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之打黑 贪腐之鉴_巴萨_新浪博客

    渝之打黑  贪腐之鉴  /巴萨

小时猜谜:你乐它也乐,你愁它也愁。若是猜不着,不知美与丑。谜底:镜子。家里只有一面镜子,就是母亲的梳妆台上的那面,那是母亲梳头时用的,奶奶的头发向使是母亲给梳理。然而我们爷四个从不去梳妆台照镜子,因而我也不知自己长得啥模样。只是听别人说我长得像父亲,心里十分高兴。

一次,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捏泥人,不知何时那泥水溅到了脸上。听到母亲的叫喊声,立即跑回家,直奔饭桌走去。全家人都瞧着我笑,母亲说,去照照镜子!见母亲那张严肃的脸,我无奈地走到梳妆台前一照镜子,呀,这脸就像唱戏的花脸。我急忙去洗了脸,再照镜子,花脸变得洁白如初了。这是我{dy}次经意地照镜子,理解了镜子这玩意很直白、很真实地,没有一点掩饰地反映出人的本来面貌。

墨子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把人当镜子,从别人的反应中看出自己的尊容,是个好办法。故此人镜之说自古流传至今。

以人为镜,往往取决于充当人镜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是正直之士,还是阿谀之徒。《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个颇熟的故事。邹忌比较聪明,,他从不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再三照镜子,自叹不如徐公。于是悟出:“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并以此为据,说服齐王如何对待臣下的诤谏。

齐宣王则不然,《吕氏春秋》载:齐宣王好射,说(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试引之,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孰能用是!”于是齐宣王“终身自以为用九石”,糊涂了一世。宣王作此错误估计,问题出在左右,这面人镜原来是面哈哈镜。

古时,镜子称鉴。有句成语叫: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个鉴字即镜子,其意是说,前面的车子翻了,是后面车子的镜子。

      这次重庆打黑除恶恰恰是全国各地的贪官污吏及那些黑暗恶势力的一面镜子,警告那些贪官们:赶紧照照镜子,看看你是否与文强等人苟同,如果是,赶紧觉悟翻新,弃暗投明。否则,党和人民明镜高悬,法网恢恢,你会遭到文强同样的下场。渝之打黑,贪腐之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渝之打黑 贪腐之鉴_巴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