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软件企业认定:以物联网为核心实施新经济培育工程| 我爱软件网高新 ...

2010年1月14日-16日,一年一度的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在淳安县顺利召开,参会企业280余家,与会企业代表近350人。

我办党组书记、主任缪承潮到会并讲话,办副主任杨福颂主持会议并对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也对2010年的产业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〇〇九年电子信息产业情况

(一)基本情况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全年达到470亿左右,同比增长约为18%。

–电子商务服务收入,预计全年达到70亿左右,同比增长约为75%。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预计全年达到74630人左右,同比增长约为28%。

累计达841(127)家、软件产品累计认定达4834(1065)、CMMI认证企业累计达106(32)。

–13家软件企业入选2009年度中国软件百强、2家软件企业入选2009年度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xx,1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软件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56家,千人以上软件企业达9家,23家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

二〇一〇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作的基本思路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zh1}一年。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及市政府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十二五”信息化发展 规划调研、编制为导向,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物联网经济的行业特色优势,围绕构建“3+1”产业体系,积极推 动“一化七经济”,积极打造低碳经济,加快建设“世界电子商务之都”和“互联网经济强市”步伐。

(一)实现“一个目标”

力争到2011年,全市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2010年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亿左右(年均增长率超过30%)。

(二)实施“四大工程”

1.以特色园区建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工程。

围绕“铺天盖地抓软件”的总体目标,以特色园区为载体,实施产业集聚工程。不断强化对全市特色软件园的管理和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鼓励、支持特色软件园及企业开展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特色园区的功能作用,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的新优势;依托特色园 区,通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搭建“两化融合”促进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助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和信息技术需求项目,采用“成果发 布”、“项目招标”等各种形式,切实加快工业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加快传统产业与 信息服务业的对接、融合,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化进程,把特色园区打造成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集聚区、“两化融合”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2.以嵌入式软件为核心的产业壮大工程。

围绕打造“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以嵌入式软件为重点,实施“产业壮大工程”。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专 用应用程序,加强嵌入式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提高装备和产品的网络化水平;推进嵌入式软件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提高装备、流程和产品的信息化和智能 化水平;以DCS、FCS、PLC(可编程控制器)和IPC(工业计算机)为重点,鼓励、支持发展智能工控设备、POS/ATM机、家电及数字电视机顶 盒、办公自动化、移动通信、仪器仪表、电力电子(IGBT芯片及模块等)、医疗电子等领域专用嵌入式控制芯片;鼓励、支持开发、应用微型化、高精度、低功 耗、高可靠的智能传感器,适应网络化和集成化的需求;充分利用激光、红外线、微波等检测手段和技术,推广应用条码和无线射频技术,提高在线检测水平和信息 接入广度,发展新型环保、海洋、大气环境监测传感器。

3.以资质认证为核心的产业提升工程。

围绕打造 中国软件名城的总体目标,以资质认证为重点,实施“产业提升工程”。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CMMI(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以及 PCMM(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ISO27001/BS7799(信息安全管理)、IT服务管理(ISO20000)、SAS7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 性)、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等评估认证;对企业申报“双软”认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争取更多企业获取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鼓励企业自建和共建信息技 术研发中心,紧密依靠浙江大学等在杭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完善电子信 息产业链。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和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专利数量与质量,加快电子产品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全面提升信息 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4.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培育工程。

围绕“工业兴市”的总战略,以物联网为重 点,实施电子信息产业“新经济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杭州无线传感网技术研发国内{lx1}、射频识别(RFID)等相关技术基础扎实的优势,加快物联网技术推广 应用,扩大核心技术{lx1}优势,构筑物联网发展平台,积极培育扶持物联网企业,形成物联网经济发展的新高潮,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xx化。同时,深化 “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建设,加快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认真总结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经验,加快形成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全媒体 等互联网经济新优势;加快发展基于“四网融合”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全媒体服务平台,积极开拓无线网络游戏、网络电视?(IPTV)、流媒体等xx增值 业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业务。加快发展3G网络配套设备与终端、基于“四网融合”的网络高速接入产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照明、高附加值光伏产品、电子 信息专用制造设备等新产品,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经济新引擎,努力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三)发挥“三大作用”

1.发挥好杭州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作用。一是组织专家围绕行业的发展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献计献策。二是组织专家对新经济模式进行追踪把脉。三是组织专家对 行业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及企业管理创新等进行重点指导。四是组织专家对重大项目进行审定。五是组织专家对行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专题峰会研讨或讲 座。

2.发挥好部省市联动作用。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软件名城”称号,打响“天堂硅谷、杭州软件”的品牌。二是鼓励企业积极争取 国家、省产业扶持资金,尤其是要争取后续的国家“核高基”项目。三是积极争取部省在杭州联合举办各项产业大型活动。如“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等, 提升杭州产业特色和知名度。四是积极发挥好在杭央企龙头领跑作用。

