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要——书的知识(2)

       缣帛的书    即今天书画使用的素绢。在竹简木方盛行的同时,出现了写在缣帛上的书。墨子曾提了“书于竹帛”的话,可见在战国时候帛书就已流行,其作为图书材料已和竹木同时并用了。

         卷    缣帛写书尺幅长短是服从于文字的多寡的。帛书的形态,一般是把一篇文章截成一段,把这一段卷成一束,叫作“一卷”。后来作家们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叫作一卷,或把几篇有关的短文合成一卷。古今图书的称“卷”就是源于帛书。以后人们就用卷作为计算书籍内容数量的单位了。从战国到西晋,人们一直用它作为图书材料之一。

        篇与卷   书籍有以篇计数的,也有以卷计数的,其以篇计数的应当说是简策,以卷计数的就是帛书了。缣帛写书优点很多,可不能普遍应用,因为产量不多,造价成本高。因此,与竹木并行。正是由于无法满足一般普通读书人书写,劳动人民终于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发明了纤维造纸,代替了竹木缣帛。

       石头的书    除上述的图书外,还有刻在石头上供人阅读的书。流传到现在最早的石头书——刻石,要算是秦国的石鼓。因为刻石的形状象鼓,所叫作石鼓。东汉的xx学者蔡邕,发现当时儒家经文有许多错误。经书是当时课本,他恐怕贻误后学,就把经文加以校正,用丹笔把经文亲手写在石碑上,由工人镌刻,共刻了六经,即《易经》《书经〉〈诗经〉〈春秋·公羊传〉〈论语〉。刻在高一丈、宽四尺的四十六块石碑上。立于洛阳太学门前。因刻于熹平年间,所以世称〈熹平石经〉。

        它的刻成,为经书提供了标准文本,受到当时学者们的欢迎。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抄写,太学门前车水马龙,街道为之堵塞,可见其影响之大,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件大事。之后又出现了许多石刻书籍,就是在唐代出现了雕版印书行业,也并未绝迹。

       纸的发明     纸的发明者,一般都说是东汉的蔡伦,据历史各方记载,“纸的产生,汉代初年就已经有了”。只是到了蔡伦的时候,比以前造纸更精罢了。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在纸字下也有注释,从丝,氏声,就是说把碎丝捣烂成浆,再经晾在竹席上,干燥后便成为纸。这是最初的纸。及到蔡伦提出用破布、鱼网、树皮,做的比以前更好了。

        纸绝非是蔡伦一个人创造发明,而是他在总结了人们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为造纸技术发展向前跃进了一大步。

        自从有了纸,著书写字就更为方便。给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极为优越的条件。用纸写成一卷书,可以代替一车竹木简策,它比竹木轻便,比缣帛成本低廉。于是抄书藏书逐渐成为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尚未产生印刷业,书籍xx是靠着手工抄写而成,随之社会上就出现了以抄书为业的人,因为他们主要是为人家抄写经卷,所以就把这些人叫作“经生”其字朴拙秀丽,称为“写经体”。

       抄写究竟费时费事,书籍的产量受到一定限制,远远满足不了当时的社会需要,也就催xx明了雕版印刷术。未校



郑重声明:资讯 【阅读摘要——书的知识(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