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羧酸循环_Touch_百度空间

顺序为:
(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放出CoA。柠檬酸合成酶。
(2)柠檬酸先失去一个H2O而成顺乌头酸,再结合一个H2O转化为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酶
(3)异柠檬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生成5碳的a-酮戊二酸,放出一个CO2,生成一个NADH+H+。 异柠檬酸脱氢酶
(4) a-酮戊二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并和CoA结合,生成含高能硫键的4碳琥珀酰CoA,放出一个CO2,生成一个NADH+H+。 酮戊二酸脱氢酶
(5)碳琥珀酰CoA脱去CoA和高能硫键,放出的能通过GTP转入ATP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生成1分子FADH2,琥珀酸脱氢酶
(7)延胡索酸和水化合而成苹果酸。延胡索酸酶
(8)苹果酸氧化脱氢,生成草酸乙酸,生成1分子NADH+H+。苹果酸脱氢酶


一次循环,消耗一个2碳的乙酰CoA,共释放2分子CO2,8个H,其中四个来自乙酰CoA,另四个来自H2O,3个NADH+H+,1FADH2。此外,还生成一分子ATP。


(1)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中都存在,是生物在代谢上的一个共性,生物进化的一个证据
(2)高效性

葡萄糖代谢中的大部分能量的释放靠包括分子氧在内的电子传递系统或电子传递链来完成。电子传递链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电子传递体,如FMN、CoQ和各种细胞色素等,分子氧是电子传递链中{zh1}的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链中,各电子传递体的氧化还原反应从高能水平向低能水平顺序传递,在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通过磷酸化而被储存到ATP中,ATP的形成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磷酸化:磷酸化作用是和氧化过程的电子传递紧密相关的。与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不同。

化学渗透过程不是线粒体独有的过程,叶绿体也是通过化学渗透来合成ATP的。只是叶绿体是从日光获得能来实现化学渗透的,线粒体则是从葡萄糖(食物)获得能的。xx既无线粒体又无叶绿体,但xx可横过质膜造成质子梯度来合成ATP。其实,Mitchell 1961年就是根据xx所做的实验最早提出化学渗透学说的。

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电子传递体顺序排列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其中很多电子传递体和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3个电子传递体和蛋白质的复合体。这3个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地位是固定的。除传递电子外,还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将质子泵入膜间腔中,使得在膜间腔和基质之间形成一个电化学梯度,膜间腔内的质子通过ATP合成酶复合体进入基质,释放的能量用来合成ATP。每两个质子穿过线粒体内膜所释放的能可合成1个ATP分子。一个NADH分子经过电子传递链后,可积累6个质子,可生成3个ATP,而一个FADH2分子只可生成2个ATP分子。包括一个质子通过有选择性透性的线粒体内膜的过程,又包括一个化学合成,即ADP—>ATP的过程。



郑重声明:资讯 【三羧酸循环_Touch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