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中国教育界的福泽谕吉- 信力建的日志- 网易博客

信力建,中国教育界的福泽谕吉

2010-02-13 03:48:04 阅读64 评论0 字号:

前言:许锡良先生告诉我,他所写的《信力建,中国教育界的福泽谕吉》一文已经在《今日教育》上发表,其实当他刚开始发来这篇文章给我看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感觉到惭愧,甚至觉得对我的评价太高。对于教育,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办平民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均等的教育权。多年来,这个天下教育大同的梦想鞭策着我不断为教育事业奔走和呐喊,但我从来觉得,这些只是我的本分,不敢居功自傲。反而更愿意提供平台,让更多对教育事业倾付热血的人能够做些他们想做的事情,比如办学,比如研究等等。许先生是我敬佩的、对教育极其关注的专家,他的许多教育观点都非常符合中国实际,也是一个很有教育理想的人。有幸与之为友,更有幸与如许先生这般有公共情怀的人在教育路上,漫步春秋。

 

 

 

信力建,中国教育界的福泽谕吉

 

许锡良

 

 

如果在中国民办教育界有一个人,他视野广阔,广交海内外名流,学贯中西,知行合一,充满变革思想,那么这个人无疑应该就是广州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先生,他是中国教育界特别爱吃“螃蟹”的人。

 

一、一个敢于打开黑箱子的人

 信力建先生是1978级中山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出生于广州的一个干部家庭。从小喜欢阅读,小时候就胡乱地看了很多书,有着不同一般的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在体制内外反复出入,{zh1}他选择了净身下海,选择进入学校教育领域,xx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间公办学校,这间学校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学生,同时,他一次得知许多学生无法升学,成了落榜生,因此要求教育局招生办能够将那些落榜生让给他,让他来给孩子书读,经历一番软磨硬泡,反复纠缠,最终他赢得了这次机会,那个招生办的负责人终于向那个存放了落榜生名单的黑箱子走去。他{dy}次招收到了落榜生800多人。这些落榜学生成了信力健先生创办学校的{dy}批学生。从此,也因此开启了信力健先生创办学校的先河,他不仅撬开了当时招生办的那个教育黑箱子,而且就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也撬开了教育的黑箱子,甚至中国社会的黑箱子,他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其视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一直认为只有将社会的全部力量都调动起来关注教育,教育才是有希望的。信先生后来说:“招生办把人的命运锁在铁箱子里面。真有那样一个铁箱子啊,很大,镀锌板的,装饼干的那种箱子。”人生的命运有时就是这样脆弱。信先生自此以后感觉有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一直致力于这种撬开黑箱子的工作。

现在广州信孚教育集团,拥有二十多间幼儿园、小学、中学及社会福利慈善机构。旗下有一千多位教职员工,学生过一万多人,已经是一个颇具规模的也很有教育内涵与教育思想的民办教育集团。早在1995年,信力建就注册了中国{dy}个教育商标——“信孚”。 信力建的志向是要把信孚办成500年老店。信孚是国内{dy}家把培训当成员工{zd0}福利的民校,也是最多大师云集的民校,还是培养民校校长最多的民校,堪称广东民校的 “黄埔军校”。

 据信力建自己统计,他曾做过35个工种,工农兵学干(部)都干过。{zh1}打碎自己的“铁饭碗”,净身跳进商海。信力建是一个喜欢创新的人,在民办教育界开创过很多个“{dy}”,经常吃“螃蟹”,因此有人称他为“中国民校{dy}人”,说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儒商,新时期以来中国民办教育的先驱,是被称为“爱心大使”的慈善家,是善于独立思辨并自成一派的思想家。据梁建华、温键键著的《中国民校{dy}人:信力建传》所载,他曾因善心捐助校长,获得一个珍贵的办学机遇,xx挂靠开办短期培训班模式,最初只招到8个学生。不久,信力建创办国内{dy}家民间“MBA培训”——外资职员培训班,信力建亦因之掘得创业的{dy}桶金。

