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投垒球发展展望与思考_耿健将_新浪博客

中国慢投垒球发展展望与思考

                                               耿剑

     棒垒球在中国已经有百年历史,中国垒球队取得过奥运会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整体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基础推广阶段。慢投垒球是从垒球中演生出来的新兴体育运动,在美国,日本,中华台北地区都得到巨大的发展。以中华台北地区为例,十年前只有3支慢投垒球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岛6000余支,参加某联赛1300支的规模。

     反观中国棒垒球发展的现状,可以说是危机与机遇共存。2012年棒垒球退出奥动会,在中国举国体育的体制下,不失为对棒垒球成绩体育的重大打击。

       然而另一方面,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按照国家的要求,体育工作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整体目标除了抓好竞技体育之外,还要推动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这就给了棒垒球一个机遇。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消费者的视野开阔,开拓了消费者的视野,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人们在观看奥运体育比赛的时候不仅xx我国运动员的成绩,。还会结合自身情况,去参与、体验和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随着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的提升,体育消费随之上涨是必然趋势。

放眼全国,如今各运动场所格外火爆,体育用品在销售淡季仍然热买热销。据统计,我国年度体育消费平均为1,400亿元,全国文化体育消费总值年均增长5.1%。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67.9%的城市居民喜欢体育运动;71.4%的居民通过电视xx体育运动;32.9%的居民在体育服装上有支出;30.2%的居民在体育书、报、刊上有支出;7.2%的居民购买过体育赛事门票。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将在全国掀起一场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极大地促进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各种健身器材、运动器械、服装鞋帽、健身饮料等需求量会大幅度提高, 将极大地带动我国各级、各地区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所以,竞技体育衍生出来的各种产业也将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商机。慢投垒球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走上快速发展的步伐。

中国需要自己的体育文化和产品

在成绩体育体制下,我们的体育项目多数沿用全国运动会及体校选拔制度。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与专业体育脱节,没有形成有效的金子塔型建制。体育魅力的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悬念性、交流性、个人相关性都没{zd0}程度的激发。各个分项体育没能制造出成功的产业链条,很难形成有效的产业形式。

眼下的中国体育更注重成绩,对体育文化和相关产品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国家现在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加强动漫产业建设,就是要树立本国的动漫文化体系,不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过多吸收外来文化。体育产业亦是这如此,现在青少年的偶象都来自NBA,英超,F1甚至是MLB的明星,长久以往,中国青少年的潜意识就会打下深深的外国文化烙印。另外,把体育做为一个产业来看待,不只是比赛这么简单,相关的文化配备、商业产品链条、培训选拔机制缺一不可。所以中国急需一个成功的体育产业案例。

慢投垒球发展的机遇

中国需要一个可以大众参与并能真正形成体育产业的典型案例。这项运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团体运动

除了足篮外,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的团体运动并不多。参与团体运动时可选择的项目非常的少。实际上棒垒球是更讲究团队协作的运动,很多专业文章都指出棒垒球运动{zd0}程度的挖掘了团队精神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慢投垒球将投手的作用弱化,降低了项目中的个人主义和技术难度,人人都可进攻,也就进一步强调了团队的配合性。

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运动

很多运动因为本身的载体不够丰富,所以很难加载更多的体育文化内涵。垒球慢投有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载体,在中国群众中还没有强势文化,是可以植入多种文化形式的综合体(体育,动漫,娱乐,教育等)。

可以独立做大做强的运动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的体育产业,那一定要成为{sjj}的体育强国。从运营水平上看,中超短时间内无法与英超比较,CBA无法与NBA比较,高尔夫球短时期很难出一个伍滋。鉴于中国人口基数和运动对于亚洲人本身的适应性,慢投垒球反倒是可以很快成为世界人口数量的参与大国。试想一下,仅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高校普及慢投,至少带来北京(60所),江苏(43所),广东(37所) 上海(30所)共170个高校,如果每个学校15个院系,就是2550个队,配合四地的中学以及社会人队,规模足以与台湾地区相抗衡。如果全国推广顺利,我们将得到一个无可比拟的巨大运动人群。

眼下这一切都已经不是设想,全国的大学生运动会已经吸收慢投垒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江苏省更是走在前列,将于今年8月举办全省大学生慢投联赛。中国垒协的俱乐部组建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到2009年年底可以吸收近200个正式俱乐部会员。

从梯队上讲,软式垒球将源源不断的为慢投垒球输送后备人才和进行群众教育。五年后,当现在中小学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大量垒球爱好者进入大学的同时,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将输送到社会中来成为中坚力量。

可建设全国商业模式的运动

垒球慢投需要的是一个产业链。从俱乐部组织,赛事运营,培训推广,器材供应,文化传播,学校教育都是重要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投入。除了发挥重要作用现有体制外,在每个环节引入相应的商业运作是解决资金问题和盘活整个运动项目解决之道。

合适广大人群不同年龄参与的运动

推广一项运动,除了个人外,企业参与必不可少。对于很多企业都会把体育做为营销和公关的重要阵地。对于企业来说寻找一个理想的运动载体是比较困难的。足球,篮球只合适青年人参加,高尔夫价格太贵且非团体运动。慢投垒球可以说是又时尚又综合的体育运动,很合适在企业里作为团队建设和日常健身推广,在打击席等待进攻都成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作为一个大众参与的体育运动,时尚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悬念性、交流性、个人相关性慢垒球基本上面面俱到。

