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保护与改性技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_随云逝水_新浪博客

木材保护与改性技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林产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五”期间我国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

林产工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但长期以来,我国林产工业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靠大量资源消耗和掠夺性开发来推动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环境和成本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发展难以为继,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创新林产工业发展模式,推动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实现资源利用效率{zd0}化、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循环经济能够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林产工业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为目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必然选择。

(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产业升级,是林产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任何先进的生产发展模式都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需要科学的方法来管理,需要依靠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利用当今现代科学技术是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之一。

因此,林产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实施科技兴林,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运用木材改性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中国林产工业的产业升级,实现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尤其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将是推动林产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

(三)发展木材保护和改性技术,是推动林产工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举措

当前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发展模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附加值低,造成了一些地方林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区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即便这样,国内林产工业也无法充分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优质木材料的实际需求。而一些国内企业为补充国内需求的供应缺口,大量进口国外木材,更是对我国积极推动国际环保事业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根据2006年公布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06年中国木材供需缺口基本为2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木材消耗量与日俱增,供需失衡矛盾进一步加剧,2015年缺口将扩大到3亿立方米左右,缺口主要靠进口来补充。这一问题如不得到有效解决,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国际形象造成极大影响。

为充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木材的实际需求,弥补国内林产工业的供需缺口,缓解由于大量进口木材造成的国际政治压力,我国政府大力推进速生人工林建设(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木材的供需矛盾。但这种速生人工林木材往往存在着材质疏松、易开xx形、易腐朽等特点,只能用于品质较低的人造板制造、造纸等少数行业,不利于木材资源的xx、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因此在推进速生人工林建设(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资源储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木材的高效节约利用、以增加有效供给,就成为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治本之策。

为加强木材资源集约化循环利用,加快发展木材保护、节约、代用技术,2005年11月29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8号)提出要“推行木材保护技术,延长木材制品使用期限。加快推进木材防腐和人工林木材改性产业化”。并由此确立“木材保护和改性技术”为我国林产工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这是我国贯彻落实国家木材节约和代用政策、推动林产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四)发展木材保护和改性技术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木材保护和改性技术,是指通过特定工艺和生产环境控制,应用当代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木材进行处理,克服xx木材尤其是速生人工林木材的缺陷,使原有木材的防腐防虫性、尺寸稳定性、颜色密度纹络、抗老化、可加工性等获得大幅提升,并可依需要增加防水、阻燃等全新性能,全面提高原有木材的性能、附加值和环保性能,将低档木材改性成xx木材特性、大幅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改性后的木材在园林、建筑、家具、装饰装修、工艺品等各种领域替代多种xx林木材的使用,减少对xx林砍伐的压力,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木材保护和改性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发展木材保护和改性技术,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不仅可以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改善木材性能,实现劣材优用,增加有效供给,从根本上缓解我国木材供不应求的矛盾;可以促进速生人工林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山区农民收入;还可以增加人工速生林所产木材的性能、功能和用途,替代多种xx林木材的使用,保护xx林资源。这样不仅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可以使我国的林产工业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轨道,对于林产工业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五)木材保护和改性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木材改性技术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06年国内木材消耗量3.37亿m3,其中,有超过1亿m3的木材需要包括改性在内的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价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8号)的要求,在2010年我国木材进行包括防腐改性处理的比例将提高到占当时国内商品木材总量的5%左右。届时我国每年木材改性处理的总量应该超过500万m3,年产值超过400亿元。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木材保护与改性技术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_随云逝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