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科技与创新共舞

     科技创新插双翼,加快发展正腾飞。南安作为泉州乃至整个福建科技工作的先行者,近年来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不断提升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该市先后荣获“全国县(市)科技实力擂台赛科技实力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市”“省知识产权强县(市)”和“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市”等称号,日前更是蝉联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

  “南安之新,在于常新”,这不仅是南安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一种共识和目标,也是外界赋予南安的一致评价。“科学技术是{dy}生产力”,已经在南安建设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的发展中得到清晰印证。

政府有形之手强势推进

    近年来,南安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建设技术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xx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007年3月,南安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加快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建设,并确定基地建设的名称、定位、用地及资金筹措等具体事项;

    2007年6月,南安市委召开常委专题会议,贯彻落实黄小晶省长关于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讲话精神,研究确定关于启动25MW光伏实验基地和市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具体事宜,为南安光伏产业的发展明确目标任务;

    2007年7月,南安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福建省光伏产业发展论坛暨泉州(南安)光伏项目推介对接会”,同年8月,对接会隆重举办,有1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有7个项目举行入驻奠基仪式,总投资额达16亿元,实现对接项目15个;

     2007年7月,南安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南安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规划》,同年9月该《规划》正式出台,重点推进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加快培育发展机电、水暖阀门等产业节能降耗项目,带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推进;

    2008年3月,南安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通过南安市科技局关于贯彻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和2008年科技工作“16153”总体思路的实施建议;

    2008年5月,南安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关于2008~2010年南安市石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有效推进我市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2008年7月,南安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光电信息企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方案》,同年8月《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光电信息企业孵化基地)若干优惠措施》出台,对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入驻大学科技园的企业赋予一系列优惠措施,有力地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进程。

     2008年12月,南安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全面推广运用“世纪之村”网络平台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明确了要在2009年6月底前,全市各村(社区)全面推广运用“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

    2009年3月,南安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有效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技术创新型城市的推进,会上还研究布署“2009年福建省光伏产业(南安)项目对接会”,同年4月,对接会隆重举行,有64个科技成果项目和招商项目实现对接。

    2009年8月,南安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南安市知识产权局,2010年1月,南安市知识产权局成立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此举极大推动了新一轮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区域创新。

    2009年10月,南安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传达了泉州市深化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会精神,并提出要认真组织实施“五三一”行动计划,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会上还同意举办“2009年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科技成果(南安)推介会”。10月下旬,《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11月,推介会隆重举行,会上南安市政府与厦大签订市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有20个项目签约,39个项目达成对接意向……

    同时,南安市委、市政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技术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决定》等一系列科技政策,内容涵盖技术创新、科技奖励、人才、xx、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等诸多方面,为加速科技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机制,使科技工作步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部门搭建平台促进发展

    政府对科技的重视让南安科技工作驶上快车道,而作为南安科技的主管部门,南安市科技局对于南安科技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并在2008年1月被南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南安市2007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优秀组织奖”,9月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泉州市2006~2007年度文明单位”,10月被省科技厅授予“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还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据介绍,多年来,南安市科技局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战略,支撑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培植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企业自主创新。2007~2009年获国家、省、市级科技立项分别为15个、21个、96个,包括了“南安龙眼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及保鲜加工技术应用产业化”被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福建省星火计划一县一业科技示范”重大专项——“南安市粮油食品深加工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省“一镇一品”科技示范专项——“南安市仑苍镇水暖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暨共性技术攻关”和泉州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南安市光电信息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在积极实施项目带动的同时,南安市科技局还主动深入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帮助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强化产学研交流。2007年以来,已组织召开福建省光伏产业发展论坛暨泉州(南安)光伏项目推介对接会、福建省光伏产业(南安)项目对接会、台湾光电技术推介会等大型科技成果推介洽谈会,走访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及高校科研成果,3年来,共征集企业技术难题180多项,高校科技成果500多项,其中部分企业已和高校成功对接。

    此外,在南安市科技局的组织下,南安市还先后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泉州市光电信息促进中心、科技示范镇、村、场以及省市行业(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同时搭建了粮油食品、水暖阀门、光电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这些载体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较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支撑动力,为南安建设成技术创新型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企业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政府的介入、部门的协助也让企业的科技进步驶入快车道,创新成果在南安遍地开花。2007~2009年获国家、省、市级科技立项分别为15个、21个、96个,争取项目经费2789万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家、泉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泉州市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9家、省、泉州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分别为7和15家;3年共获授权专利1184件,其中发明专利27件,郑智雄的专利获第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陈秀玉荣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业奖。

    石材加工、水暖器具是南安的传统支柱产业,在科技的带动下,这些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投资近6亿元建设石粉综合利用项目的滨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年综合利用石粉率达80%以上,碎石达90%以上,石材加工企业均配套建设成套高位沉淀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做到循环使用,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引进、新办10家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利用碎石生产“马赛克艺术品”,实现变废为宝,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石材行业可持续发展;总投资约4.3亿元的“南安市电镀集控中心”已于2009年6月完工并进入调试运行,水暖器具生产再也不怕电镀污染……

    在提高支柱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南安还重点扶持培育光电信息、汽配、精密机械等新兴的xx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强大牵引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并通过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价值链向xx攀升,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南安光电信息产业是国家、省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挂靠在南安市科技局,坚持依靠科技、高点定位、高效运作,取得显著成效。南安市三晶硅品精制有限公司拥有硅生产、提纯完整的产业链,自主研发太阳能级高纯硅物理法低成本提纯技术,为低成本发展光伏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南安市以该公司为龙头,规划建设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培育光电信息产业,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培育1000MW光伏产业链和大规模光电产业集群。基地被授予“福建省光电产业园”“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平台南安光电创业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目前省政府重点支持、三晶硅公司承担的25MW光伏实验基地已建成,已完成我省首条从硅晶体制作到光伏电池组件的完整的25MW光伏生产线安装,并顺利试产,将为我省低成本发展光伏产业提供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郑重声明:资讯 【南安:科技与创新共舞】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