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切我们可以做什么? - 蒋晓琴-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 ...
  •   首先,让我们来xx一下近几十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

       有关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升温。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0C,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五十年变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是很明显;从季节分布看,冬季气温升高最明显,据统计,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球性暖冬。

                                   

  2)降水。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但是区域性降水的波动性很大。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其中以华北地区最为明显。与此同时,华南和西南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平均每十年增加20~60毫米。

  3)海平面上升。近五十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个影响是很严重的,有人预测过,如果还平面上升1米,中国被淹没的总面积可达92000平方千米,淹没的人口约6700万,而且还将引起强烈的咸水入侵,使所到之处的基地软化,环境恶化,危害工农业的生产。
                                     
  4)气象灾害。近五十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多年出现南涝北旱的情况,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以及前年大面积的雪灾等。

  5)冰川融化。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更快的恶性循环,同时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

  虽然,近几年中国的领导层已对国家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做出了回应,比如鼓励节能和增加替代能源应用方面的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清洁技术研发力度等。从1998年开始,我们国家从管理机构来讲,从气象局转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去年还专门成立了主管司叫做应对气侯变化司。然而,抑制全球变暖不光是政府的行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危机逐步显现,我们也应该深深的意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深陷危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地球做得更多。
 

  •   那么,面对这一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减排。据统计,小汽车少开一公里,平均可少排放二氧化碳220克左右;家庭室内空调冬天调低2℃,夏天调高2℃,一年的减排量就将近一吨。那么如果大家能多乘公交或地铁,少开{yt}车,这对我们减少尾气排放是有利的,对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也是有利的。
                                                
  2、节电。及时关掉家用电器。家用电器耗电量占人类能源消耗的30%还多,全球12%的温室气体排放跟此有关。有环保组织称,那些处于待机状态的家用电器还像“吸血鬼”一样继续从电网中好点,耗电量可达该种家用电器总耗电量的10%~60%。请尽量做到人走灯灭、使用节能电器、饮水机不用就关掉。

  3、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厨余垃圾等。

  4、让周围变绿。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一种温室气体,树木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让空气更清新;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给人绿的世界。

       世界上,除了少数几个国家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之外(圭亚那是97%,芬兰是69%,日本是68%),没有大面积造林的空间,其他国家还有很大的造林空间和余地的。中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虽然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但是在世界上的排名在130多为,我们还有很大的造林空间。

  5、重复使用购物袋。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一百万吨,“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

  6、少用一次性制品。商场里充斥着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签字笔……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所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以一次性筷子为例,我国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约150万立方米,需要损耗200万平方米的森林资源。

         

  总之,还有很多其他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的方法,只要我们去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就能减少对我们环境的污染。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选择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 个人名片 雷士军
  • 个人名片 徐岫茹
  • 个人名片 易海涛
  • 个人名片 蒋晓琴
郑重声明:资讯 【面对这一切我们可以做什么? - 蒋晓琴-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