地叫着韶华,韶华~~~两个人在人群的拥挤中越来越远,一转身一松手,便成了永别!如潮的旋律也滚滚而来。

结尾处,韶华只身站在风口,头发被吹得零乱,依然是满眼的忧伤,像是在等待又像是在告别,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倾听。而章能才衰老蹒跚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唯有那一袭飞扬的旗袍和清秀哀怨的脸,让人们记住了沈韶华这个为爱而生的女子,更确切地说,记住了张爱玲这个为爱而生的女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没有披肩的女子和没有灵魂的男子(转)_风中的玫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