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_莲子_新浪博客

春风里裹着年味向我们扑面而来。

对年味的品尝需要我们调动起我们体内的各个细胞,用我们的心,用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来感知。

                                              日 

每个我这个年龄的人,问及过年,都会有几乎雷同的说法:小的时候盼过年,现在,天天吃的穿的差不多,过不过年一样!

是啊,在我们的童年少年,那个物质贫瘠精神旺盛的时代,我们把一切的想象力都用在过年上,也无非是:过年能吃上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只有借过年之机我们才能给自己一个欢天喜地的满足。

过年的不少食品都是属于节日xx的,细粮,麻油每人的定量增加了些;香油、花生,糖果这些属于稀罕物,是过年xx品。因为父母的勤俭和盘算,也把平时攒起来的布票,粮票用在了这个时候。于是,小孩子的我们,对过年的那个盼望,真可以说是望眼欲穿。想想,也会滴口水。

下边的文字是以前写的一篇文章《日子》:

     父亲在世的时候,一家六口人只有父亲一个人挣钱,生活非常拮据;父亲去世,母亲打零工养家,生活捉襟见肘。母亲精打细算,日子过得紧巴有序。姐妹中大姐穿得好一些,小妹吃得好一些 。

    记得最清楚的是大姐的绿书包,是母亲用父亲的地质包改制的,很漂亮,跟随了大姐整个学生时代。我和大妹没有接包的幸运。小妹在兴高采烈地使用了一个新书包之后,又理所当然地背起了那个让人生羡的绿书包。

    尽管这样,过年的新衣服还是有的。虽说不是人人里外三新 ,总能有个新罩衣新裤子新鞋什么的。

    有一年春节,母亲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件新上衣。刚穿上时自然喜滋滋的,可没多久便深感遗憾,甚至抱怨起母亲来:新衣服没有兜儿 。

    那时侯,只有过年我们才能吃上限量供应的花生、瓜子和糖果。从大年三十晚上,小伙伴们开始挨家挨户找着玩儿,每到一家,那家的大人便张罗着往我们的衣兜儿里装好吃食。我们跑回家把兜儿里的东西倒干净便又到另一家。这也算是个游戏,得到的不仅是吃的,更主要地是大人们的爱,是一份好心情。家里的好吃的父(母)总是要等到有人来的时候才拿出来,客人一走马上又锁起来,不得见面。我们便趁父母送客之机捡自己最稀罕的往衣兜儿里揣几把,切不敢太贪而让父母看出来......这些没有兜怎么行?该是多么大的损失呀!而妈妈在精心筹措、设计了每个人一件新衣服外,已经没有能力满足我们对衣兜的要求了。而今天的孩子们有谁还这样在乎衣服的兜儿呢?还用得着兜着走吗?

     ……

这是深刻记忆中的年味。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年的形式越来越翻新,但是,盼望越来越淡,味道也就越来越浅。如果不是街上红红火火的对联灯笼提醒我,又是一年了,我还真能忘记了哪{yt}是春节。

                                                                             年  

现在,过年送礼联络感情成了年前非常重要的事情。年味最主要的成分是亲情,然而这些年,现代了,年礼里边搀杂了多种味道。

 最复杂的是送给合作单位的领导或具体负责人的;

 最有讲究的是借此良机对上级领导“聊表心意”的;

 最浓最传统的是通过红红的包装盒送达给老人的孝顺;

最难得的是上级领导到普通人家的慰问;

最珍贵的当属亲朋之间的礼尚往来,正是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一条短信,一束花,一包茶叶,一本书,一份保险……

自从我开办“爱心小课堂”以来,逢年过节,多了些家长或者长大的孩子们送的衣服或者食品。这是对我做“爱心小课堂”这件事情的一份份肯定和鼓舞,当然也是他们尊敬我、关心我的一份份心意,我笑纳了,珍藏了……这味道情深意厚,回味无穷!

                                            慰 

和每年一样,母亲和姐姐又来帮我打扫卫生。母亲71岁了,瘦削,精神,耳聪目明。她自己说:最乐意做的的事情就是干活,所以,不光是她自己的“大本营”,我们姐妹哪个家也都有母亲勤劳的足迹。

姐姐既是母亲的左膀也是母亲的右臂。作为姐妹,其实比我大不了多少,然而,在我们这个只有女儿家中的老大,我们习惯了依靠她,有时候会忘记她的性别和年龄。其实,她是一个最需要关心的人,其实她是一个最应该得到幸福的人……

在母亲和姐姐的帮助下,我的家里亮堂了许多,干净了许多,过年的气氛增加了许多,我的心情被真正调整到了过年的状态。我不由想,如果母亲和姐姐这样历经生活磨难的人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没有了做事情的热情和干劲,我的生活一定会失色很多,很多!

 每每这时,我心里,既有惭愧也有幸福和欣慰。

丈夫依然忙碌,单位加班是常事,越到年节,越要保证工作万无一失,除夕就这样被忙碌催促到了他眼前,年夜饭非他莫属;女儿回来了,因为要过年了。有了她的归来,自然使得家里与往日有了很多不同,多了温度,多了笑声,这也是对我不可多得的慰藉。

                                          “过年了”

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人们对过年的热情逐渐高涨。

零零星星地有了鞭炮声,勤快的人家已经挂好了灯笼和霓虹,人们的招呼中也有预祝新年的问候声了。

电话响起来,是在北京打工的一个小伙子,称呼我“姑姑”。他的父亲是我原来的同事,今年去世了,给我打电话定是想起来我到他家看望他重病的父亲的事情。是啊,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我们难免会想起我们已经不在世间的亲人。今年,我的家里没有张灯结彩,因为孩子的奶奶也在今年永远离开了我们。用我们的肃穆表达我们对她老人家的怀念吧。

                                            希 

过年中,最享受的是我们过去一年的收获,也不由自主合计着明年的打算。我的呢?看完《春晚》再说吧!                               

                                                                                                                                                                       2010年除夕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年 味_莲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