信力建与广州昌岗中街道办合办幼儿园,又是国内{dy}次开创“国有民办”、“公私合办”的办学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今天饱受争议和批评。紧接着,信力建接二连三地推出了当时公办幼儿园根本没有的、不久以后就被广泛拷贝的“新产品”,如日托、夜托、全托、临时托等,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设了家长开放日,让3岁的孩子开始学英语,而且请外教。信力建努力让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外表儒雅的信力建,其实骨子里充满了叛逆与变革精神。他创办教育,并不仅仅是将教育当成一份职业,也不是当成一般的教育事业,而是当成变革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他所创办的教育,其实是一个“大教育”,他对教育的理解,与一般的教育研究工作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有十分广阔的视野,将教育放置到整个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中来考虑。因此,他每天思考的问题,在社会人文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思考的范围十分庞杂,他对自己在学术思想上是一个不设范围的人。他每天的思考与写作都十分勤奋,借助互联网,每天发表原创文章,有时{yt}即达数篇,他身为民办教育集团董事长,几乎从来不考虑工作上的琐事,而是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思想者在不断地思考着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及其他民生问题,他认为一个教育{ldz},如果没有自己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如果对社会、对历史、对政治、对人生一无所知,那么要办好教育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他长期以来,读书无数,历事无数,阅人无数,是一个打通专业、行业,跨越时空的人物。

 

二、一个敢突破社会默认底线的人

信力建先生一直以自己的言说与教育行动在不断地为社会突破禁区,为一些普及社会常识,回归常理与人性不断地努力着。中国教育变革是极其复杂而艰险的,但是,这只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社会回归常理与常识,回归人性化社会,不断地突破人为的障碍之后才有新生。因此,他就是要做一个敢于触摸底线的人。有时人的思想禁锢久了,便失去了思考的活力,更没有了尝试的勇气。久而久之变成了习惯性的自宫行为。

他曾在阳光卫视说,“中国只有教育部,没有教育家。教育部挡住了老百姓求学的道路。周济的问题,我也是在试探底线,给社会xx。现在全国没有人敢点名批评一个‘并没有出事’的部长,并且我还是私立学校老板,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是在纸媒上直接批评他,好几个报纸都刊登了我的批评。但这样捅一下之后,发现很多事情民间是可以做的,党和政府罢免的不称职的高级官员,民间是可以直接这么公开谈论的,我们政府是允许批评不称职的官员的——社会{zh1}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是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的胜利。过去,我们政府官员更替,老百姓一般是不会发表什么意见的,认为是政府自己的事情,也不敢去插嘴。”信力健先生就是这样经常以一个公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公民素质是在这样的过程不锻炼出来的。关注社会,其实就是爱注我们每一个人。

 

三、一个特别爱吃“螃蟹”的人

信力建在全国率先开展理财教育,携手xx经济学家茅于轼开发理财课程教材,出版了《大家的经济学》一书,此举吹响了信力建进军教材出版的号角。国有出版社一统天下、高度垄断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市场,而信孚成为全国{dy}家进军教材开发、出版的民办学校。

信力建还创建了田野调查基金,旨在推动中国学术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前沿、更加贴近社会大众。作为始作俑者,信力建策划并资助了一场“镇三界”的武夷论道。他召集当下中国三大文化流派——自由派、保守派、新左派代表人物聚集武夷山,掀起了一场理念的思想风暴,制造了媒体传播兴奋热点,大量吸引了公众眼球,使之成为xx的“学术讨论会”。紧接着,信力建又举办了“{dy}届全国儒教学术研讨会”。

近年来,信力建资助和参与举办了很多场教育研讨会,办这样的会议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学者们的改革声音传达出去,影响教育决策。

信力建喜欢坐在书斋里读书的感觉,但他又注定不是只在书斋中读书的那种人,他从思想到行动都很活跃。在《新京报》、《新快报》等报纸上开专栏写时评文章,在网络上广开博客,几乎天天更新,甚至{yt}写几篇文字,似乎他的眼睛总在盯着教育盯着社会不放。

