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设计的初衷
今天的计算机键盘脱胎于19世纪末的英文打字机键盘。一百多年前存在着多种相互竞争的键盘字母排列设计,QWERTY标准(即现在我们大家熟悉的从左上角开始以QWERTY顺序排列的标准)只是其中的一种。现在,这种键盘是全世界普及率{zg}的,我们平时可能只见过这一种键盘。为什么这种标准的键盘能够一枝独秀,很多人会认为,这和{zd0}限度地提高打字速度有关。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戴维看来,QWERTY标准不是为打字效率,也不是为逻辑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考虑而设计的,这个标准起源于一个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缘由:为了让打字员的打字速度慢下来!为了减缓速度保罗·戴维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早期打字机的设计中,键盘和字锤杆之间的机械联动装置的运转速度非常慢,甚至不及一位中等熟练打字员的手指的速度。结果,字锤杆此起彼落时经常会互相碰撞或卡住,从而使打字过程中断。当时有人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其一,让字锤杆更迅速地回到原位,但这要求有更强劲的弹簧,而这反过来又要求用更大的力气敲键盘,或者改变机器的设计以便让联动机械装置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其二,采取一种使打字速度慢下来的字母排列方案。QWERTY标准较之其他排列标准而言,更能满足第二种方案的要求。在这种设计下,英语单词中出现最多的彼此相邻的字母串数目达到了最小。而且那些经常使用的字母键和符号键被分配给力量较弱的手指,从而使打字速度降低了。这样一来,用{zd1}廉的成本,即仅仅改变了一下字母和符号键的排列,就使字锤杆彼此缠结的概率最小化了。节省人力成本美国人克里斯托福·肖尔斯是世界上{dy}台实用打字机的发明者,他采用的就是QWERTY标准。19世纪70年代,此种打字机最终由在市场上占垄断地位的雷明顿公司批量生产。如果说能够以{zd1}成本放缓打字速度是QWERTY标准通行于世的技术或设计原因,那么由雷明顿公司投入生产恐怕是它最终获胜的市场原因。鉴于该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巨大,大多数打字员便不得不努力掌握QWERTY键盘,这又把打字员的人力资本锁定在QWERTY标准上了。其实,还是有人设计了其他的字母排序方式。如1936年,功效专家德沃夏克(Dvorak)和威廉·德勒就意识到了QWERTY标准的荒谬性,于是重新设计了打字机的布局。在这种设计下,打字员的手指运动能减少很多。德沃夏克键盘的打字员一公里的手指跨越量所打的字,就相当于一名QWERTY打字员的手指必须运动十六公里才能达到。它的速度是显而易见的。但尽管如此,这种设计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流行。因为要使用一种新的打字方式,必须对打字员进行再培训,但考虑到打字员多为女性,因而不会有在家庭之外工作一辈子的热情,雇主们往往不愿付出培训费。真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人力资本的原因。习惯成自然也许大家认为降低打字速度与提高效率之间是南辕北辙,但现在看来,QWERTY标准键盘走过的每一步都在节约成本:首先回避了高昂的打字机设计和制造成本,充分利用人力资本,巧妙发挥市场垄断威力。更意味深长的是,今天的键盘早就实现了电子化,采用QWERTY标准的初衷的条件已变化,但它却风光依旧。其中的原因,用我们熟悉的话讲叫“习惯成自然”,用专业词汇就叫“路径依赖”、“锁定”或“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它意味着一旦你迈出了{dy}步,做出了{dy}个选择,那么你未来的道路便被决定了。在这里,改变或改进现状在理论上是允许的,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因成本过高而根本不可行。 键盘按键是按照字母的使用频率设计的,常用的字母就在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位置,使用频率低的字母就在比较偏的位置。