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过渡结束企业国际化政策环境需急救- xxx资讯- neutrality ...
"入世"过渡结束企业国际化政策环境需急救 [转贴 2010-02-15 20:25:58]   
"入世"过渡结束企业国际化政策环境需急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虽然中国政府最近5年来,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鼓励支持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但是政策扶持的力度,不但不如发达国家,甚至和韩国、东南亚这些国家相比,也是没有竞争力的。"11月14日,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的发布会现场,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作出如上判断。

      而按照蓝皮书的描述,以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和"入世"过渡期结束为标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从政府层面完善整合相关政策、法律、服务体系。

      14日,"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课题组副组长、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介绍了蓝皮书课题组和学术界对完善政策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明确

      <21世纪>:我们看到十七大报告中,提到了企业国际化的问题,这对支持企业国际化的工作有什么作用?

      王子先:十七大是在我们撰写蓝皮书的同时召开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具体阐明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方向,即"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xxxx"。这为制定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指明了方向,必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1世纪>:那么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新阶段,应该如何理解企业国际化战略呢?完善政策环境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王子先:我国新形势下推进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是:适应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以推动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协调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创造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总体战略的要求,就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体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优化公共服务;发挥我国产业和企业的比较优势,确定企业国际化的主要行业导向;适应跨国投资新趋势,创新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方式;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明确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市场导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跨国经营模式。

      企业"走出去" 政府创环境

      <21世纪>:我们都知道过去几年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措施,也初步建立起了政策和法规体系,现在在新的时期,课题组认为政府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给企业国际化更大的支持?

      王子先:自从2000年,"走出去"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以来,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法规和配套措施,涉及到简化审批程序、提供资金支持、扩大进出口经营权范围、财税管理、外汇管理、外派人员审批、海外经营保险等,为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基础。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

      在新形势下,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化,还可以在5个方面的政策上加强引导和支持力度。首先,促进投资便利化,完善对外投资的管理体系。制订境外投资规划,抓紧制定出台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

      其次,尽快加强金融等政策扶持。一是积极发展外汇市场,加快市场产品开发,方便跨国企业规避汇率、利率等风险;二是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不必要的管制,简化手续,提高用汇和汇出的便利化程度。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国内金融机构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等。五是充分利用区域性金融平台,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四是搭建以财政资金为导向、政策性金融为杠杆、商业性金融为主渠道、资本市场为必要补充的金融支持平台。

      第三,要加强和完善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管和安全保障。

      第四,加强国际协调,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重点推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整合资源,积极扶植,规范管理,把一批符合条件的海外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21世纪>:除了宏观政策制定之外,在具体完善促进服务体系方面,课题组是否也作了一些思考?

      王子先:首先要建立和健全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在对外投资方面的立法明显滞后,建议借鉴国外特别是与我国发展历程相近的国家的法律制度,加快建立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出台在境外投资、海外投资保险、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然后依据法律法规,制订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使跨国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要建立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促进保障和服务体系,包括财政金融、税收、保险支持。可以考虑设立企业国际化发展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设立海外投资风险基金等等方式。

      然后要加大便利化支持,精简审批、放宽用汇限制和出入境限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化支持;培育国际化经营的主体和人才;完善政府多双边保障机制;完善中介服务;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在报告中提到,要充分发挥香港"桥头堡"的作用,把香港纳入国家贸易投资促进体系中来。

      

      
【备注:相关博文链接《》】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入世"过渡结束企业国际化政策环境需急救- xxx资讯- neutrality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