国家认可并组织,各省支持

在中国体育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举国体制下如此,在商业体育产业也是如此。中国垒球协会正式接纳慢投俱乐部注册并举行俱乐部联赛及全国比赛,各地大学生体协组织自己的地方联赛,上海市也将慢投垒球列为了市运会项目。这些都将大大促进慢投垒球的发展。

另外,作为慢投垒球的重要组织成力量台商,成功组织多地台商比赛并积极参与协会俱乐部建设和比赛。随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进展,慢投垒球必定在福建与台湾之间,两岸之间起到重要的沟通交流功能。

 

慢投垒球发展的方法

建立全国俱乐部管理机制,组织好各地俱乐部比赛及全国赛

通过俱乐部建设,将{zd0}范围的吸纳符合条件、热爱慢垒事业的人和团体加入到协会组织,形成有效基础人群。在协会统一管理下,建设正规的联赛模式,下放地方俱乐部联赛管理权力,提升地方主观能动性。在基层,因势利导发展学校、体育专业机构、企业和台商成为当地的主导力量,依托这个核心快速建立当地的慢投垒球组织和比赛。

每年确定一个城市进行全国俱乐部决赛,兼顾南北发展选址,争夺全国{gj},进而考虑出国比赛事宜。

具体操作:

慢投协会下发俱乐部报名文件,解释报名手续并接受报名。统计报名情况,并选建当地核心俱乐部及工作人员。各地经协会批准后,组织9月-11月的地方俱名部联赛选拔12月初的全国比赛队。

改良中国慢垒垒球运动,使其更适应在中国发展

将硬式垒球改成软式垒球,或考虑进一步缩小垒球直径。从而加强运动安全性和趣味性。

具体操作:

选用功辉软式垒球为今年地方联赛的正式比赛用球,不限制金属球棒等器材。试用小型垒球,并评测其可用性(功辉提供)。

引入商业模式,通过企业形式将更多的专业企业协同到共同发展框架中。

通过全国统一授权的公司运营慢投垒球事宜,可以通过标准的企业对企业的方式解决商业运作问题。

具体操作:

成立专职中国垒球推广公司,建立长期的运营机制,由该公司负责与慢投垒球相关的商业运作,并广泛联系相关公司业务,整合商业资源。

打通基层体育设施体育服务与俱乐部的渠道,解决场地和器材问题

基层垒球训练场地是{zd0}的问题。如果协调好基层场管与俱乐部的共建共盈是一个重要工作。现在的情况是市场有需求,场地有愿望,但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和定价将场馆资源提供给俱乐部使用。只有通过协会和垒球部协调,才能有效的组织好两端资源。

具体操作:

统计可调动场管和学校体育资源,与场地资源沟通统一的经营模式,帮助场馆与俱乐部达成长期租用关系。

开展学校体育合作模式,创立以大学为主的体教模式,将学校体育资源注入到慢投垒球运动发展中

学校体育是中国棒垒球{zh0}的沃土。无论是人群、场地还是基层教练都不是问题。现在学校中慢投垒球也有大量的群众基础,以清华、北大为例,每个系都有慢投垒球队。如何正确的引导学校慢投垒球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工作。学校慢投垒球现在需要的是成熟的教材和基层指导。这部分工作应由协会统一制作,并指派合适人员定期指导。

具体操作:

统计并联系全国各已建慢投垒球大学,并结合当地大学生垒球协会情况,选定核心管理团队,发展当地大学生慢投垒球运动。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协调,力求开放出相应的场地租借给社会俱名部使用。

协会统一拍摄指导录象供全国俱乐部参考,提供标准教案供全国大学教师使用。

建设核心互联网媒体,加强与强势媒体合作

由于全国垒球慢投参与者居住分散,职业众多,必须通过互联网手段将其管理起来,并形成相应的网络文化。任何一个小团队都很难在互联网上收集到足够多的受众和发挥互联网的影响力。正确定位中国垒协官网(),慢投垒球官网门户(),棒垒球交流网站(下属网站)这三个网的关系,相互支撑,建立综合性慢投垒球网络频道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垒球官网现有“论坛”连接未指向交流网、基础信息没有更新,慢投垒球官网没有正式运营,交流网站没有形成有效的聚合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在交流网站中建设垒球体育大百科,将会对未来几年的垒球基础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依托现在综合体育门户资源(如新浪体育,空中网等)将为我们的互联网建设带来巨大的互联网xx。

同时,通过建设媒体队并与众多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宣传能力和舆论支持。

发动台商资源,加强两岸交流

加强与各地台商慢投组织联系,并吸收其成为正式俱乐部。通过联赛将大陆台商以及台湾地区的慢投垒球队融入到俱乐部比赛中来。

具体操作:

联系并吸收各地台商慢投垒球联盟或球队为协会俱乐部,适当吸收相关人员为地区俱乐部的协调人。联系全国台商总会,争取得到相应支持。开发海西特区资源,将慢投垒球植入到两岸文化交流体系,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文化通道。

加强与世界慢投垒球运动组织联系,确立中国慢垒地位

加强与国外慢投垒球组织的交流,争取在明年能选派一支有商业赞助的慢投垒球队参加{sjj}慢投比赛。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慢投垒球发展展望与思考_耿健将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