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关中李小超
编者的话:
西部大开发所提出的{dy}个十年,是传统文化事业与新兴艺术门类在产业化的市场格局当中准确入座的关键时期;在十年的发展实践当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顶着旁观者的非议,奋力扬起文化的风帆,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在改革的航程中乘风破浪……“人物论坛”特别推出“‘西部大开发10周年’文化人物”系列专题栏目。
李小超简介
李小超,青年雕塑家。198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一级工艺美术师。多年来致力于表现关中风情的系列泥塑作品的创作和研究,作品以四季时令为线索,采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形简意丰、元气淋漓地表现出了关中农村生活的千种风情,被行家誉为“关中清明上河图”。2000年因完成大型雕塑作品《白鹿原》一举成名,该作品被誉为“中国{dy}部雕塑小说”。其作品被国内外80多家颇具规模的作品{yj}展示区所收藏。陕西省政府、省文联特授予他“陕西省优秀青年文艺家”的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
大型雕塑《百姓1949-2009》《一个村庄的记忆》《白鹿原》
把乡亲们从泥土里拉出来
○
贺小巍
秋日里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地上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田的边际就是村庄,村庄里横七竖八地盖着地域特色鲜明的房子;墙根底下蹲着几个老人,有的抱着老碗在挑一碗裤带般又宽又长的擀面,有的仰着脖子正在打一个xx舒坦的哈欠,有的眯缝着双眼与太阳对视;一阵黄风吹了过来,先是吹黄了天,紧接着吹黄了大大小小的村子……
这是一幅绝大多数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非常熟悉的场景,这幅场景更多的时候只能存在于我们关于童年和农村的记忆中。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个个关于农村、关于农民的人物和场景,活生生、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那种惊讶和感动甚至无法用文字来言说。当不绝于耳的赞叹声充斥在每一个展览场馆的时候,一个瘦高、清秀,长发飘逸的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用他那深邃的眼神关注着眼前的一切——他的作品和他的观众。
他,就是李小超。
一个根在关中,用黄土泥塑的形式,全景式地为世世代代生活在陕西大地上的生命群落进行集体造像的人。
扎根乡土:青年期的内心积淀
出生在礼泉县一个小山村的李小超,并不是突然一下子就得到了认可的。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李小超都在不停地追索着属于自己的风格。
1985年,李小超离开了生养他17年的农村,考到了西安美术学院。在这里,李小超学习绘画,也接触雕塑。系统的学习,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李小超被分配到了咸阳的一个小单位。按部就班的工作很快就让李小超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深深的焦虑,没多久,李小超就选择了走出去。
没有了工作束缚的李小超在艺术上有了异常广阔的空间。他一刻都没有闲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数次地在西安、咸阳、渭北一带打转转。在这个过程里,他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过长期养育他的关中大地,没有离开过对与他朝夕相处的农村和农民的关注,他用他的画笔勾勒出他们生活的场景和喜怒哀乐的面孔。1991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讽刺与幽默》报上,发表了李小超的一组黑白随笔“童年记忆”。这组黑白画不仅艺术上简约大方,尤其是其中渗透出的那种对于童趣乡情率真的咀嚼和回忆,吸引了许多的人。这组画的发表,很快让李小超受到了来自他家乡人的注意。
泥土百变:塑造一个时代的表情
1992年,已经在咸阳地区小有名气的李小超继续行走在艺术道路上,但是很快他就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表现他的乡土百态,那就是泥塑。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的李小超一头扎回家乡搞起了泥塑,据说当时李小超在自家后院盘了一座烧窑,把村子更新换代而伐倒的苹果树都烧光了。在这个时期,李小超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他在家乡搞陶塑的那些年,母亲帮孩子一遍一遍地过滤胶泥。小超娘说娃这几年总是起早贪黑,夜夜都要熬到鸡叫三遍。天亮了就提一筐黄胶泥到赵镇街上去,去了蹲在人背后,看见一个杀猪的,他便捏一个杀猪的,看见一个剃头的,他便捏一个剃头的……捏着捏着,日头端了,他便提一筐泥人人回到家里,把那杀猪的、剃头的……重新捣烂,一筐泥人重又成为一筐黄泥!
