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报告_侯萧萧_新浪博客
 

目录

一、前言                                      …………………………………

1.       实习目的

2.       实习任务

3.       实习要求

二、仪器的一般性检验                        …………………………………

1.       工具检查

2.       经纬仪检查

3.       水准仪检查

三、导线测量外业                             …………………………………

1.       水平角测量                               …………………………………

1)  测量方法、测量步骤、规范要求

2)  测量水平角略图

3)  水平角测量成果表格

2.       水平距离测量                             …………………………………     

1)  测量方法、测量步骤、规范要求

2)  测量水平距离略图

3)  水平距离测量成果表格

四、高程测量                                  …………………………………

a)         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步骤、规范要求

b)        测量水准略图

c)        水准测量外业成果表格

d)        水准测量内业成果表格

五、导线坐标计算                             …………………………………

a)         计算原理与步骤

b)        导线计算略图

c)        导线坐标计算表格

六、绘图前准备工作                           …………………………………     

a)         图纸准备

b)        绘制坐标方格网

c)        展绘控制点

七、碎部测量                                  …………………………………  

a)         测量原理及方法

b)        测量步骤

1)  安装仪器

2)  立尺

3)  观测

4)  记录与计算

5)  展绘碎部点

八、实习体会   

 

                              …………………………………

一、  前言

1、  实验目的

        教学实习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小范围地形图的测绘可以强化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操作技能,提高应用地形图的应用能力,为今后房地产管理、物业管理的工作实践服务。

2、  任务、要求

1)熟练掌握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能进行检验校正,在规定实习时间内掌握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操作技能。

2)能独立组织与实施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测量值和成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3)熟练掌握解析法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步骤。

二、仪器一般性检查

       1、工具检查

          水准仪 1 、经纬仪 1、水准仪支架 1、经纬仪支架 1、图板支架 1、图板 1、图纸 1、塔尺 2、钢尺 1、卷尺 1、测钎 2、三棱比例尺 1、量角器 1 ,仪器符合要求,数量满足实习测量需求。

2、经纬仪检查

3、  水准仪检查

三、导线测量外业

1、  水平角测量

1)  测量方法、测量步骤、规范要求

a、  选测站点A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再选定B、E两个目标;

b、  在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略大于零,瞄准B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а1,记入手簿。

c、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E目标,读取b1并记录,盘左测得角a为

β左=b1-a1

d、  纵转望远镜为盘右,先瞄准E目标,读取b2并记录,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B目标,读取a2并记录,盘右测得角a为

                                     β右=b2-a2

e、  按上述方法依次测出角b、c、d、e

f、   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0分,计算一测回角值β=0.5*(β左+β右)

g、  各测回角值互差不得大于24分,则计算平均角值。

2)  测量水平角略图

 

 

 

 

 

 

 

 

 

 

3)  水平角测量成果表格(见附表一)

2、  水平距离测量

1)  测量方法、测量步骤、规范要求

a、  在已选定的A、B两点树立塔尺,后尺手执尺零端插一测钎于起点A,前尺手持尺把并携带另一测钎沿A、B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由经纬仪定线后得出)处停下。

b、  后尺手将尺零点对准A ,前尺手沿直线拉紧钢尺,在尺末端刻线处竖直的插下测钎并读取数值,记录手簿。

c、  后尺手拔起A点测钎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进。按上述方法依次丈量其余各尺段,并记录数值。

d、  由以上数值相加得出往测AB的距离,同法由B 向A进行返测,计算往返丈量的平均值及相对误差并保证在容许范围(相对误差不得大于3000分之1)之内。

e、  按以上所用方法依次丈量BC、CD、DE、EA的距离。

f、  安置罗盘仪与A点,对中整平后,旋松磁针固定螺丝,放下磁针;用罗盘仪上的望远镜瞄准B点,待磁针静止后,读取磁针北端在刻度盘上的读数记为AB直线的磁方位角。

g、  同法测定BA直线的磁方位角。两者之差与180度相比较,其误差不得超过1度时,取平均值作为{zh1}的结果。

2)  测量水平距离略图

 

 

 

 

 

 

 

 

 

 

 

 

 

3)  水平距离测量成果表格(见附表二)

四、高程测量

1、  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

a、  地面已选定B、C、D、E四个固定控制点作为待定高程点,A点为已知高程点,其高程为75.000m。安置仪器于点A和点B之间,目估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进行粗略调平和目镜对光。测站编号为1;

b、  后视A点上的标准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记入手簿;

c、  前视B点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记入手簿;

d、  改变仪器,重复b与c的步骤;

e、  计算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两次测得高差之差不大于6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高差;

f、  迁至第2站继续观测。沿选定路线将仪器依次迁至B与C、C与D、D与E、E与A的中间,用以上方法分别测出相临两点的高差;

g、  计算检核: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也等于平均高差之和的二倍;

h、  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i、  计算待定点高程:根据已知高程点A的高程和各点间改正后的高差计算B、C、D、E、A五点的高程,{zh1}算出A点的高程应与已知值相等,以资校核。

        2、水准测量略图

 

 

 

 

 

 

 

 

 

        3、水准测量外业成果表格(见附表三)

        4、水准测量外业成果表格(见附表四)

 

五、内业导线坐标计算

1、  计算原理步骤

a、  计算角度闭合差并进行调整

     

                                                                                                                                         

 

b、用改正后的角值推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c、计算坐标增量(取位至厘米)

 

 

d、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进行调整(K<=1/2000)

 

 

 

 

 

 

 

 

e、用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依次计算出各点的坐标

 

 

2、导线计算略图

 

 

 

 

 

 

 

 

 

3、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格(见附表五)

  六、绘图前准备工作

     1、图纸准备

         将图板固定在支架上,并架在距仪器2至3m 处,其方向应在与实际方向大概一致,将图纸固定在图板上。

     2、绘制坐标方格网

       1)在图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以交点m为圆心,取为半径画弧,在对角线上交得A、B、C、D点,用直线连接得出矩形ABCD。

       2)从A、D两点起各沿AB、DC方向每隔10cm定一点;从A、B两点起各沿AD、BC方向每隔10cm定一点,连接各对应边的相对点,得出坐标格网。

       3)用直尺检查各格网的交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超过0.2mm);每个小方格网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超过0.3mm。

     3、展绘控制点

       1)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标注在相应格网边线的外侧。

       2)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将各个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以分数形式注名点号及高程。

       3)用比例尺量出相临点的实际距离,与相应的实地距离比较,差值不超过0.3*500mm。

   七、碎部测量

    1、测量原理及方法    

      1)由视距测量得出上下丝读数,其差值为尺间隔

      2)视线水平时的距离公式和高差公式分别为:

 

 

 

 

3)视线倾斜的距离公式和高差公式分别为:

 

 

 

 

 

 

4)  此次测量采用经纬仪碎部测量法。

3、  测量步骤

1)  安置仪器于测站控制点A上,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  立尺员根据商定的跑尺路线依次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3)  观测点1的标尺,读取视距间隔l,中丝读数V,竖盘读数L及水平角β。

4)  记录以上数值并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5)  展绘碎部点:将圆心定在测站点A 处,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等于β角值的刻划线对准起始方向线,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点1的方向,然后按测得的距离在该方向定出1的位置,在点右侧标出高程。同样方法标出其他的碎部点。

       4、碎部点测量表格(见附表六)

    八、实习体会(另附)

   

收获体会: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2.经验教训: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

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

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郑重声明:资讯 【测量实习报告_侯萧萧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