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3208时钟{dy}版今天已经面世,但是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报时,问题出在蜂鸣器上,实验室原本有好多蜂鸣器,但都是无源的,就是不含振荡电路,直接通直流电压不会发声,必须外接振荡器才可使用,没有办法,只得去电子市场采购,一念之差,买回来的还是无源蜂鸣器,现在手上大概有二十几个吧,于是想:既然有源与无源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含有振荡电路,那可不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法利用现有的无源蜂鸣器呢?于是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现总结如下: 喇叭、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的区别: 蜂鸣器: 利用压电陶瓷片的压电效应发声, 直流电阻无限大,交流阻抗也很大; 现在很常用的是一种有源蜂鸣器,内部有振荡、驱动电路。加电源就可以响,优点是用起来省事,缺点是频率固定了,就只一个单音。 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的根本区别是产品对输入信号的要求不一样;有源蜂鸣器工作的理想信号是直流电,通常标示为VDC、VDD等。因为蜂鸣器内部有一简单的振荡电路,能将恒定的直流电转化成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从面实出磁场交变,带动钼片振动发音。但是在某些有源蜂鸣器在特定的交流信号下也可以工作,只是对交流信号的电压和频率要求很高,此种工作方式一般不采用。而无源蜂鸣器没有内部驱动电路,有些公司和工厂称为讯响器,国标中称为声响器。无源蜂鸣器工作的理想信号方波。如果给预直流信号蜂鸣器是不响应的,因为磁路恒定,钼片不能振动发音。 在实际使用蜂鸣器时,区分是有源还是无源蜂鸣器,电磁式还是压电式。对于后者,他们的区别是: 电磁无源蜂鸣属于感性负载器件,理想输入是正向方波通常记作:VO-P。压电无源蜂鸣属于容性负载器件,理想输入是双向方波通常记作:VP-P。但是如果IC是反向器4049等,取一非门的输入和输出接蜂鸣器也是很理想的,只是有时IC的输出功率太小,声音达不到预期要求。如果蜂鸣器是作为高声压报xx的,普通的两引脚电感还不能满足要求,一般会采用三脚抽头电感,一般为10倍的升压比,有些高声压110dB以上的可能要用小功率变压器实现升压。 他们的工作原理是: 无源电磁蜂鸣器工作原理是:交流信号通过绕在支架上的线包在支架的芯柱上产生一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和磁环恒定磁通进行叠加,使钼片以给定的交流信号频率振动并配合共振腔发声。产品的整个频率和声压的响应曲线与间隙值、钼片的固有振动频率(可粗略折射为小钼片的厚度)、外壳(亥姆霍兹共振声腔)频率、磁环的磁强漆包线的线径有直接关系。 压电蜂鸣片是将高压极压化后的压电陶瓷片黏贴于振动金属片上。当添加交流电压后,会因为压电效应,而生成机械变形伸展及收缩,利用此特性使金属片振动而发出声响。 2、节点支持方式-将蜂鸣片固定于约与陶瓷片直径同尺寸的环形结构内。若共振腔设计得宜,并搭配频率正确的回授式蜂鸣片与正回授电路,将可生成较大音压及正确的频率。 有源与无源蜂鸣器的介绍及识别(驱动/电路)
(一)蜂鸣器的介绍 1.蜂鸣器的作用: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xxx、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二)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1.压电式蜂鸣器: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小型蜂鸣器因其体积小(直径只有llmm)、重量轻、价格低、结构牢靠,而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需要发声的电器设备、电子制作和单片机等电路中。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的外观如图a、b所示。 图:有源和无源蜂鸣器的外观
从图a、b外观上看,两种蜂鸣器好像一样,但仔细看,两者的高度略有区别,有源蜂鸣器a,高度为9mm,而无源蜂鸣器b的高度为8mm。如将两种蜂鸣器的引脚郡朝上放置时,可以看出有绿色电路板的一种是无源蜂鸣器,没有电路板而用黑胶封闭的一种是有源蜂鸣器【网上摘录资料,感觉此处有误,欢迎指正】。 进一步判断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还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档Rxl档测试:用黑表笔接蜂鸣器 "+"引脚,红表笔在另一引脚上来回碰触,如果触发出咔、咔声的且电阻只有8Ω(或16Ω)的是无源蜂鸣器;如果能发出持续声音的,且电阻在几百欧以上的,是有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直接接上额定电源(新的蜂鸣器在标签上都有注明)就可连续发声;而无源蜂鸣器则和电磁扬声器一样,需要接在音频输出电路中才能发声。 小结: 因为手上只有一种蜂鸣器,而且确定是无源型,以上对比检验方法无从验证,仅供参考,另外还找到一些无源蜂鸣器应用于单片机系统的例子,基本上都是以软件方式弥补硬件缺陷,该部分我执行验证确实可靠后再发布,呵呵!也许会有附加硬件电路的例子,只是我没有发现!回头一并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