3.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一是 继续授权协会相应的职责,代表政府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如宣传政策、协助企业资质认定、项目征集、统计等。二是鼓励行业协会不断创新,想企业所想、急 企业所急。行业协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要积极拓展到牵头或参与行业自律、行业标准或规范制定、协助中小企业解决法律问题。三是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市场化 活动。如协助中小企业招工、人才培训、拓展市场等。希望企业积极响应行业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

(四)明确“六大举措”

1.抓政策。

一是启动电子信息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十二五规划调研起草工作

。二是对现有的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修改完善,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是适时发布电子信息产业导向目录。

四是继续编制好各种专业发展报告。以政策、法规等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在行业发展中的主导力,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不偏离方向,保持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经济、物联网经济等在全国的{lx1}地位。

2.抓人才。

我们将发挥好境内外行业内名师和xx培训机构作用,加大与微软、IBM、思科等xx软件巨头合作,继续构建并完善覆盖产业内高、中、低三类人才的培训和 实训体系,不断完善培养、吸引、留住人才的机制,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着力xxx才结构失衡问题。

一是继续配合市有关部门合作,加大对ITxx人才引进力度。大力推行全球化人才战略,对高层次留学人员带软件成果、项目来杭实施转化或从事通信、软件、 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游戏产业技术项目研发的,重点项目{zg}给予100万元的资助,优秀项目{zg}给予50万元的资助,启动项 目{zg}给予20万元的资助。二是办好行业内总裁班。举办一期,共50名额。三是加大对企业中xx人才的培训。投入150万左右,10个以上期班的讲座或培 训,同时,加大网商培育比重,力争有更多的“小马云”脱颖而出。四是积极推进“订单培训”,开展大学生实训。2010年继续投入400万左右,确保实训大 学生1?万名以上。上述四个方面,请行业协会、企业、培训机构、HR分会等积极配合协助。

3.抓培育。

通过园区集聚工程,“抓大不放小”。即,既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更要培育扶持中小企业。一是继续和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活动。目前,杭 州电子信息制造业过10亿企业有15家,过50亿企业有5家,过百亿没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过10亿企业有8家,过50亿企业只有1家,过百亿没有;电子 商务过1亿企业有7家,过10亿企业只有2家,过50亿没有。希望通过对大企业大集团的表彰和奖励、对企业并购重组的鼓励、对企业上市的辅导和奖励,在软 件与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企业中,涌现出更多的过10亿、50亿、10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

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用足用好市财政的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好“四两拨千斤”作用,对企业资质认证进行奖励、对研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进行资助,将和财政局进行研究,拟进一步提高资助比例、降低各区配套比例。

三是鼓励企业“进区入园”。政府的产业扶持资金,将重点向园区内企业倾斜,行业协会将向园区延伸,鼓励园区管理部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企业自建公共服务平台并予以资助。

四是编发全市园区建设和招商进展通报,上报市领导并下发各区(县、市)。目前已认定的18个园区是重点,今后认定的园区也一并纳入通报中。

五是组织好的园区示范推介活动,对起步阶段的园区组织重点帮扶活动。

六是不定期召开各区(县、市)主管部门联席会议,交流经验,研究解决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及园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4.抓招商。

继续加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智)工作。根据蔡市长指示,今年要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会同部门组织50场次以上的招商引资(智)活动,向外引进200家软件企业。

一是我们将下达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招商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区(县、市)主管部门。二是我们将积极协助各区(县、市)主管部门,开展各种类型招商活动,并及 时将有关招商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和企业。三是信息办将有针对性地组团赴境外招商,并鼓励行业协会组团招商。四是鼓励各区(县、市)和园区到境外、省外招商。 五是鼓励并协助企业,“以商招商、以园招商”。我们希望通过上述措施,切实解决我们当前产业发展中增量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5.抓宣传。

一是加大对杭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新商业模式的宣传。继续做好本市范围内对重点行业、人才、产 品的宣传推介,重点抓好境外、省外宣传推介活动。二是继续开展好给企业送温暖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三是办好“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等大型宣传 推介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四是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开展的各种宣传推介活动,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五是办好《杭州软件》杂志。

6.抓统计。

按 工信部统计标准和市统计局要求,努力抓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统计工作。一是抓好存量统计。对现有入库企业,主要是提高及时性(每月10日前)、准确性(如实 上报)。二是抓好增量入库。对属地未入库企业,请各区(县、市)和园区管理部门协助督查入库(两个协会要把统计工作作为首要重点工作协助信息办抓好落 实)。重点是大企业大集团嵌入式软件的上报。三是继续编发《杭州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统计简报》,对各区(县、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规模进行排榜,每 月?20日左右上报市领导并下发各区(县、市)。

杭州市市统计局现代服务业处席端芳处长、区、县(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领 导、IT人才培训机构负责人、市软件行业协会领导、市电子商务协会领导及本办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表彰了2009年度统计先进个人,授 予8家IT人才培训机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培训中心的牌子。会上,还举行了我办与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等两个协会授权工作协议书的签 约仪式。

留下回复

郑重声明:资讯 【杭州软件企业认定:以物联网为核心实施新经济培育工程| 我爱软件网高新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