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医药外包异军突起- 液相色谱柱法的日志- 网易博客

北京生物医药外包异军突起

2010-02-04 01:34:05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2009年北京生物医药CRO出口额达5859万美元,增幅达149%
邓天敬、楼柏良()

在2009北京服务外包的出口份额构成中,生物医药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虽然只有5859万美元,但其增长速度却最为迅猛,增幅达149个百分点。

大洋彼岸的美国消费者正在咨询和服用的xx心血管疾病的新药,很有可能不是由美国的制药企业一手打造。他们把前期的化学合成、临床前的医药研发转移到中国和印度来完成。在中国和印度,他们在当地的现代化的科技园和实验室,雇佣本地的专业人士使用{yl}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来完成这些分包出来的合成、测试和生物技术研发工作,交付到他们手里的是实验数据,研发报告和小量样本。他们根据这些重要的数据和样本,生产出新药。

这就是生物医药CRO。它是合同研发外包的缩写,也是全球医药和生物科技市场最感兴趣的话题。

在2009北京服务外包的出口份额构成中,生物医药和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虽然最小,为5859万美元,但其增长速度却最为迅猛,增幅达149个百分点。

xxxx快速成长为了提高研发效率、控制成本,越来越多的医药公司将研发工作外包给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已经成为继软件外包服务之后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外包产业。

位于昌平中关村生命科技园的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位于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是近几年国内新兴的美资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企业。

不论是在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汇龙森科技园,还是在昌平生命科技园的创新大厦,外面镶嵌着白色和蓝色粗硕的排风管的三层楼高的康龙化成和保诺科技空间略显拥挤。

其负责人均对记者表示,快速增长的业务使得他们的实验室、办公地点不够用,他们已经在考虑或正在投建新的产业园,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这两家北京市生物医药外包企业有五“同”两“不同”。

相同之一:海归创业。

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元老”之一副总裁邓天敬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专业出身,之后赴美读化学博士,毕业后{dy}份工作就在PPD。2005年回国加入刚刚成立不久的保诺,开始创业之旅。

康龙化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柏良博士早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就职于美国Helios制药公司从事化学合成研发工作。2003年在在美国肯塔基州注册成立Pharmaron(康龙化成),2004年6月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成立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

相同之二:落户北京。

上海医药行业发展较早,在张江科技园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集聚着上百家生物医药公司,竞争激烈,人才流失率也较高。而北京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稳定的人才对生物医药外包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同时,北京得天独厚的生物医药研发及临床研究的资源,以及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人才。科研和人才资源的丰富,是这些企业落户北京的重要原因。

相同之三:xx人才云集。

在保诺科技近700人的研发团队中,21%拥有博士学位,是业内拥有博士比例{zg}的公司之一,15%拥有海外教育和工作背景。公司的20多名高管,均为在欧美全球xx制药企业工作十年以上的资深专业人士,其中既包括海外华人,也包括来自台湾、英国、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

拥有750多名员工的康龙化成引进20多位xx海外人才,他们均在葛兰素史克、美国默克等国外xx制药公司工作过十年以上,博士、硕士比例累计超过51%。

相同之四:通过并购延伸业务范围:2009年底,世界前三强CRO公司之一的PPD公司(纳斯达克代码:PPDI)收购保诺科技。PPD公司的强项是后期临床实验,保诺的优势是xx研发前期的一体化开发,并购后整个医药研发外包链条衔接完整。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北京生物医药外包异军突起- 液相色谱柱法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