1995年,xx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红遍了全国,小说中表现出来浓郁的关中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和大小人物,突然地就打动了李小超。“我20多年来,朝夕相处,梦中相见的那些个父老乡亲仿佛一下子就冒在了我的眼前,我一遍一遍地看小说,一遍一遍地揣摩,越想越觉得有种冲动,我似乎已经能够看得见小说中的那些人物在一堆堆泥土里向我招手,要我把他们从泥土里拉出来。”于是他历经3年,按照小说情节,包括了人物、房舍、牲畜、树木、生活器具等88套,3000余件陶塑作品,在李小超的手里活灵活现地幻化而出,全景式地陈列和展现了那个时代关中父老乡亲辛酸而又慷慨悲壮的生存状态。这批作品完成以后,先后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zh1}整部主题泥塑被中央美术馆收藏。也就是在《白鹿原》主题泥塑之后,李小超基本上确定了自己适度夸张、造型扑拙的泥塑风格,这种风格也xx地体现了他所要表达的主题——农村、农民以及民风民俗。
美在民间:创作要回到家乡去
2009年10月,刚刚从北京开完个人作品展览的李小超利用巡展的间隙,回到了家乡。
“我的创作离不开这片土地,回到家乡,看到父母,看到你从小生活的地方,你的心里会感到xx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我心里的那些人物,那些场景才会像水一样缓缓流出。”站在厚实的田野里,李小超毫不掩饰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在李小超的意象世界里,充斥着对乡村、乡民们的感情。每每看到他清瘦的身影,行走在傍晚关中乡间的土路上,我们就会把他想象成一位诗人,而那些粗犷、朴拙的泥塑就是他身体里流淌出来的最美的诗句。
用雕塑记录和讴歌我们伟大的时代
○
谷
菽
那还是在去年的秋冬时节,举国上下到处弥漫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浓浓气息。也正是在这时,雕塑家李小超正在构思创作一组大型青铜雕塑,计划通过60件(组)各色普通百姓雕像,展现新中国60年留在人们身上的印迹,以及6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生存状态。
在此前创作的《白鹿原》及西安大雁塔西苑主题公园等群雕中,李小超表现的是与当今城市生活几乎xx隔绝的关中农村,很容易让人将它们与张艺谋某些早期电影产生一定联想。《百姓1949-2009》则有了质的改变,表现的虽然还是关中普普通通的百姓,切入点却是2009年他们的生存状况、生存面貌。
李小超选取1949-2009年60年间出生的60个典型样本——他们不是时代的弄潮儿,只是极平凡的小人物,是亿万中华儿女的缩影,他们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一同成长,他们的人生与时代同跌宕、共起伏,甚至他们的名字都带有时代政治的印迹——解放、援朝、跃进、社教、xx、备战……透过这些既不“美丽”也不“深沉”的各色人物,我们能够感受到既往劳作的艰辛、衣食无忧后的满足、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困顿、内心的焦虑与无所适从、对岁月蹉跎的无奈……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李小超以雕塑手法长期刻划其关中乡党的原因,除了熟悉、了解,这其中还有他对民族、对时代、对乡土、对乡情的真情表白。这里没有所谓的“解构”和“嘲讽”,也没有“俯视”,只有关中百姓的善良、淳厚、朴拙、快乐、执著,以及他们在社会巨变中的渴盼、茫然、焦虑与患得患失。表现这些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个体生命,就是作为艺术家的李小超对当今中国城乡下层人群生存状态朴实而又率真的再现。
李小超接受过美术学院的正规教育,长年的专业训练使他的雕塑技法分外娴熟,并拥有完整的审美修养,但他并没有xx沉迷于学院情结,而是不断探索,苦心追求雕塑的真谛。长年的游学,使李小超越来越认识到关中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访博物馆,钻山沟,细心揣摩早期陶俑、石刻,为他们的浑然意趣所陶醉、所折服,真心地从中汲取营养。随阅历的加深,以及对社会现实感受能力的提高,李小超开始彻底抛弃既往学院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内容,逐渐形成他的写意雕塑艺术风格。
李小超的雕塑同样强调真实,不过他不追求结构的xx准确与细节的xx真实,而是强调情感的真实,情境的真实,造型则采用写意手法。他突出所表现人物的某些最主要的特征,将细节的刻划统一在“传神”的原则之下,按照一定的繁简疏密关系加以处理——人物的姿态、服饰、所持器具等细节,以及人物相互呼应关系,都是对其“神”的一种注释说明。
在李小超的雕塑中,夸张几乎随处可见,不过这种夸张与常见的众多抽象风格作品的夸张不同,更多是通过对塑造对象的结构细节取舍表露一种情感的夸张,而不是在具体造型中展示过多的经过理性总结的结构的夸张与变形。李小超雕塑的形,不是变形,往往是宏观的相似,是对表现对象的一种概括与升华,这与马踏匈奴等汉代石刻有异曲同工之妙。
认识李小超已有8年之久,认识得越久,越会感到他的可贵。外表平实无华的李小超,内心充满激情,终日在雕塑艺术园中默默耕耘。他继承发扬中国优秀艺术传统,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面貌,创造出一大批新颖的普通百姓形象,记录和讴歌了我们所处的变革中的伟大时代。这就是他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