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新观察之--收藏家_普茶藏珍_新浪博客

   今天一早,被东莞的朋友电话闹醒,我说都啥时候了,你还来芳村?他说还有点尾数和我结清了,不想拖过年。这点其实我蛮以广东人自居的,一般而言,数期不过年。因为今年还清了,明年继续赊别,这点有点象银行的借新还旧,到期借款都要还银行钱,保持信誉,并达到xx双方双赢,大家都能交待的过去。还了再借别,银行对及时还款的客户是非常重视的。

  东莞的朋友其实是我的小哥么,他比我年轻,自然比我肯学。几年下来,他的进步我是有眼看到的,对他的普洱事业的未来我是充满成功的预期的。

  我一边泡着09年春的刮风寨,一边和他侃,毕竟大家都忙,好久没见面了。我问他今年都做的怎么样,他说收不少茶,金额是一个令我诧异的数额。我问他,你们应该去厂家进的少,收跳楼的多吧?他点点头默认了,他们的宗旨就是物廉价美就收,收就得有个量,100件以上,否则免谈。

  我说你们的做法,其实我很多朋友都有这么做,一般而言。这些都不是专业 茶商所为,茶商哪里有这么大实力,现金流也不可能支撑。一定是其他行业的,有一定稳定现金来源的企业。把资金分摊一些风险,进入普洱茶收藏业,在茶叶行业里看的很大的一些数字,比如五百万、一千万,其实有些时候是这些企业的一个手指头而已,所以,他们并不在乎眼前的短期变现,自然也就没有出货压力。长期而言,这些茶叶升值不在话下。因为入货便宜,也因为普洱在陈化在变。

  我记得,来我店里很多朋友都有谈及普洱茶前景堪忧,收茶的人少了。其实这是个误区,的确,全民收藏的热情没有以前这么高涨了,个体收茶的人少了,其实应该说不是少了,而是变现堵塞了,没有现金并看不清楚未来的方向,所以投资普洱收藏意愿降低了而已。

  而我看来,只是以往稀里糊涂的乱收一气的行为减少了而已,大收藏家其实还多了。他们的特点之一,就是有自己产业的、有大量的现金流、根本不做短期普洱变现考虑。这类收藏家的钱其实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对投资普洱收藏其实还是非常谨慎的,其中之一就是相对价格要低。所以大多数是以低价量多的中低端茶为主,以后市场的量也靠这一区间的茶体现。所以未来若干年,变现不成问题。资金进来了,总是需要考虑出去的,只要持有足够长,未来的出去,并非是指望击鼓传花的下家接,好像股票一样。而是直接就让喝茶的,消耗到胃里去,再尿出来,也别愁接不接的问题了,所以收藏普洱茶,长远看是生产,短期也许是炒作。

   我说,那你该考虑我的刮风寨了吧,你感觉如何,他说“凉喉,生津”是好茶,喉咙喝后很通畅。我告诉他生产之初就是告罄之时候,哪里还有剩,几桶是我自己喝的量而已。再泡一泡09秋丁家寨,无味了。这是我泡茶次序颠倒的缘故,好茶喝了,以下的茶都难以入口。我是有些随意的。说着说着,有外地的电话打给他,我看他又开始谈起生意经了,好像是300件,还很追。放下电话后,我问他,怎么还进货呀,都啥时候了,他说是好东西,几十元一公斤,便宜,滋味也不错,过完年就交易。

  哎,我羡慕他呀,动则三几百件,眉毛都不皱。以我行业经验来看,他的所作所为,全部正确,我只所以不做,是我根本做不来。好像谁都知道房地产好做,谁都能做吗?

   其实,普洱茶一向都不缺收货的人,上手撑不下去,就割肉吧,下面大把虎视眈眈的大狼等着肥肉掉下来呢,还是那句话,这行有前景,但准入标准大为提高,你觉得你行你就做,不行换个方式,毕竟普洱引发的生意通道实在太多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能成功。

   以上是牛年{zh1}的市场观察。整个牛年我都在默默耕耘,该进的进,不该出的不出,我尽量收我能保持的住的,并坚决让虎视眈眈的吃惯跳楼肥肉的狼把视线从我处转移到别家,我还想吃你呢。因为到虎年了,该虎虎生风,适时要冒进一点了。虎年我的整一思路就是不再保守,出击,出击,再出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普洱新观察之--收藏家_普茶藏珍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