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山-13.又见花岗岩_青山碧水间_新浪博客

 13.又见花岗岩

断魂山一时上不去,小蔡召集地表组开会研究在矿区西部寻找外围找矿的突破口。马明升建议将矿区两千分之一地质图向西扩大到花岗岩和变质岩的接触带,地表工作从西部的接触带开始。蔡唯正同意这一意见。

小马和小蔡是同班同学,毕业以后,和蔡唯正一同分配到686地质队。小马家庭出身是富农,在学校曾经多次申请入团,均因家庭出身不好,需要经过组织的长期考验为由,没获批准。他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只是太爱动脑筋,对任何事物都喜欢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有时候还发发牢骚。食堂饭里掺了红薯,他说年年宣传粮食大丰收,为什么饭都吃不饱;除四害时,同学们拿着扫帚、敲着脸盆赶麻雀,他说麻雀吃的害虫比粮食多,是“功大于过”,不应该赶尽杀绝……。毕业时,学校开展反右派斗争,团支部组织同学对小马的“右派言论”进行批判,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好在当时的政策是不在中专学生中划右派分子,只是在档案里记录了有“右派言论”。

参加工作之后,小马更感到家庭出身不好,处处低人一等。他变得沉默寡言,分配什么工作,就做好什么工作,与世无争,决不多管闲事。虽然他的野外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都不错,一直没有受到重用。他也乐于协助老同学工作,成为小蔡的好搭档和好助手。

小马向西增加了三条勘探线,设计了探槽。小蔡立即布置测量组将工程落到现场,并跟随地表组从西部开始修测地质图。

由于花岗岩中的矿脉向西延长到接触带附近就尖灭了,没有进入变质岩。西部地形升高,灌木林逐渐过渡成原始森林,再向西,就进入断魂山腹地了。所以686地质队勘探红石岩钨矿时,矿区西部工作程度很低,勘探工程只布置到花岗岩的接触带。

小蔡和地表组的同志在灌木丛中艰难地穿行了几条剖面,露头太差,收获不大。中午在一个有水流的沟旁吃完中饭,休息时,小蔡用地质锤在水沟中捞转石。这是他的习惯之一:他喜欢在民窿口的废石堆上敲敲打打,观察各种矿化、蚀变现象,了解窿内的大致情况;他喜欢在河床中寻找卵石,大致了解周边和上游的地质环境;他还喜欢在沟谷中捞转石,在周围露头不佳的情况下,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信息。他无意中捡起一块白石头,仔细一看,是花岗岩。这里已是变质岩区,沟中转石都是砂岩和板岩,这花岗岩是哪里来的?他把转石递给小马。

“是花岗岩。会不会是谁从矿区带来,扔在这里的。”小马看完给回小蔡。

小蔡掏出放大镜慢慢观察。

“矿区没有这种花岗岩,不可能是矿区带来的,岩石风化很强,应该是附近曾经出露的花岗岩。”小蔡说完把花岗岩和放大镜递给小马。

“不错,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可能在外接触带还有晚期岩浆活动。”小马一边看,一边说。

“这里离勘探线多远?”小蔡问。

“上面就是新布置的K901探槽”小马指着坡上的小红旗说。

小蔡接过花岗岩又看了许久。说:“有钠长石化。明天立即组织施工队,先挖901。”小蔡说。

他们在附近又搜索了很久,地表没有发现露头,水沟中也没有再发现花岗岩转石。

 

回到驻地,晚饭后,小蔡拿着水沟中捡的花岗岩和那天晚上神秘人送来的花岗岩比较了很久,确定不是同一岩体或者不是同一岩相的东西。神秘人送来的有钨矿化,钠长石xx取代了斜长石,岩浆演化程度更高。

小蔡拿着两块花岗岩走到冬梅的房门口。

“找我有事吗?”文樱端着脸盆走出来。

“冬梅大姐在吗?”小蔡问。

“找我吗?”冬梅闻声而出。

“你看看这两块标本。”小蔡将石头递过去。文樱本想去洗脸,放下脸盆,也凑了过来。

“这种花岗岩我见过。应该是在红石岩矿区的西部,岩浆演化明显比红石岩的容矿花岗岩要高。”冬梅举起水沟中那块。又拿起神秘人送来那块:“这块矿化碱长花岗岩在红石岩没有见过。”到底是老经验,一眼就能准确定名。

“你能告诉我在那里见过它吗?”小蔡指着前面那块问冬梅。

“走吧,到外面走走,我告诉你。”冬梅说着就朝550中段窿口走去。

小蔡歉意地朝文樱笑笑,跟着走了。

文樱无奈地拿起脸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断魂山-13.又见花岗岩_青山碧水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