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化对黄牛面革质量的影响_谢谢您的光临,请多多指教!_百度空间
要生产出质量上乘的黄牛鞋面革,就应该严格控制各个工序,对各种影响条件和因素应该谨慎和xx地控制。本文将阐述在夏季黄牛鞋面革的生产中,铬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 脱灰、软化浴的温度变化

  由于脱灰、软化裸皮粒面光洁、滑爽,皮与皮之间相互润滑、摩擦小,转鼓内温度变化很小,且温度的缓慢提高,对脱灰的进行是有利的。而软化浴的温度提高使酶活力逐渐地达到或接近{zj0}状态,软化作用从而相对缓和、渗透更好,利于对皮心的软化。这样做出来的蓝皮皮面舒展、平滑、内外层手感一致,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松面的发生。由于脱灰、软化时间较短,温度变化不明显,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小。

2 浸酸浴的温度变化

  众所周知,酸对胶原的分散作用十分明显,长时间作用,胶原分子主链会水解,肽键打断[1],胶原纤维受到削弱。为了缩短浸酸时间,许多制革厂家采用小液比浸酸,液比一般在0.5~1.0之间,小液比浸酸固然渗透快、周期短,然而它的不利因素也是很明显的。在夏季,气温高,液比小,机械作用相对加大,胶原纤维之间相互扯动加剧,加上酸皮本身粒面较涩的特点,鼓温迅速升高,鞣制后蓝革粒面较粗,松面、竖纹多,丰满度欠佳。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通常情况下小液比浸酸工艺。液比0.8,食盐8%,转动10分钟;加入甲酸0.5%,转动20分钟;加入硫酸1.2%,分三次加入,每次间隔20分钟,然后转至浸酸,约90分钟至120分钟,铬鞣。在此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1。

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 yuanfeng053 - yuanfeng053的博客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图1 浸酸温度变化图

  浸酸时间不到3个小时,温度由浸酸之初的冷水浴温17~18℃上升到28~29℃。在此过程中,裸皮要遭受小液比浸酸造成的皮与皮、皮与转鼓之间的摩擦、扯动、摔打,同时受到酸的作用,温度又如此之高,纤维严重消解,皮质损失多,难以生产出来质量较高的蓝湿革,以致影响成品革的质量。

  在此情况下,必须考虑浸酸的方式、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降温是必要的,同时要考虑既减少机械作用,又要达到浸酸的要求。用冷水降温势必要扩大液比,影响渗透、增加酸量,同时还要增加食盐,加重污染。而冰块降温,对于大生产而言,又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浸酸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的连续转动,可快速浸酸、转停结合。如:液比0.8倍,NaCl 6%,转动10分钟;甲酸0.5%,转动10分钟;H2SO4 1.2%,分两次加入,间隔20分钟,加完后转30分钟,停鼓,以后每隔30分钟转5分钟,至浸酸透。或液比0.8倍,NaC l6%,转动10分钟;甲酸0.5%,转动20分钟;H2SO4 0.8%,两次加完,间隔15分钟,加完后转30分钟停鼓,过夜。次日,加H2SO4 0.4%~0.5%,转20分钟,铬鞣。这样就避免了裸皮在高温、强机械作用下过度消解,得以在低温下缓和地处理,既能够对纤维缓和、适度地分散,又可避免因连续转动、内温上升过快造成的对裸皮处理过度,这样做出来的皮柔软度、丰满度都很好,粒面细致、富有弹性。

3 铬鞣浴液温度的变化

  若连续转动浸酸,继之铬鞣3小时,加入小苏打提碱,两小时之内加完,然后转动30分钟,升温,其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2。

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 yuanfeng053 - yuanfeng053的博客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510){this.width=510;this.height=image.height*510/image.width;}}">

图2 铬鞣温度变化图

  铬鞣时,初期以渗透为主。因此,尽可能地利用有利条件促进络合物渗透,后期缓慢水解。浸酸结束后,立即加入铬鞣剂。若使用铬鞣粉剂,则鞣剂分子初期以阴铬络合物存在,但很快转变为阳铬络合物[2],此时,温度继续升高,一小时以后达到30.5~32℃,这种状态下,浴液pH值虽较低,但由于温度高,促进了铬络合物的水解作用和配聚作用,络合物的分子变大,与胶原活性基结合,使渗透变慢,此时温度的升高,使渗透为主转向以结合为主[3],外层结合量过多,粒面欠细致。如果铬鞣开始时加入大量蒙囿剂,使鞣剂分子得到充分蒙囿,又会使溶液pH值迅速提高,造成表面结合。若使用蓝液,蓝液是一个平衡体系,大中小分子都有,自身蒙囿较好,鞣制开始时,大分子部分与皮胶原结合,但配制蓝液污染大,浪费严重,质量不稳定,不如使用铬粉。对片蓝皮工艺来说,鞣剂渗透并均匀分布在各层,至少需要3个小时,此时温度达到37℃。这个过程中,鞣剂已均匀渗透、分布,高温下水解加快,鞣剂分子普遍增大,开始更多地和胶原分子结合,同时加入提碱剂以提高碱度,使得鞣制得以缓和地进行。但是,在提碱过程中,温度继续升高,达到38~42℃,这对许多用NaHCO3提碱的工艺是不利的,因为此时小苏打极易分解,生成纯碱,碱性过强,造成表面过鞣、粗面、色花等。如果后序处理不当,还可能引起裂面,相比之下,鞣制还要在比较缓和的低温下进行,不宜采取连续浸酸、继之铬鞣的做法。

  综上所述,铬鞣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的持续升高,使浸酸、铬鞣得以缓和地进行,特别是夏秋季节,工艺的调整更宜谨慎,否则将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作者简介:朱良璟,男,1973年生,大专,助工

作者单位:朱良璟(山东菏泽市桑盾制革有限公司,菏泽274000)

参考文献:

[1]成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编,制革化学及工艺学,轻工业出版社,1992,39~41

[2]林炜等,中国皮革,1998,3,10~12

[3]成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编,制革化学及工艺学,轻工业出版社,1992,224~



郑重声明:资讯 【温度变化对黄牛面革质量的影响_谢谢您的光临,请多多指教!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