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9日电 台湾《新新闻》杂志2009年第1期刊文说,有政治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媒体政治时代。“把敌对变中立,让中立变友好”,这是马英九团队现阶段的媒体策略;马英九不但与记者茶叙,接受各家媒体专访,更与媒体高层餐叙。“马、刘体制”已经悄然演变成“马、媒体制”。
文章摘录如下:
重现炉边谈话 民众雾煞煞
谁说马英九退居二线!马英九上任后打破惯例,在“总统府”设发言人室,并且频频接受媒体专访,台湾媒体没说够,还主动投书国际媒体。
问题是,密集的媒体专访以及传出马英九被国际传媒退稿事件,都让马团队不得不重新检讨媒体政策。
“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说,马从去年十月旬开始,陆续接受一家又一家媒体专访,希望能够透过媒体和民众对话。看在拥马派眼里,这是马英九展现全民“总统”的企图心,也是炉边谈话政策的再延续;但批评者则认为,马英九不但给媒体“洗脑”,大搞置入性营销,更严重的是亲上火线,透露出行政团队沟通能力不足,以及马团队不了解媒体属性的弱点。
有马英九分身之誉的传播学博士金溥聪曾经说过,政治人物的形象就像涂了一层铁弗龙一样,形象好的人百毒不沾,备受拥戴;形象不好的人,再努力也无法受选民青睐。美国前副总统安格纽就曾抱怨说,在这科技时代,形象支配一切,外在形象替代真实的世界。
善用媒体包装 马打形象牌
问题是政治人物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金溥聪认为,这xx是靠新闻媒体形塑而成。选举研究也证明,不像政党认同是长时间培养的,政治人物的形象比较可以短线操作。金溥聪陪马英九打赢两次市长选战以及一次“总统大选”,采取文宣包装马英九形象,进一步取代传统国民党组织战的选战策略。
马英九更熟谙媒体是政治人物成败的关键,因此入主“总统府”之后,{dy}步就是打破惯例设发言人室。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十二年期间,发言人都由“秘书长”以及公共事务室主任兼任;但马英九则一改传统,发言人的角色就是马英九自己的“传真机”,专责与媒体沟通,扮演着马英九与媒体的桥梁。
依法令并没有发言人的编制,因此目前发言人王郁琦以机要职任用,被授权对外代表马英九发言。也就是说王郁琦虽然编制在公共事务室,但并不是常任文官,保有超然独立的事权。马英九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府”内事务官坚守行政中立,不要介入政务,也希望有效统一对外发言,并进一步深耕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