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之五_liuyunkang_新浪博客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之五

 

5)打击乐器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历史也很悠久,分类大都以发音部分

的制作材料为要素,主要分为金、竹木、革、石等。金类是指用铜等金

属制作的打击乐器,如锣、钹、钟、铃等;竹木类是指用竹或木制作的

打击乐器,如梆、板、木鱼等;革类是指蒙有皮革的各种鼓,如堂鼓、

缸鼓、单皮等;石类是指用玉石制作的磬一类的乐器。中国民族打击乐

器中分有固定音高的和无固定音高的,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云锣、

编钟、编磬等;无固定音高的如钹、梆、板鼓、拍板、大锣等。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表现一般比较强烈,发音响亮,穿透力强,既

可以作为节奏乐器,也可以作为独立演奏的乐器。在西洋管弦乐队中也

有时用到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比如大锣已经是一些西洋管弦乐队的常规

乐器了。

堂鼓

堂鼓也叫大鼓,鼓框木制,两面蒙牛皮,鼓框上有四个铜环,吊在

木架上,用双木槌击奏。堂鼓鼓面较大,击打不同的部位能产生不同的

音色。敲击鼓心发音低,敲击鼓边发音高。堂鼓是节奏性乐器,无固定

音高,力度变化很大,在乐队里可获得烘托气氛的效果,在没有指挥时,

堂鼓演奏者常担负起乐队指挥的职责,掌握演奏的情绪表达、力度、速

度等。

缸鼓

缸鼓也叫花盆鼓,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牛皮,形似花

盆。缸鼓用双木槌击奏。缸鼓在乐队中的作用与堂鼓相似,但声音比堂

鼓柔和,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解放以后,又创制了定音

缸鼓,定音缸鼓是在传统缸鼓的基础之上吸取西洋定音鼓的一些特点形

成的。定音缸鼓鼓框用金属制,也有用木制或玻璃钢制的,鼓框周围装

有八副螺丝,用来调节鼓面张力,以改变音高,鼓身放在一个可以旋转

的铁架上,转动鼓身可以微调音高。在铁架下方还有变音踏板,也用来

调整音高。定音缸鼓一般为大、中、小三只一套,一套定音缸鼓的音域

Ge

排鼓

排鼓是根据民间的中型堂鼓和腰鼓创制的,由五个或六个组成一

套,鼓身用木制,两面蒙皮,两面蒙皮的面积一样,但内径不同,因此

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音。鼓身固定在特制的鼓架上,可以上下调节高度,

也可以翻转,鼓面有调音装置。排鼓音响丰富,适于表现热烈、欢快的

气氛,多用于较大型的器乐合奏。

板鼓

板鼓也叫单皮,这是因为板鼓是一面蒙皮的,板鼓的鼓框用坚实的

木料制作,鼓框的内壁呈喇叭形,鼓面中间部分稍凸起,叫鼓心。板鼓

用两根竹制的鼓签击奏,可采用双打、单打、闷打等多种演奏技巧,敲

击鼓的不同部位可产生不同的音色。板鼓的音色脆响,主要用于戏剧伴

奏,在戏剧伴奏中,板鼓的演奏者叫做“鼓佬”,相当于乐队的指挥,

在乐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达卜

达卜也可写成达甫,是新疆维吾尔族打击乐器。汉语称之为手鼓。

在敦煌公元四世纪到六世纪的北魏时期壁画中就有达卜的形象。达卜的

鼓框为木制的圆框,一面蒙羊皮或蟒皮,沿鼓框内壁钉有一圈小铁环。

演奏时两手执鼓边,左右手指交替拍击鼓面,或摇动鼓身振响铁环。达

卜的发音清脆、响亮,声音力度变化幅度大,技巧丰富,很有民族特色。

在维吾尔族乐队中,达卜经常作为领奏乐器。

大锣

大锣是中国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是用黄铜锤制的圆形薄片,

一面边翻起,边上打有两个小孔,用来系绳。大锣的形制在各地有所不

同,一般直径30 多公分。大锣用包有布的软槌击奏,演奏时一手提锣,

另一手执槌击锣心或靠近锣边的部分以求得不同的音色。击锣心时的发

音较低,击近锣边时的发音较高且发哑。大锣的声音粗犷、宏亮,余音

长,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

深波锣

深波锣也叫高边大锣,是用于潮州音乐和潮剧伴奏的打击乐器。深

波锣的尺寸较大,大的可达80 公分,锣边宽1015 公分,重量达10

公斤左右,需悬挂在架子上才能演奏。深波锣在演奏时用碎布扎成的软

槌敲击,音色淳厚、低沉,余音长,用在潮洲大锣鼓中时,深波锣担任

基础声部。

小锣

小锣是戏剧伴奏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也叫京小锣。小锣为铜制,

直径约22 公分,中心稍凸起。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在锣内缘,右手以一薄

木片敲击。小锣的音色柔和、清澈,余音婉转,在戏剧伴奏中起衬托和

加xx果的作用。

云锣

云锣在元代已经有了,直到今天云锣的样子和当年仍没有多大的区

别,云锣是由一些铜制的小锣按声音高低排列而成,用细绳悬挂在一个

木架上,每个小锣用三条细绳,有的云锣木架下方有一个供手持的柄。

每架云锣的小锣悬挂数目不一,常见的为十个,但也有多至二、三十个

的,经改革后的云锣,小锣的数目已增加到三十八个。云锣在演奏时用

一个或两个小木槌敲击小锣,小槌分软、硬两种,硬槌敲击的声音响亮、

清脆;软槌敲击的声音柔和、含蓄。在演奏行乐时,使用木架下方有柄

的,一手持云锣柄另一手击奏;演奏坐乐时,使用无柄的云锣,云锣架

固定在桌子上,用双手执双槌击奏。云锣可奏出旋律,也可作为节奏乐

器,主要用在民族乐器的器乐合奏中。

钹也叫镲,是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打击乐器,钹为铜制圆

盘形,中间凸起,中心有孔,系以绸带,供手持。每副两片,互相碰击

发声。大钹直径3035 公分,小钹直径1217 公分。钹有多种击奏

手法,有双击、磨击、闷击等,大钹也可以用鼓槌单击。大钹声音宏亮,

小钹声音清脆。钹多用于器乐合奏,戏曲和民间歌舞如秧歌的伴奏。

拍板

__拍板也称檀板或绰板,唐朝就已经有了,当时的拍板由九块或六块

长方形木板组成,双手合击发音。现代的拍板一般由三块紫檀或黄杨等

硬质木料制作的长方形木板组成,两块板以细丝弦扎成一体,再用布带

与另一块板连结,演奏时一手执单片板,通过手的摇动使两组板相碰击。

拍板发音脆响,是节奏性乐器,常出现在节奏强拍上,节奏强拍被称为

“板”即由此而来。拍板用于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一般由演奏板鼓的

鼓佬兼奏拍板。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之五_liuyunkang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