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悠悠

      2010年的一月份已经成为历史,二月份也有10多天不会再来。屈指一算,2010年已经有九分之一的日子烟消云散了。日子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新春佳节近在眼前啦。下午去参加迎新春联欢会及宴会,很是高兴,还滥竽充数了一回,参与了小合唱。歌声曲声欢笑声,台上台下灯光下,人人喜气洋洋,灿若桃花,欢乐的场景洋溢在整个宴会厅。

    我手持相机,每一位演出者都被我摄入镜头。今日我没带自己的相机,用的是主持人的,性能掌握的不算好,但拍摄的效果还过得去。

    宴会开始后,我也忙着摄影,因为演出还在进行。等我坐在餐桌旁,邻座的朋友给我倒上酒,我拿起筷子,忽然听见有人讲说xxx兼任了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任,“转基因”马上就进入了我的脑海,刺激着我的神经。心里想,他这个食品安全主任,或许是不管“转基因”的吧,管的大概是类似“三鹿奶粉”、“苏丹红”之类的吧。在我来看“三鹿奶粉”、“苏丹红”之类的属于投毒罪,固然可怕可憎,但与“转基因”主粮相比,食用的人口究竟要少得多。而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这只是自己在餐桌旁思想的一闪念,并没有说出口。

    回到家,洗洗手,就开了电脑,登陆博客,新春要有点新气象,换了博客的头像,用的是以前拍摄的。想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以上文字。

    忽然电话响,是俺姨从山东来的,告诉我汇的款收到了,又嘱咐我今后千万别寄了,说仅仅我姨夫的工资已经6000多了,花不了。我姨夫今年米寿,88啦,老干部。当过右派,下放到县城边的一个村庄。我上小学时在姨、姨夫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那时是人民公社时期,社员们争工分,姨夫很少干农活,可是工分是10分。大队的大小干部对他很是尊敬。我拎着小油漆桶,跟着姨夫,姨夫就在满村子里的白墙上写“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学大寨”等口号,字几乎有我当时的个头高。而且要在所有烈军属家的两扇大门上用“毛体字”书写“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我姥姥曾告诉我,姨夫也画得一手好年画。可是我不记得看见他画画。可能是孩童时只认吃和玩,我记得的姨夫最清晰景象就是给我在炉子上考鱼片,教我手持放“二踢响”,晚饭后时常给我一块桃酥,及临近饭口,骑上自行车去城里买熟食,还有他写标语时的神态。村头有小卖部,理发室,甚至还有开水房。打开水,当然要花钱,不过不是现钞,是一小块铁片片,上面用红油漆写着几分钱。没在那儿生活过的,你可能想不到,村里还有造纸厂,生产生活用纸。切好的、一摞一摞的、湿湿的,用车子推出来,一张一张地揭,一张一张地往胡同及房屋过道的墙上刷。干了就去收起来。造纸法大概是蔡伦的办法,我淘气进厂里看过,就和《天工开物》书里的图差不多。这还不是村里的主要副业,主要副业是编小辫,是用玉米皮编的,先将好的玉米皮选出来,放进大缸,用明矾熏白了,再编,然后用针线缝成各种图案,出口为国家挣外汇。还有用钩针将白线钩成各种美丽的图案,也是出口。当时及以后一个时期,城市居民家中也用这些做过暖瓶垫,沙发扶手、靠背、缝纫机上也罩着这些用钩针钩成的美丽物件。这两项副业,几乎是家家都精心经营着的,因为外贸收时是一件一件检验的,按质论等级付酬。那地方人多地少,可家家有自留地,种啥我也不记得队里干涉过。很多农户都养猪。

    我还记起村里小学一位姓赵的老师,穿的比我看到得城市人都干净;姨家的邻居大姐姐,要当歌唱家,总是唱诸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名歌,还唱样板戏,有时感到很悦耳动听,有时又感到很扰民烦人,我还朝她大声抗议过。不过,我还是喜欢在逢年过节时看她在村小学校地舞台上歌唱......

    惦念着,我亲爱的姨、姨夫,怀念中,我幸福的童年时光......

    我仿佛又听见小学校的下课钟声铛铛作响,悠扬绵长,也好似历史的回响,久久回荡......

    很近的岁月,有那么多的谜团吗?理解她难道像考古吗?

    

  
郑重声明:资讯 【思绪悠悠】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