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如梅(散文)_丹鹤鸣霜_新浪博客

 

时下,梅花芳容欲绽,馨香淡吐,正是初赏之际。

我爱梅花之高雅清幽。满天的飞雪,为它披上了素妆,而它依然清香四溢,精神弥彰,恰是“雪满山中高士卧”啊。而“月明林下美人来”,则又是一番情趣,看那月下的梅花,或卧于水畔,或立于长廊,尽皆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冰清玉洁,淡然超群如千年修炼的仙子。原来在我有院子的时候,我都是地栽梅花,三株两株,不同颜色,让小园的早春溢满了无限的生机,让人淡忘了一冬的凄然与萧条。现在住楼房,我也不忘梅花,改为盆栽,平日将其置于阳台,殷勤管理,怒放时搬于案边,清茶淡酒,挥毫疾书,摄取梅之魂魄,感悟人生美妙,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是何等赏心悦目啊。红梅艳而不媚,如少女淡涂脂粉,登轿欲嫁,白梅素雅清心,如高人临风踏雪,举目远眺,绿梅绿云缭绕,如碧玉无瑕,情清志洁。所有这些,无不让你感慨造化的神奇魅力。我每每于上班前和下班后,赏上几眼,嗅上一口,辄觉疲倦顿消,神清气爽,对它由衷地赞叹不已。

梅花的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你可以化入它散发的袅袅清香之中,追溯历史,在浩瀚的诗词歌赋中尽情畅游。“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展现了抗清名将史可法誓死捍卫国土、不屈不挠的爱国气节,“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是苏轼对梅花高雅品格的颂扬,“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林逋为后人精心描绘的逸趣横生的梅花图。

梅花生长于亚热带,在我国以长江以南为盛,尤其以长江中下游最为xx,那里梅园众多,早春的“香雪海”盛景会吸引无数的游人徜徉其间,欣赏那独特的幽姿雅韵。虽然梅花管理粗放,但是在我国的北方则生长不良,更难开花。人们常常会把梅花与腊梅混淆。其实腊梅(或作蜡梅),并非梅花,它属于腊梅科,状如蜂蜡的黄花开于冬季,而梅花则属于蔷薇科,花开于早春,它们香味相近,而色韵殊异。南方诗人咏梅,咏的多是梅花;北方诗人咏梅,咏的多是腊梅。王安石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与王维的诗句“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咏的都是腊梅,姜夔的诗句“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与林逋的诗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何断魂”咏的却是梅花。

赏梅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同于欣赏其他花卉。其他花卉多以香艳取胜,而梅则以疏淡清奇取胜,所以梅有“四贵四不贵”之说:贵疏不贵繁,贵合不贵开,贵瘦不贵肥,贵老不贵新。

人们敬重梅花,歌颂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有着凌寒傲雪的耐寒品质,反映了志士仁人刚直不阿、无私无畏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据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植物园里生长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却唯独没有中国的梅花,原因是梅花在那里不能存活,这一方面与梅花生长中特别的环境要求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梅花天生有着对故土的浓厚的眷恋情节有关吧。

我爱种梅,梅之与我,虽然不及林逋的“梅妻鹤子”那样情笃意深,但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遥忆西廊下,亲栽一素梅。

疏枝筛月影,柔瓣映星辉。

静赏忘茶冷,凝思任墨飞。

而今香魄散,惟剩怆与悲。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首咏梅诗,算是我对梅花深深爱恋的情感小结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清心如梅(散文)_丹鹤鸣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