信力建获得过许多民办教育的奖项,也获得过媒体颁给的教育领域风云人物之类的奖,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也越来越勤于思考和行动。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信力建说:“我一直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上,不断呼吁而且身先示范。我想,恰恰是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才让我的种种关于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思考和实践。”

 

四、他这样了解中国与世界

如今,几乎每个xx,信力建在帽峰山的凤凰庐山庄交结各路来客。他交结最广的要数思想文化界的朋友,来自京沪、港台以及海外的学术名家和思想明星,只要造访广州,他总能结交拜访,成为他凤凰庐里的座上宾。

对交结各路文化界的朋友,他有他自己的理解。除了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信力建还“阅百位人”。时至今日,信力建几乎把中国思想界的前一百十号人几乎都交结遍了。

有时,行路、读书、“阅人”还可以同时进行。这些年来,他时常请一些文化界的名流一起去世界各地旅游。

他特别享受:一路上,一群持不同见解的文化名仕,为各种史实、文化见解或价值取向争执不休。信力建说,去年与吴祚来等人一行去埃及的时候,吴对这方面十分有研究,这样一路走来,堪称享受了一次思想盛宴的精神之旅。

一个月前,信力建刚刚去了尼泊尔。他{zx1}的旅行线路是走遍围绕在中国周边的大小国家。他认为,这是了解中国的另一种方法。

他说:“做了教育之后,我越来越发现,人生的挑战不是财富。最成功的人也不是首富,现在亿万富翁一夜之间就产生了。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是做一个好的校长,改变一方人。改造中国,不是改变土地,而是改变人心。”

这就是他的事业观与成功观。人活在世上不能够不挣钱,但是挣钱多少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挣钱的目的是要改造社会,变革人心,改变被愚昧束缚与蒙蔽的人心。

他在最近写的《致敬09:向打破沉默的传媒人士致敬》一文中这样写道:“埃德蒙·柏克说,邪恶盛行的{wy}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沉默的社会,对一切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都熟视无睹的话,那将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象?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依旧选择了冷漠对待,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安分守已’,但仍然有不少人选择‘打破沙锅问到底’、‘穷追不舍’,这些人,就是勇于与利益、权势相博弈抗争之人,他们所代表的是国家的良心、人性的尊严。即使螳臂当车,也是毫不畏惧。”这其实就是他自己{zh0}的写照。

 

五、我与信力建先生

我与信力建先生同处广州生活,又都是关注教育,研究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我们的交往却很晚。他总部的办公室甚至与我所在的学院只有一街之隔,但是我们却无缘交往。我至少在十年前就闻知信力建先生及其信孚教育集团的大名。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交往。机缘在于十年之后的2009年10月31日,原教育部长周济下台,我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写了一篇文章在网上发表,我们的见解也是这样不约而同地惊人一致,文章出来后,在各大小网站广为流传。一时之间,舆论纷纷,人们借助教育部长周济下台这件事情,热烈地议论教育问题,关心教育。一时间,在网络,在报刊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密切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向。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我们不谋而合地联手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思考教育改革方向的讲座热潮。这件事情之后的两天,信力建先生打电话给我约我商谈有关教育问题,真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因此,我们才得以更为深入细致的交往,互相引为同道知己,我们教育学术思想上的朋友,不时聚会交流教育问题。也曾经与朋友一起被约请到他的凤凰山庄做客畅谈中国教育问题。

因此,信力建先生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敬佩。信力建先生的教育思想理念,无疑代表了中国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声音。我记得几年前南京师大的刘晓东教授曾经撰文说,中国要有自己的福泽谕吉,才会有希望。今天看来,信力建先生就是中国的福泽谕吉。正如当年日本的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为了日本的强大曾密切关注与大量介绍欧洲的思想学问,并且创办学校培养新人,今天中国的信力建先生也是这样密切关注并热情介绍欧美日等国的思想文化,用他柔弱的双手,为中国的教育不断地撬开那扇幽暗之门,为社会xx,为社会脱愚,为民众启蒙,为民生之幸福,为孩子的未来,他一直努力着。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信力建,中国教育界的福泽谕吉- 信力建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