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印象(二)_寂寞如刀_新浪博客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  杂志印象(二)
关于《读者文摘》,忍不住还要多说两句。《读者文摘》现在叫《读者》了,那还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听说的,美国有本同名杂志,说中方使用这个名字违反了国际版权协定。那几年中国正在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乌拉圭谈判正如火如荼,所以官方对美国人的无理取闹采取了退避忍让的态度,政府斗不过美国人,但对自己的媒体却握着生杀大权。后来杂志就改叫《读者》了,但中国也没能重返关贸,直到新的世纪到来,中国才以第143个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世贸组织。至于美国那本《读者文摘》,前两天听说已经申请破产保护了,而《读者》的发行量已经是世界第四了,光有个好名字又能怎么样呢?
那些年的冬天,我总是会在书报摊上买本十二月份的《读者》,光洁的封面触感冰凉,但我知道那里面藏着很多温暖的文字,有几十年不曾改变的价值观,拒绝与时俱进,原来也是一种魅力。翻开杂志,通常都是卷首语,或深情或激动那种,然后就是翻译作品,然后就是语丝感悟之类,能看到订书钉的地方是彩图,前后两页是笑话,封三通常是歌谱,封底好像是广告。《读者》向我们提供的,是一种肤浅的快乐,一种迂腐的哲学,或者是被世俗化的佛理和禅意,但我并没有批评它的意思,面对残酷的世界,尚能保持清澈和稚嫩的目光,这是值得尊重的。
高中的时候看书看得比较多,杂志看得比较少。有个同学向我推荐《音像世界》,我开始还以为是关于集成电路方面的,后来才知道是介绍欧美和港台流行音乐的,这本杂志迅速成为我们购买磁带的xx指南。后来我们能够点名道姓地从地下渠道购买大陆没有引进的港台专辑,也多亏这本杂志的指点。该杂志的编辑似乎比较喜欢林子祥、林忆莲和达明一派,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一批专业的乐评人,那是我的音乐启蒙读物。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街面上开始出现时尚类杂志,最早的就是《世界时装之苑》,这本印刷精美的杂志和那些武侠小说或政坛秘闻并列悬挂在甘家口绵延百米的书报摊上,依然显得卓然不群、出类拔萃,连个像样的竞争对手都没有。直到我离开北京,街面才陆续出现了《时尚伊人》、《时尚先生》、《时尚旅游》、《时尚时间》和《时尚芭莎》,出现了《昕薇》、《嘉人》、《格调》、《悦己》和《VOGUE》,至此已完成了其产业化。想当年我在给轻工业出版社签发《瑞丽服饰美容》临时性广告许可证的时候,哪里会想到其日后的风光地位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杂志印象(二)_寂寞如刀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